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和現實結合的產物。從目前基層央行的實際來看,其實質是計劃經濟條件下事業單位的變體,行政干預的成分依然很濃。
2.服務主體對象歷史烙印。基層央行后勤工作的主體對象是機關各部門、干部職工,所以福利后勤的歷史烙印仍然十分深刻。
3.專業素質難以適應要求。從管理模式來看,傳統管理理念仍占優勢;從組織運行成本來看,后勤部門所經營的實體是不計成本的,也是難以控制的成本;從知識水平來看,專業技術能力缺乏。
4.服務根本不以效益追求。從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來看,基層央行的后勤服務實體屬內部的部門和人員,不像社會服務企業追求最大經濟效益。
1.推進后勤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監管化是建設法治型基層央行的需要。后勤工作關系到基層央行的整體形象,同時要不折不扣地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因此,首先要制定和執行好標準。通過編制后勤工作規范,有利于加強干部的責任意識、依法行政意識、廉潔從政意識、服務質量意識;通過制定后勤工作管理規范,實現后勤工作績效評估的數量化和常態化,起到制度的保障作用;通過標準規范開展監督檢查,可以充分發揮事前引導、事中跟蹤、事后監管的積極作用,促進反腐倡廉深入開展。
2.推進后勤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監管化是建設效能型基層央行的需要。推進后勤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的實施,有利于更好地履行央行職能和創優服務;有利于后勤工作程序化、透明化、公開化,接受全體干部職工的監督。同時,通過推進后勤工作評價標準化、規范化,有利于改進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能。
3.推進后勤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監管化是服務型基層央行的需要。后勤部門是為基層央行黨政工作和廣大干部職工服務的,只有通過開展后勤工作標準化建設,制定和實施管理和服務規范、標準,轉變服務方式、規范服務行為、強化工作監督、優化服務質量,才能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從而達到為基層央行黨政工作高效有序運轉服好務,為廣大干部職工服好務的目的。
1.隊伍老化人員偏少,影響基層央行后勤工作發展。基層央行較長年份沒有得到人員補充,整體人員偏少,退休人員每年遞增,當前每年基層行人員補充也很少,最多1-2個,甚至沒有,導致后勤部門人員補充缺失,現今大多后勤人員在后勤的崗位時間較長。因此,基層行不得不聘用外包人員來承擔后勤保障任務,后勤隊伍人員結構組成,影響基層行可持續發展。
2.技術缺乏素質偏低,影響基層央行后勤服務提升。新形勢下的后勤工作對專業技能要求越來越高,老的退了新的沒進。目前基層行后勤人員普遍是外包人員,既無經過正規培訓,也無專業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如水電維修、飲食管理、基建管理、物業管理等普遍專業人才、能力匱乏。由此,影響基層行后勤保障水平提升。
3.薪酬落差動力不足,影響基層央行后勤人員積極性。現狀外包人員與正式行員薪酬待遇不一,影響外包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穩定性,外包人員薪酬大多隨著社會最低工資標準來定薪,調薪幅度不大,增資、晉升、轉編空間狹小,造成外包人員心理失衡,導致隊伍人員不穩定,頻繁更換現象屢現,影響基層行后勤人員工作積極性。
4.意識淡薄責任不強,影響基層央行后勤服務效率。后勤管理壓力越來越大,對工作的要求、標準和質量也越來越高。外包人員增資、晉升、轉編空間狹小,普遍存在主人翁意識不強,責任心不夠,大多存有遇事推諉、不敢擔當行為,極大影響了后勤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
1.完善規章制度,實現后勤管理規范化。按照依法、規范、權責明確的管理要求,不斷完善后勤管理制度,良好的制度體系是工作高效優質運轉的保障,使后勤管理規范化有理有據。促進后勤管理從傳統管理轉向制度管理,從靠人管人轉向制度管人,從按習慣辦事轉向按制度辦事,實現后勤管理規范化。
2.健全服務標準,實現后勤服務標準化。標準化管理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趨勢,要實現后勤管理的標準化,首先要實現事務程序化、服務流程化才可能實現標準化。做事起點要高,辦事標準要高,處事格局要高,不斷健全人事制度、工作制度、考勤和休息休假制度、獎懲制度、培訓制度等,以標準來管理人,以標準來約束人,通過高標準來確保政務和事務暢通。
3.強化監督管理,實現后勤管理監管化。后勤規章制度的執行到位和監督管理的落實是質量管理的根本,質量標準使員工明確自身職責,并且能夠順利完成即定的任務。監管的核心是監督,要建立健全事前引導、事中跟蹤、事后監督體系,做到時時處處嚴字當頭,工作上認真負責,管理上從嚴正規有序,生活上從嚴潔身自好,作風上從嚴慎獨慎微。
(中國人民銀行于都縣支行,江西 贛州 3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