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凡 ,栗俊杰 ,2
(1.燕山大學—河北省公共政策評估研究中心,河北 秦皇島 066004;2.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邢臺 054000)
營商環境指標體系的不斷完善,促進了各國營商環境的改善,提升了各國企業的經營效率。這些營商環境評估報告主要從三個層面分析“營商環境”:營商環境等同于國家或地區競爭力;營商環境等同于投資環境;營商環境是影響企業發展的要素綜合。如果將營商環境等同于投資環境,我國在改革開放后一直有進行營商環境評估的傳統。國務院提出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后,國內數家研究機構迅速發布營商環境評估報告。
2017年下半年,河北省委黨校與河北省公共政策評估研究中心對河北全省11個市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情況也進行了調查與評估。在2017年的評估中,石家莊排名第一,石家莊代表河北城市的最高水平。國內外有關營商環境的評估大多以石家莊為河北的代表性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表明,2017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排名前十名分別是廣州、北京、深圳、上海、重慶、南京、杭州、寧波、青島、武漢。其中,廣州得分最高,為0.658;北京位居其次,為0.628,深圳和上海分別為0.597、0.593,這4個地區均為中國一線城市;石家莊得分0.422,在35個城市中排名第33位、倒數第三,僅僅略高于銀川和蘭州,比西寧和烏魯木齊還低。世界銀行在《2008年中國營商環境報告》中對中國30個城市進行了排名,其中,石家莊排名第17位,盡管位居中游偏下,但也不是倒數幾位。十年過去了,石家莊的排名不升反降,從17位滑到了33位。這種情況,不一定表明是石家莊的營商環境倒退了,可能有不進則退、比較而言的原因,但也反映出石家莊的營商環境,仍然需要很大的提升。
在營商軟環境指數方面,廣州得分0.877,排名第一;石家莊得分0.73,進入前10名,位居第九,與廣州相差0.147。就每個分類指標而言,石家莊與排名第一的城市,都有差距,尤其是在開辦企業耗時和執行合同耗時方面,差距很大,在所有評估城市中也處于低位。在廣州,男性開辦企業耗時28天,而在石家莊是42天;在北京,男士開辦企業成本人均收入3.2%,而在石家莊是9.8%;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最少支付資本是人均收入200%,而在石家莊是202.5%;在南京,執行合同耗時是112天,在石家莊則需要397天;在上海,執行合同的成本是標的額的9%,在石家莊是12.2%;在上海,財產登記程序是4個,石家莊是10個;在北京,財產登記成本是財產價值的3.1%,石家莊是5.2%。
在生態環境指數方面,海口得分0.812,排名第一,石家莊得分0.38,排名第33位,僅僅好于天津和鄭州。其中,PM2.5濃度,海口是21.3微克/立方米,石家莊是99;優良天氣天數,海口是358天,石家莊是172天;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北京是60.41%,石家莊是44.42%,排名第七;單位面積廢水排放量,海口是0.3,石家莊是1.68。總體看,經過近幾年的環境整治,石家莊生態環境有較大改善,盡管與海口等城市有差距,但從改善視角看是最好之一。
在商務成本指數方面,北京得分0.283,排名第一,石家莊是0.692,位居第27,處于中下水平。其中:工業水價指數,北京幾乎為0,石家莊為0.71;工業天然氣價格指數,廣州和杭州幾乎為0,石家莊0.29;工業電價指數,烏魯木齊為0,石家莊為0.04;房價指數,深圳為0,石家莊為0.76;職工工資成本指數,北京為0,石家莊為0.98。
在基礎設施指數方面,北京得分0.799,排名第一,石家莊得分0.148,排名第21位。其中,軌道交通長度,上海是617.53公里,石家莊在2016年還沒有,2017才開通地鐵;總貨運量,廣州是11.27,石家莊是4.2。總體來看,與一二線城市相比較,石家莊基礎設施仍然有較大差距。
在市場環境指數方面,深圳得分0.8102,排名第一,石家莊得分0.189,排名第29,與深圳相差很大。不僅與東部發達城市有差距,即使與西部的西安貴陽呼和浩特太原和東北的長春、哈爾濱、沈陽也有差距。其主要影響因素是:2016年石家莊GDP增速和人均GDP,排名全國倒數第四、第三;石家莊2016年人均消費2.5萬元,不及第一名的廣州人均消費6.2萬元的一半,差距很大。
在社會服務指數方面,北京得分0.542,排名第一,石家莊得分0.191,排名第33位、倒數第三。其中,醫療指數,重慶得分為1、排名第一,石家莊得分為0.22,排名前十位;科技投入強度指數,北京得分為1,排名第一,石家莊得分是0.14,排名倒數第六;融資指數,海口得分為1、排名第一,石家莊得分幾乎為0,排名倒數第一;學生服務指數,南昌得分1.01,排名第一,石家莊得分0.46,差距較大;養老參保指數,廣州得分0.88,排名第一,石家莊得分0.14,排名倒數第五。總體來看,石家莊的社會服務能力有待大力提升。
2017年下半年,我們對河北全省11個市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情況的評估表明,河北省全省反映出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情況趨好,但也存在諸多問題,集中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政策超前性、開放意識不強;二是建立公平透明的競爭生態環境治理機制還有較大差距;三是已有的財政、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撐政策實施效果不夠理想;四是部分政策目標與政策效果之間存在偏差,政策內容含金量有待提高,政策設計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強;五是政策傳遞不夠及時、解讀不夠精準;六是政策落實中存在執行困難、執行成本高、重查重罰等現象。
基于以上數據和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對策:
一是實施企業服務標準化,全面改善營商軟環境。以服務企業和幫扶企業為目的,出臺省市相應政策、強化標準化服務,以企業開辦和執行合同的耗時、減少或優化程序等方面為抓手,加大治理力度,成為帶動全面改善全省營商軟環境的一個標志。
二是強化生態治理,擴大生態優勢,促進綠色發展。以治理霧霾為重點,繼續強化河北省近年的生態治理政策,務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企業技術創新與轉型發展,實施綠色產業振興戰略,全面推進河北省綠色發展。
三是搭建平臺,著力減輕商務成本,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以供給側改革為指導,強化房地產調控,嚴格控制房地產虛高;以整治社會黑惡勢力為抓手,促進全省社會文明穩定局面再上臺階;以新一輪開放發展為契機,推進全省開發區改革創新,全面開展“雙創雙服”活動;以雄安新區建設為標準,推進全省高質量發展。
四是加強城市基礎建設,提升服務企業發展的城市承載力。在石家莊、保定、雄安新區和唐山四個城市,全面推進城市軌道建設,在其他城市開展城市軌道交通的規劃和前期準備工作,一旦時機成熟,全面推進全省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繼續保持鐵路和公路客運貨運優勢,推進物流創新發展;推進全省高鐵全面覆蓋,實現石家莊通達全省主要城市三小時工程。
五是挖掘內需、刺激消費,調動市場活力。以改革促進內需,以開放促進外銷,大力發展以休閑、創意、物流、電商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保持GDP穩定增長,以人民為中心、確保人民收入持續增長,實現河北市場環境持續優化。
六是加強社會綜合治理,加大公共服務投入,實現社會服務能力盡快提高。大力推進河北金融改革與創新,提升服務企業的融資能力;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尤其是要出臺有效政策,大力推進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以推進養老覆蓋面為抓手,盡力化解社會主要矛盾,實現社會穩定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定持續發展。
七是加強政策供給側治理,建構河北政策執行的良好生態。加強頂層設計,促進政策制定與實施的生態優化,特別是:規范政策制定的細節和流程,力求制定出政府能夠推進、企業能夠使用、社會能夠接受的“好政策”;創新政策的推送方式,打造重大政策的集成發布和查詢平臺,加大主動上門服務頻次,打通便捷服務通道,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實現對政策的精準解讀,建立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互動合作政策推送機制;政策執行不打折、不走樣,提高企業“獲得感”,簡化政策執行程序,提高政策執行效率,深化行政審批服務改革,試點建設“政策兌現”專窗,改善政策執行的政務環境,健全政策落實的考核、評價、反饋機制,收集推廣省內外成功案例,創新落實思路,少走落實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