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佳
(山西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太原030006)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能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不得不加入與眾多對手的激烈競爭之中,尤其是在近年來各個企業間關于創新能力的賽跑愈演愈烈的情況下。研發投入是驅動公司長期生存發展的最重要活動之一,更是企業增加創新活動、提高創新能力的最主要形式[1],其一旦被確認為無形資產,就會使企業價值增加,而與這部分研發投入相關的現金流的實現也會為公司帶來超額收益。而對于當前產品市場來說,各個行業從事著完全不同的經濟活動,因此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市場競爭,那么針對不同的行業,研發投入對公司股票、資本等造成的影響是否也不盡相同呢?基于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出了思考。
公司市值最終反映的是其所有凈資產的價值,資產包括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而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中,公司很大一部分市值反映的其實是其無形資產的價值,研發活動就是公司無形資產的一種。近年來,各上市公司都在朝科技導向型的方向發展,研發創新的重要性也就越來越凸顯。
研發投資作為公司決策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是投資的一種形式,其必然同時具備投資的特征。公司的研發活動是一項結果不確定的投資,同時具備成功與失敗的可能性,研發項目一旦獲得成功,其結果就會轉化為公司資產,增加公司現金流,而一旦失敗,公司就不得不承受此次失敗所帶來的損失,因此公司的研發活動存在極大的風險,而在股票市場上,我們通常認為高風險必然伴隨著高收益,研發活動作為一項風險極大的投資,其自然也會為企業帶來對那部分風險的補償,楊亭亭等人[2]的研究結果就表明,上市公司技術創新能力與股票收益正相關。因此,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更可能會為其帶來更多的超額收益。
根據我國證監會2001年的行業分類辦法,我國的行業可以分為不同的大類,各個行業的經營范圍及經濟活動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其所面臨的市場競爭程度亦各不相同。如采礦金屬等國家管控且集中度較高的行業進入門檻高、穩定性強,因此面臨的市場競爭最弱。而對于類似于互聯網、媒體等更新速度快,企業眾多且進入門檻較低的行業來說,往往都面臨著非常激烈的市場競爭。
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往往認為行業的壟斷性越強,越有利于企業之間的合謀,從而可以增加全行業的利潤。但在現實研究中,張軍華[3]卻給出了與之相反的結論。他認為,集中的行業結構降低了公司特質性風險,進而降低了投資者風險預期,即產品市場競爭的特質性風險效應更加顯著。綜合以上兩種觀點,本文認為,能帶來最大收益的并非集中度最高的行業,也非競爭性最強的行業,而是行業集中度居中的行業。即行業競爭與資本市場收益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但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
市場、企業與資本市場是密切相關的整體,公司所面臨的行業環境,自身的投資決策水平從長遠來講勢必會影響公司成長與發展。企業研發強度的增加會為企業帶來較大的獲利空間,其所面臨的行業環境也會從一定意義上影響其獲利水平。但是在不同的行業環境下,企業研發活動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是否會有所不同呢?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獲得長期穩定競爭優勢的基礎,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來自于自主創新[4]。其實對于不同的行業來說,由于行業性質差異,公司創新強度大小是存在明顯差異的。比如,能源行業主要依靠的是地下資源的豐富性,創新活動的重要程度要遠遠小于自然資源;而醫藥信息行業的發展卻不需依托于自然資源,創新才是一切的基礎,只有依托于不斷的創新,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因此在此類行業中,創新活動尤其是研發活動就顯得非常重要。
競爭性強的行業重視創新活動,因此各企業間關于研發活動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同行業中的不同企業可能會投資于相同的研發項目,一旦某一企業先于其他企業完成該項目,那么其便會獲得項目成功帶來的收益,而其他企業則不得不放棄這個項目,但是之前所進行的一切投入亦不能帶來其應有的價值。作為如此高風險的一項投資,研發活動所能帶來的資本市場上的股票收益也是相當可觀的,因此對于競爭性強的行業來說,增加研發投入強度無疑會為其帶來超額利潤。但對于競爭性較弱的行業,各企業間關于研發活動的競爭則要平緩很多,研發活動不會對資本市場造成巨大波動,因此對其股票收益的影響也就微弱很多。因此,本文認為,研發投入對股票收益的影響是因行業而異的。
創新活動尤其研發活動是影響企業股票收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發投入往往可以為企業帶來超額收益,如果從行業競爭的視角來看,在競爭性強的行業中,研發投入的作用會比較明顯,而對于壟斷度較高的行業,這種作用就較為微弱。但在當今提倡創新的大環境下,對于公司本身來說,無論處于何種行業,都應居安思危,早日做好未來將面臨激烈市場競爭的準備;只有創新,才是企業的第一生產力。因此,還是要鼓勵創新,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政府也可參考本文制定相應的行業發展戰略,從而完善當前行業競爭機制、創造更好的市場環境。
參考文獻:
[1]陳仲常,余翔.企業研發投入的外部環境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產業層面的面板數據分析[J].科研管理,2007,28(2):78-84.
[2]楊亭亭,黎智滔,李仲飛.上市公司技術創新能力與股票收益——來自中國資本市場的證據[J].當代財經,2017,(8):56-68.
[3]張軍華.產品市場競爭、制度環境與權益資本成本[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36(4):58-68.
[4]趙愚,蔡劍英,羅榮桂.技術創新與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模式[J].中國軟科學,2001,(1):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