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進入了空前的高速發展時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居民的消費觀念也從傳統的“勤儉節約,注重儲蓄”的觀念逐步向“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的超前消費觀念變化。因此,消費金融便應運而生。互聯網消費金融是傳統消費金融與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相結合之后衍生出的產物,是指網絡信貸機構通過互聯網向個人或家庭提供的以促進人們消費為目的的信用貸款,金額普遍較小,用于滿足借款者日常消費支出的需求??偟膩碇v,雖然互聯網消費金融在我國消費信貸總額中占比較低,但其增速較快,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在2017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放貸規模達到了4.4萬億元,與2016年相比增長高達904.0%,可見放貸規模實現了大幅增長。在2017年有較多創新性強的機構大量涌入市場。然而隨著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增速的放緩,監管政策也逐漸趨于嚴格,有資質的、優質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也逐漸站穩腳跟,而資質較差的、劣質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也將逐漸被市場所淘汰。此外,在2017年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所覆蓋的交易規模占據了當年我國移動支付消費類交易規模的58.5%,由此可見互聯網消費金融對于移動支付的意義重大。
我國的資產證券化業務與國外發達金融市場相比起步較晚,最早萌芽于1992年。等到2016 年,資產證券化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大放異彩,并以互聯網消費信貸的資產證券化為主。2016年上半年,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宜人貸等多家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先后發行了資產證券化產品,隨后,分期樂、小米金融、唯品會、去哪兒等陸續加入到資產證券化的發行大軍中。至此,我國的資產證券化業務也開啟了加速發展模式。
鑒于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在我國逐漸興起,而且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對于電子商務平臺和互聯網信貸機構的資金融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進行深入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然而,由于我國金融市場與國外發達金融市場相比尚不成熟,與資產證券化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政策都不甚完善,加上國內互聯網資產證券化業務也才剛剛開始起步,相關的風險防控措施和風險隔離機制也都并不完備。所以,深入分析我國互聯網金融資產證券化存在的風險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對我國資產證券化未來的發展和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基礎資產質量下降風險
但是隨著原始權益人業務的迅速擴張,可能出現原始權益人為增加平臺商品的銷售規模而降低貸款準入標準的情況,這樣會造成基礎資產質量的下滑,導致備選入池的基礎資產信用風險增加。
2. 原始權益人破產風險
專項計劃存續期間,如果有原始權益人喪失清償能力的事件發生,可能會導致回收款無法及時轉付至專項計劃而被凍結的風險出現。此外,如果原始權益人的業務出現大規??s減的情況,在專項計劃的循環期間計劃管理人可能無法購買到充足的符合標準的基礎資產,進而給證券持有人帶來風險。
3. 現金流預測風險
投資者的預期收益和專項計劃賬戶內的資金流動安排是建立在現金流穩定預測的基礎之上。然而基礎資產違約率、違約后回收率和資產實際收益率這些不確定因素都會對基礎資產未來的現金流產生影響,因此可能會導致對基礎資產未來現金流的預測產生一定的偏差,造成投資者的收益分配被打亂,給資產證券化投資者帶來風險。
1. 利率風險
在利率上升時,證券價格會下跌;當利率下降時,證券價格會上升。因此,當市場利率上升時,證券的相對收益水平會下降,進而導致資產支持證券持有人的資本損失。
2. 流動性風險
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支持證券可以在證券交易所流通。然而交易對手有限可能會造成資產支持證券持有人無法在合理時間內以公允價格出售證券,因此可能會給資產證券持有人帶來損失。
1. 參與機構盡職履約風險
在該專項計劃的日常管理中,各相關參與機構都可能由于技術系統的故障或者相關業務人員的操作失誤和違規操作而出現事故,因此,可能會進而對證券持有人的利益造成影響。
1. 政策、法律風險
法律的不明確性、法律條款的變動以及政策動向所帶來的風險是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行業政策、金融政策等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行業的變化而發生改變,而這種變化是無法預測的,其帶來的損失和收益也都無法估計,因此很難事先避免此類風險。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逐漸成熟,大數據技術在風險防控方面發揮的作用與日俱增。在貸前,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通過搜集、清洗、核實數據的真偽,并通過智能化模型初步識別風險,自動完成資金匹配和對客戶的授信,并且可以對入池資產按照設置的標準利用計算機系統進行篩選,從而形成風險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在貸中,通過構建風控模型,針對客戶畫像,進行風險定價,審核并發放消費信貸,幫助客戶完成支付。在貸后,通過對客戶貸后消費行為、資金流的變化、債務余額、其他消費記錄、逾期天數等數據予以監控,設立風險預警模型和指標,開發催收系統。因此,可通過對貸前、貸中和貸后全流程進行風險控制,為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保駕護航。
互聯網消費金融債權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應收賬款債權,它面對的客戶群體更加廣泛,數量更多,而且大多發放的都是小額資金,因此所形成的消費金融債權具有分散、額度低、頻率高、隨借隨還的特點?;ヂ摼W金融債權的償還可能會如期償還,或者延期償還,也可能提前進行償還,但是這三種償還方式都會對消費金融債權的整體規模產生影響,也決定了互聯網金融債權的基礎資產池是不斷變化的,很容易造成債券存續期與基礎資產期限不匹配的問題,因而采用動態循環購買的基礎資產池的設計方式能夠更加適應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的發展。
資本市場存在著巨大的信息不對稱情況,而完善信用體系可以更好的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這對于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進行資產證券化融資而言至關重要。由于互聯網金融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公司本身規模較小,想要擴寬融資渠道較為困難,加之證券化下的資產包含較大的信用風險,債務人不會輕易選擇規模小、收益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證券購買。因此,如果信用機制不完善,對于互聯網金融資產證券化產品的信用評估不全面,可能會造成其信用評級較低,投資者則不會購買此類證券,這樣就無法實現資產支持證券的收益,其未來發展也難以為繼。所以,互聯網征信平臺可以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挖掘用戶在互聯網留下的痕跡(如網絡消費行為、網絡貸款記錄等)并將其轉化為數據,通過數據建模的方式對用戶的信用值進行評估,并銜接央行的征信系統,逐步打通線上線下征信系統之間的信息通道,對于用戶的信用水平實現全方位地精確評估,從而幫助資產證券化產品形成合理的評級,幫助互聯網金融資產證券化健康發展。
我國政府要出臺相關的監管條例,對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業務進行規范,并對市場發展不完善、存在高危風險的環節加強監管力度;對于新興的、有利于證券化發展的嘗試,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采取鼓勵發展的態度,可適當放松部分管制,從而加速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此外,還要適當改進和放寬審核和準入條件以適應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的發展需要,鼓勵更多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產品到交易市場進行流通。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預見到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在未來的良好發展前景,而且它還可以為互聯網信貸機構提供新的資金來源,有利于其未來業務的拓展和公司規模的擴張。然而,相關機構對于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風險是不能夠忽視的,如若未能將這些風險很好地解決,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未來的業務發展將會受到限制,互聯網信貸機構未來的經營和發展也可能會遭受不利的影響。因此,本文將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所面臨的風險進行了總結,并為其未來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為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的在我國的未來發展提供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