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慧美貿易有限公司
ERP系統是一種整體的經營管理解決方式,有利于企業實現現代化、科學化的管理。ERP系統將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緊密統一,綜合企業的各種資源,為管理者決策提供支持,促進企業競爭力的提升。ERP系統改變了原有的財務管理方式,使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進入新的發展空間。ERP 系統是一種現代管理的運行模式,優化企業資源,實現企業資源利益的最大化。ERP系統覆蓋企業的采供、庫存、項目、客戶等各種管理工作,是一個高度集成的系統,其下有許多子系統,包括財務、銷售、物資等,結構完整,有利于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整合,提高資金運營的效率,以及企業的管理水平。
ERP是由美國著名的Garter Group 公司提出的,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提高企業資源效能為思想的一整套企業管理系統體系標準,為企業提供業務集成運行中的資源管理方案。ERP系統就是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思想,實現企業信息的數字化,從而為管理者提供現代化的管理平臺。ERP系統有效整合了人力資源管理、項目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實現企業信息資源的共享,提高數據信息的傳遞效率,形成企業一個完整的供應鏈,實現對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集成管理。
ERP系統是高度集成的管理系統,在系統中引入固定的業務處理流程,以及管理標準,在系統管理中減少人為干預,促進財務的內控管理。ERP系統可以作為財務人員的業務前置,通過財務業務的集成,把控財務過程,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促進企業的發展。通過ERP系統,企業的財務管理更加科學,有利于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1]。ERP系統能夠使企業更快獲得信息,提高工作效率。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就是會計核算數據,分析和管理數據,為企業的預算和工作計劃提供參考。合理的財務分析有利于財務評估和賬戶分析,對于提高工作效率有積極的意義。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財務人員對于采購、生產等環節的數據信息往往是最滯后的。但通過ERP系統,企業不僅能夠部署實現對企業事中的過程控制與事后的反饋控制,更重要的是財務人員能通過對共享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實現前饋控制。從而從根本上對生產經營管理各環節進行指揮、調節、約束和促進等活動,杜絕錯誤與舞弊的發生。
企業采用ERP系統,在傳統的會計憑證傳輸和填制工作中,基本實現自動化,會計憑證由各個部門在完成工作時,根據ERP系統的設置,就可以及時填制,輸送到會計信息系統中。財務會計中的主要工作是審核相關的會計憑證和單據,簡化了傳統的工作方式。ERP系統是對會計工作的創新發展,使會計人員從收集信息,轉向對信息的深層次加工,幫助企業相關部門的決策[2]。ERP系統改變了財務會計工作的方式,傳統的會計工作在月初和月末的工作量比較大,任務繁重,月中時期比較輕松,ERP系統的運用可以將業務量均勻轉移,更好地安排財務工作的時間。
過去企業在會計工作中缺乏輔助工具,需要在月末核算當月的財務狀況,因此企業的成本核算具有滯后性,不能具體應用到企業的業務操作中。而且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不流通,不能幫助管理人員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做出決策。ERP系統改變了過去人工核算的高成本、低效率的問題。在企業的會計工作中,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促進了信息的交流傳播,企業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內部各流程的成本情況,對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掌握成本信息,使企業更好地對成本進行控制。ERP系統信息交流更加通暢,有利于管理者根據企業的情況,以及市場的實際發展情況,做出合理的決策。
企業為擴大客戶和業績,會采用往來款這種賒銷方式,通過延長購買方的付款時間,擴大企業的市場。如果企業不能及時收到買家貨款,就會出現損失。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在企業的日常經營中,越來越多地使用這種方式,因此,有效管理往來賬戶成為關鍵的部分。傳統財務管理需要人工查詢計算,信息滯后,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3]。ERP系統中的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模塊,有利于往來賬戶的管理,能夠對客戶進行跟蹤管理,清楚地查詢客戶的賬戶情況。
ERP系統能夠對各項業務進行規范化的計算,而且相應的憑證能夠自動生成,使企業財務會計信息更加準確可靠,保證信息的質量。在企業財務管理的ERP系統中,具有明顯的整體性,而且信息服務具有規范性,信息獲取具有時效性。企業的財務管理從傳統的靜態,轉向現代的動態,能夠實時跟蹤企業的整體業務,反應信息流、物流等動態,方便企業管理中的決策。ERP系統將企業的生產和管理緊密結合,形成集成的環境,實現子系統中的信息共享。信息處理系統得到更加有效的數據進行處理,提高了企業的計劃控制能力,通過統一的、及時的、準確的信息傳遞,促進企業的目標向同一方向的集中,為統一計劃的制定創造條件,并不單純將企業作為一個個部門的組合,而是采用統一的工作流程觀念和方式進行
企業的管理和運營。務必把財務管理活動從單一的財務部門擴展到各企業內部的其他相關部門,快速對企業經濟業務的發生、發展和結果進行實時、全面的記錄和控制,迅速為企業提供豐富的戰略性財務信息,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要樹立正確的財務風險的觀念,在ERP系統中,企業財務會計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從事后控制,向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轉變,新的企業管理和財務會計環境,自然會產生新的風險。ERP系統中財務和企業業務緊密聯系,重組會計業務流程,需要財務人員從整體上把握新流程,否則容易浪費資源,降低效率[4]。ERP系統是模塊的組合,主系統的變動會帶動其他子系統的反映,真實的業務處理過程可能被掩蓋,影響財物人員的分析工作。企業在采用ERP系統的同時,不能忽略潛在的風險,要提高風險意識,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財務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對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有重要的影響,直接關系著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和質量。企業要重視對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財務人員的作用,不僅要進行會計核算,還要合理指導和監督財務工作。財務工作人員有責任充分利用ERP系統,在企業內部發揮真實的作用,實現企業的信息化管理。ERP系統的使用,進一步擴大了財務人員的權利,能夠控制和管理企業內部的各個生產和經營環節,需要有高素質,才能科學合理地處理各項工作。
在企業運用ERP系統中,要有相應的財務監督,堅持與時俱進,支持ERP系統建設的同時,不斷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5]。ERP系統運用前,財務部門單獨完成會計記賬等工作,ERP系統運用后,需要整合各個部門的數據,編制財務報表,為管理者決策提供參考。ERP系統擴大了數據量,以及數據面,數據來源更加廣泛,智能性更高,不僅提高了數據報表的準確性,也有利于提高監督的效率,企業要注重數據檢驗,降低失誤。企業管理者可以充分發揮財務人員的管理職能,有精力開始參與企業戰略的制定、參與投資項目的投資決策、豐富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管理職能,幫助企業分析各業務的發展潛力、尋求企業價值新的增長點。
總之,ERP系統對企業的管理和財務會計工作有積極的作用,通過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手段,有效整合內部和外部資源,使企業的管理和運營模式進一步改善,有利于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ERP系統給企業的財務部門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財務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充分利用ERP系統,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財務會計工作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