王太盈
(貴州財經大學 經濟學院,貴陽 550025)
O2O作為電子商務的一種商務模式,利用這種模式,能夠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值得把握的機會。美國的一家“HomeAway”的公司,利用這一發展平臺,結合當地的發展情況,提高了旅游產業的競爭力。
在2011年6月,美國的假日房屋租賃在線服務提供商HomeAway上市,高達32億美元的市值大大地觸動了羅軍。此后,羅軍辭職來到了海南,招收員工,找房源。后來,羅軍引入攜程網作為大股東,發展線下旅行社作為渠道商,由此來獲得更多的客源。
利用了O2O這樣的模式,把不同的房源放在一起供客戶選擇,然后預定、下訂單、完成支付,在線下的服務人員業提供房源、客戶換房、退房、業主之間房源交換等項目,同時對客戶的身份信息進行認證,形成一條較為完整的線上線下服務鏈。
途家網在旅游產業中擁有獨特的競爭力,尤其是在電子商務這樣的環境下,競爭優勢是十分明顯的,作為旅游服務行業來說,他們創新的方式,為他們得到了更多的競爭優勢。
1.房源選擇多樣化。他們的房源覆蓋全國70多個城市,現在出門在外旅游的游客很多,尤其是節假日的時候,房源緊張,他們的房子可以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
2.智能門鎖。所有的度假式公寓都是采用的電子化門鎖,游客大可以放心地入住。
3.性價比高。住宿不光要住得舒服,價格也要合理,這里所有的房源價格只要幾百元。相比那些在高檔社區的度假式公寓來說,這里的價格是合適的。
4.居家式度假。這里的度假式公寓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樣,游客可以洗衣、做飯、娛樂,方便又舒心。
5.詳細的客房指南。這里面有關于周圍的旅游地點的介紹,衣食住行娛都有詳細的介紹,讓游客準確快速地了解旅游信息。
6.“一對一”式的接機服務。途家網在機場有設置酒店大堂和專車,方便游客到達旅游的住宿房間。
貴陽市白云區牛場鄉的蓬萊村,這是貴州省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是以現代農業展示為基本功能,集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精致農業、旅游觀光休閑農業為一體的農業旅游區,是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1.鄉村景區體驗。蓬萊仙界的依靠著大山,風景十分美麗,尤其是種植了大面積的花花草草,比如薰衣草、馬鞭草、荷花、向日葵等。
2.現代農業觀光。蓬萊仙界里面種植有奇花異果、特種蔬菜和名樹,一排排精致的塑料大棚內,展示著現代農業的“新模式、新技術、新品種、新設施”。
3.少數名族風情體驗。每年,這里還會開展貴陽避暑季·蓬萊仙界游活動、白云“六月六”布依歌會暨、“蓬萊仙界”新奇特現代農業觀光月活動。與熱情好客的布依群眾一起,共同來體驗濃厚的布依文化,了解美麗的神仙文化,親身體驗豐富的農耕文化,讓游客在這片閑適的土地上徹底放松心靈。
一是蓬萊仙界有如此好的資源環境,未來的潛力是無限大的,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蓬萊仙界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需要去解決。二是經營者的資源基礎較差,管理能力比較弱。經營者大多數都是當地的農家戶,本身的基礎設施比較差。三是在遇到節假日或者蓬萊仙界開展活動的時候,管理不到位,交通壓力大,遇到客流量大的時候,問題更明顯。四是電子商務普及不全面,雖然政府大力支持開展電子商務,但是電子商務這一新的思想,還沒有完全滲透到每戶人家。五是硬件設施不全,旅游景點雖然多,但是觀賞性不強,休息的地方比較少。
蓬萊仙界是在不斷發展的,要在發展中逐步完善基礎設施,現在交通雖然便利,但是當遇到節假日的時候,車流量大,當地的有關部門應該提前規劃好停車的地方,多增加停車位。針對當地的經營戶政府要重點關注他們,可以把經營戶們組織起來進行關于電子商務與旅游的培訓,讓他們從心中去認識電子商務能夠給他們帶來多大的便利與利益。經營者要自己去認真地了解市場的變化,看看現在客戶的需求是什么,從客戶的需要出發,提高自己旅游產業的工作效率,給客戶最溫馨、最舒適的旅游體驗。
1.區位優勢明顯。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白云區已經與貴陽市中心融為一體。同時,白云區在市委、市政府正在推進的“三區兩縣”同城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2.政府政策支持。目前,有多家電子商務公司涌入這里,目前把大部分的力量都集中在蓬萊仙界,打造包括大數據農業電商館、智慧農業體驗館、蓬萊田園電商小鎮、平山淘寶村、貴陽供銷社蓬萊電商線下功能配套區等體驗館,政府的支持讓蓬萊仙界的發展會更快、更好。
3.建設“中國的電商谷”。以蓬萊仙界“中國電商谷”為核心,充分利用貴陽國家高新區、貴陽綜合保稅區兩大平臺。高新區、綜保區、白云區三區統籌融合攻電商,發揮區域融合發展優勢,按照自身實際做好規劃,目標是要在打造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貴州版中當“急先鋒”、做“排頭兵”。電子商務重點在白云區發展,是重點的發展對象,蓬萊仙界身處其中,所具有的優勢也是十分明顯的。
通過對這兩個案例的分析,認真研究了旅游地的發展情況。我們在旅游產業中,要想能夠占據先鋒的位置,首先就要提高服務質量,以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參考文獻:
[1]毛群英.衡量貿易競爭力的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探析[J].經濟管理,2008,(Z1).
[2]劉世錦.核心競爭力;企業重組中的一個概念[J].中國工業經濟,1999,(2).
[3]金碚.競爭力經濟學[M].廣州:廣州經濟出版社,2003:35.
[4]劉小鐵,歐陽康.產業競爭力研究綜述[J].當代財經,2003,(11).
[5]臧德霞,黃潔.“旅游目的地競爭力”內涵的辨析與認識[J].旅游學刊,2006,(12).
[6]萬緒才,李剛,張安.區域旅游業國際競爭力定量評價理論與實踐研究[J].經濟地理,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