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勇,紀月華,董 芳
(河北省衛生計生委,石家莊 050061)
目前我國的就業制度仍然還存在著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快速、合理、妥善地解決不僅會影響我國就業制度的完善和進步,而且對我國目前的就業形勢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另外,從我國就業制度的發展看,努力推進以市場為導向的就業制度建設,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我國也建立了適應符合我們國家特有的市場經濟體系,在現在社會中比較突出的就是讓市場作為導向的各種就業的制度。由于在我國現有的地域差異市場經濟體質有自身發展原因,也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自由的市場經濟本身就有一定的盲目性、自發不成規性和滯后的不安全性,導致我國現有的勞動力市場出現了一些擾亂性的,與市場規范不相符的行為。
1.勞動力供需不平衡。在馬克思主義對就業制度的理論觀點中,想讓勞動力像商品一樣在市場中流通,供需關系必然會直接影響到商品。一旦出現或者發生勞動力市場求小于勞動力的輸出供給時,就會出現勞動力這個商品供小于求,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商品出現滯銷,那么對應的就是失業率上升。而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勢必將引發勞動力市場的波動。也就是說,人口總量在不斷地增加,那么需要求職的青壯勞動力的人員數量也會增加。那么,在這種供給和需求每年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我國勞動力市場也將長期處于不均勻不平衡的狀態。
2.勞動力市場缺乏有效的管理。首先,對性別的歧視主要表現在:很多用人單位在進行招聘的過程中,在招聘簡章上直接表明僅招男性。即使未曾在招聘簡章上直接寫明僅招男性的,也會在下一步的招聘工作程序中更加傾向于錄取男性。其次,有些用人單位在進行招聘時就對學歷的出身歧視。這些單位對應聘者還提出了一些門檻限制,設定的錄用條件,還對應聘者進行三六九等區分。然后就是對他們進行體檢,大部分的用人部門和單位在招聘過程中都會這么做,對身體狀況歧視,淘汰其中一些攜帶疾病者。每個勞動者都享有平等的勞動權,這是在勞動法當中有明確規定的。當前我國在規范管理勞動力市場當中經驗不夠靈活還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缺乏有效的規范性的文件,而且也缺乏有關單位有效的監管?!捌平膺@一問題,就需要國家進行一定的宏觀調控行為,將‘能看得見的不成規的行為’和‘看不見的隱形的行為’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讓勞動力市場平穩健康安全發展?!?/p>
3.勞動者的職業培訓缺乏。勞動者的職業培訓主要包括對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對勞動者的職業道德培訓。部分勞動者在校期間就已經學習了一定的專業知識,也掌握了一些專業的特殊技能。但是,剛剛從學校走上工作崗位的勞動者并沒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在短時間內還不能將在學校所學到的書本理論和知識靈活很快地運用到處理實際工作當中。因此,對剛入職的勞動者進行必要的入職職業技能培訓顯然是重中之重。同時,讓勞動者養成良好的道德職業也很重要。對勞動者進行學習培訓,使其能夠養成干一行鉆一行的過硬的品質,在工作中高標準完成任務。結合我國社會復雜特點原因,讓下崗職工和工人進行再就業培訓學習任務同樣很重要。而下崗率最高的大多都集中在勞動技術領域,而我們就缺乏對基本技術的教育培訓,這是導致大多數的下崗人員得不到滿意工作的原因。
1.促進人力資源流動。進一步完善就業制度的市場基礎,促進人力資源的流動。我們應對社會就業的各種服務機構進行不斷的完善和改革,從而加大對就業人員培訓服務投入,這樣一來,就業率就會得到提高,同時人力資源也就流動起來了?,F如今,由于我國的用人制度涉及到了人們最根本的利益,而市場經濟的建立也需要有對應的人才制度,否則會造成制度基礎的缺失或者缺位,形成個人收益與組織收益之間的矛盾,為某些人“搭便車”“拉關系”“走后門”創造條件,損害了他人利益擾亂了就業市場的正常秩序。如想杜絕此事,政府部門應成為人事變革的最為主要的力量來源,正確認識就業行業的主體,減少就業行為的中間環節,強化監督,從而提高制度改革效率。
2.優化就業制度結構環境。進一步完善就業制度環境,促進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在整個就業中要利用法律法制來進行維護。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加重要,而且已有明確規定,任何用人單位不能打壓排擠就業者因民族、性別、長相等而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但是在實際的生活工作過程當中,這種情況經常發生。這就需要更加系統地完善目前的就業制度,讓每個求職者的就業能夠有保障。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相關的一系列政策,但是對當前我國的就業面臨的問題來講,這些法律法規顯然并沒有起到有效的制約作用,甚至成了擺設。當前,在我國針對農民工的就業保障建立了一定的社會保障機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大部分的失業者仍然是專業的職業技能缺乏和文化水平低。
3.提升就業制度系統質量。進一步完善就業制度系統,是提升就業質量的條件。目前,我國就業崗位主要在低端的制造生產鏈中,而且大部分勞動者的職業層次都比較低,許多勞動者是在生產和服務的一線,工資并不高,難以滿足對子女教育、住房等基本生存需要。在勞動過程中,就業權益經常受到侵害,就業歧視現象也經常出現,這些都會對就業質量的提高產生影響。再者,在自由市場經濟發展的背景下,緩解現階段面前的就業局面,解決大量的就業問題,我們就必須通過立法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調控對就業者的合法權益進行維護。《勞動法》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能利用勞動者的宗教信仰、種族、民族、性別等客觀條件拒絕和歧視他們,但是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很多用人企業招工時仍然會考慮到以上因素。為此,企業必須將立法進程加快,對就業的制度環境進行完善,讓每名求職者有法可依。
4.有效發揮符合國情就業政策的資源優勢。進一步完善符合國情的就業政策,促進資源優勢有效發揮。目前我國就業的特點是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稀缺的資本資源,把勞動力資源和節約資本資源統一結合起來,實現勞動就業的創新是目前面臨的客觀迫切要求,也是當前和今后階段面臨就業勞動的現實問題。所以,我們應當從多元化、廣泛化的就業的目標考慮,加大對重點扶持和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鼓勵發展技術密集型、深加工和資本密集型企業,以滿足不同需求、不同層次、不同素質、不同能力的勞動力的就業需求,增加就業率,以此有效緩解我國當前的就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