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道路養護中心
道路養護單位雖然已經構建起了預算管理體系,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普遍存在著預算質量不高、執行不到位、監督缺位等問題,導致單位預算執行率偏低,經常出現預算超支問題,難以保證預算目標的實現。道路養護單位各部門的預算管理意識淡薄,對預算資金支出沒有執行嚴格的審批程序,導致財政資金用途不明。
道路養護單位的財政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近年來政府一直加大對道路建設工程的資金投入力度,而忽視了對道路養護資金的投入,導致道路養護資金與公路里程數存在著較大差距。在資金供給不足的情況下,道路養護工程的機械化作業程度偏低,經常出現病害處理不當、前修后補等現象。此外,在道路養護單位財務管理中,還存在著資金擅自挪用、截留、擠占的情況,影響到資金的使用安全。
道路養護單位的資產大部分都是國有資產,如養護機械設備等,這些設備在使用多年之后都已陳舊受損,加之單位缺乏資產盤活方法,所以導致資產浪費嚴重。同時,道路養護單位沒有對資產落實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機械設備對外租賃、自有機械設備報廢處置等環節易滋生腐敗問題,導致單位資產流失,對國有資產安全構成威脅。
道路養護單位沒有建立起財務風險分析機制,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淡薄、風險識別能力較差,在財務分析工作中,財務人員只是對財務數據進行簡單地對比分析,而沒有結合道路養護工程的特點對有關資金活動的各項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導致財務風險管理與道路養護工程脫節。
道路養護單位要構建起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發揮預算在防范財務風險中的作用,實現對單位資金的合理配置,杜絕出現資金擅自挪用、無節制支出等情況。具體措施如下:一是準確編制支出預算。對于道路小修保養,可依據實際路況調查結果,對支出預算進行編制,并與以往的預算進行對比,而大中修項目,應按道路現有的病害問題,擬定預算申請計劃,形成動態申報機制。二是實現協同管理。在道路養護正式開工前,相關工作的部署可通過聯席會議進行合理安排,并對預算金額予以充分考慮。實施部門應做好移交工作,具體包括工程量清單、標前預算、工程進度、材料的購置計劃及使用進度等,同時應對合同管理予以關注,合同必須及時簽訂,這樣可以起到規避風險的作用。三是強化預算監督。建立相關的結算制度,如月結、交叉結算等,防止出現年終一次性核銷的情況,并建立符合道路養護作業特點的內控體系,健全崗位分離及獎懲等制度,發揮出財務部門在預算執行監督中的作用。四是落實預算執行評價。針對道路養護支出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價,組織管理人員對支出預算的合理性及預算執行的差異性進行全面分析,找出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道路養護企業要加強資產管理,有效防范國有資產流失風險,具體措施如下:一是強化養護機械設備成本核算。財務部門應對養護機械設備每月的成本支出進行核算,并對機械設備每月的臺班記錄進行統計,由于燃料費和維修費在養護機械成本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較大,故此應加大對這兩項費用支出的管理和控制,以此來降低公路養護的成本費用。二是落實崗位責任制度。道路養護單位應對相關崗位的責任人加以明確,如物資采購、質檢驗收、材料入庫等,同時為隨時反映單位實物資產的收入、發出及結存等情況,可實行永續盤存制度。當養護工程完畢后,無論原有的財產好壞,均應進行造冊上交,對于遺失的財產應追究當事人責任。三是落實資產保管制度。道路養護單位應對財產物資進行詳細分類,按照具體的類別存放到指定的地點,為便于檢查和保管,可對歸類后的財產物資進行科學編號。四是實施財產清查制度。道路養護單位應對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及具體的程序加以明確,在清查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及時查明原因,并進行妥善處理,避免財產受損。
資金風險是道路養護單位必須重點防范和管理的風險,道路養護單位要構建起完善的資金管理體系,避免因資金風險影響單位道路養護工作的開展。一是完善財務管理制度。道路養護單位可依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規定要求,對內控體系進行逐步健全,可將重點放在如下幾個方面:資金的管理、審批及結余;物資采購及資產管理;支出和基金管理等,借此來加強財務管理,防范財務風險。二是加大道路養護資金投入力度。為提高道路養護機械化的整體水平,單位應加大機械設備方面的資金投入。同時,為確保道路養護質量,還應在現有資金的基礎上,增加養護資金量。由于單位成本會隨著養護資金量的增加而增大,為防范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應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對養道路養護資金進行投入。三是建立道路養護基金管理制度。在道路養護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突發性災害,對此可建立養護基金管理制度,給予養護單位一定的道路養護基金,當突發情況出現時,可啟動基金,確保道路養護工作的有序進行。
道路養護單位要加強養護工程的財務管理,對人工、材料、機械等與成本相關的內容進行財務分析,識別潛在的風險隱患,并將分析結果形成報告上報到單位領導進行審閱,為領導進行工程決策提供依據。道路養護工程的財務分析具體包括:一是人工成本分析。可由養護站的站長對工人每月完成的工作量及出勤情況進行統計,經過核定之后,由財務部門為工人發放工資。二是材料成本分析。相關負責人應將每月材料的購入、領用及結存情況,上報財務部門,據此對材料成本進行分析,結合采購周期、價格變化、用量及庫存等情況,判斷材料的使用效率,并對材料的最佳采購時間和最優庫存加以確定。三是機械成本分析。可對養護機械的臺班、維修費用、在用及閑置數量等情況進行分析,并對機械的維護管理及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分析,以此來提高機械的使用效率。四是工程動態分析。主要是對養護機械、材料、作業進度等進行分析,通過指標對比,分析工程的成本控制、進展、資金使用及管理等情況,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從而達到防范和規避財務風險的目的。
總而言之,道路養護單位要重視財務風險的有效防范和管理,將財務風險控制作為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道路養護單位財務部門要準確識別單位運營發展中潛在的風險隱患,通過構建起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強化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資金管理,有效防范財務風險的發生,此外還要落實財務分析機制,實現對財務風險的動態監控,全面提升單位財務風險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