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陳金昌 魏欣倩

電梯安檢
“出門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電梯作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高頻使用的運送工具,其質量安全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安全、便利、舒適的需求,日益引起全社會的極大關注。
近日,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電梯質量安全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辦〔2018〕202號)《(以下簡稱《通知》),就進一步加強電梯質量安全工作制定了“二十條”措施,涵蓋了加強電梯安全使用管理、完善電梯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有效管控電梯運行風險等各方面。該舉措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電梯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8〕8號)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電梯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閩政辦〔2018〕42 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提升全市電梯安全運行水平,保障人民群眾乘梯安全和出行便利。
電梯是城市運行必備的出行工具,是人民群眾接觸和使用最頻繁的特種設備之一,加強電梯質量安全工作,是保障城市安全的重點之一。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電梯安全工作,專門做出批示,要求加強監管,確保安全。目前,廈門全市電梯總量突破4萬臺,占全省電梯總數的19.7%。雖然電梯安全運行態勢總體穩定,但老舊電梯故障多發,電梯運行故障率還比較高,特別是全市電梯維保、安裝企業在人員資格、質量管理、資源配置以及現場維保質量等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電梯使用單位普遍存在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進一步完善電梯安全工作機制十分必要。
結合廈門電梯安全運行實際,廈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認真梳理電梯配置、使用、維保、檢驗等全過程監管鏈條,厘清各有關部門職責,進一步完善電梯安全工作機制,起草了《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電梯質量安全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突出問題導向,對廈門電梯質量安全工作進行了系統全面部署,是廈門電梯質量安全工作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將有力地推動廈門電梯質量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
落實電梯生產、檢驗與使用單位的安全主體責任是保障電梯使用安全的必要條件。根據《通知》,廈門市質監局將督促電梯生產企業對電梯制造、安裝質量負責,做好在用電梯跟蹤監測和技術服務。在電梯驗收監督檢驗過程中,進一步加大監督檢驗力度,在電梯投入運行前,從安裝源頭把關,防止偽劣電梯產品流入市場,消除電梯潛在的安全隱患。同時進一步完善電梯安全事中事后監管工作機制,加大電梯運行質量檢查,對全市一定比例的在用電梯開展維保質量抽查。通過抽查,從更深層次來發現和治理電梯運行安全隱患,有效管控電梯安全風險,最大程度降低電梯運行故障率。
從電梯配置源頭的角度,合理配置電梯是降低電梯故障的前提。據介紹,廈門市質監局在檢查中發現,房屋開發商往往以犧牲電梯日后使用質量、維護成本和運載能力為代價,采購低配置的電梯,比如該市希望大廈、墩仔家園、森景華庭、高林一里、鷺檳大廈居住小區等樓盤均是二十層以上的高層建筑,僅配置2臺電梯。電梯配置不足、“小馬拉大車”致使電梯超負荷的運轉,每天每臺電梯運行次數達到800多次,是正常值的兩倍以上,也導致設備運行疲勞、元器件磨損老化,以及電梯維修率、故障率、困人率居高不下。“當電梯出現故障或維護保養時,出行很不方便。”不少居民對此反應強烈。針對這一問題,《通知》提出保證新建房屋電梯選型和配置符合或高于國家相關標準規范要求,作為新建房屋配置電梯和招投標依據,主要是要求在建筑物設計和采購電梯時,應當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并根據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實際需求配足電梯臺數,同時應充分考慮電梯運行速度和載荷等指標。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正在對電梯進行現場檢驗
據了解,近年來,廈門市電梯數量快速攀升,催生了電梯維保市場的繁榮,一批企業趁勢涌入電梯維保行業。目前,廈門市有86家電梯維保單位,比2004年的34家增長兩倍多。全市接近一半的維保單位維保電梯數量少于300臺。部分規模較小電梯維保公司,為搶占維保份額,常以低價方式搶占業務,更有甚者,通過頻繁更換配件騙取利潤,以修代保。近年來,廈門市質監局對電梯品牌的維保質量和故障投訴情況作了分析,分析表明管理比較規范的品牌電梯維保質量比較好,故障率、投訴率較低。而電梯維保質量等級評定被評為丙、丁級的維保單位就比較差,其投訴量占投訴總數的62.85%。對此,《通知》提出建立電梯品牌可靠性數據庫,鼓勵社會資源適當向優質電梯品牌傾斜(尤其是信用等級評定級別為A、B級的維保單位),讓維保質量高、服務能力好的維保企業做大做強,并擠壓電梯運行故障率和投訴率高,耐用度和誠信度差的電梯品牌生存空間。同時,繼續開展電梯維保單位信用等級評定,對連續兩年被確定為“D級”的電梯維保單位,將依法吊銷其許可證,且三年內不再受理其新的許可申請;對連續兩年被確定為“D級”的外地維保單位在廈設立的維保點,將責令其退出本市維保市場,且三年內不得在本市設立維保點。此舉將把存在維保管理混亂、維保質量差、弄虛作假、維保人員嚴重不足、故障搶修和應急救援不及時等問題的維保駐點單位清理出廈門市場。

技術人員正在檢查BRT自動扶梯

開展電梯安全演練
根據《通知》,廈門市質監局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電梯安全整治專項行動。為進一步加強電梯安全監管,廈門市質監局在2月底就部署開展了電梯質量安全整治專項行動,通過采取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自查、電梯運行質量和維保質量抽查以及推進電梯維保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等措施,進一步強化落實電梯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的安全主體責任。在電梯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和專項整治中,重點嚴查短接電梯安全回路或改變電梯轎廂、對重兩側重量,致使電梯平衡系數無法滿足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違法行為。
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通知》提出,對電梯存在嚴重安全事故隱患且可能發生人身傷害的,市質量行政管理部門可以采取緊急封停措施;加強對沒有物業管理、維護保養和維修資金的“三無電梯”以及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電梯的管理;加快推進對使用15年以上的老舊住宅電梯的更新改造,對無繳納首期專項維修資金住宅區老舊電梯更新改造繼續執行“以獎代補”政策;通過“96196”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定期發布全市電梯安全運行狀況和電梯維保單位“紅黑榜”。充分利用“96196”應急處置平臺現有的數據資源,優化電梯困人應急救援調度和電梯故障大數據分析;責成困人故障高發的電梯使用單位落實主體責任,跟蹤監督電梯的運行安全。
電梯物聯網“保險+服務”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城市運營管理方面的應用,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加強電梯管理并引入保險機制,對實現電梯事前安全預防、事中應急處置救援、事后經濟補償,有效提升電梯安全管理水平,降低電梯安全風險,維護百姓切身利益和社會安定穩定具有重要意義。《通知》進一步明確該市推行電梯物聯網“保險+服務”電梯安全管理創新模式,要求深入研究物聯網“保險+服務”在電梯安全管理方面的運用,全力提升城市電梯安全運行和電梯故障預警能力。在全市保障性住房、島內兩區國有企事業單位和同安區先行開展電梯物聯網“保險+服務”試點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單位積極參與試點工作。
據悉,目前,電梯日常維保記錄均為手工填寫記錄表單。手工記錄問題較多,一是存在涂改維保項目,容易造假。二是容易出現維保人員代簽現象。三是不易于保管,容易丟失。四是紙質消耗量大,且維保過程監管難。《通知》提出了開發、開放電梯維保作業管理系統的思路,通過電梯維保手機APP,要求一線維保作業人員實時采集、上傳維保現場作業數據和記錄,監管部門、維保單位和使用單位可以實時查詢和監督,從而實現電梯維保過程可監視、可追溯、可核查。
據了解,廈門市加裝電梯的既有住宅小區物業大都不愿意為個別樓道加裝電梯而承擔電梯的日常管理職責,最終加裝電梯的使用單位基本上都是本樓道的業主代表。而單個業主是很難按照《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TSG 08-2017)的要求來管理。不少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之后,就沒有人承擔電梯的日常管理。為破解這一問題,《通知》提出了試行電梯維保和使用管理一體化的模式,指導電梯使用單位或個人和電梯維保單位簽訂委托管理協議,使得電梯維保單位從單一承擔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向集電梯日常管理、維護保養和安全主體責任于一體的服務管理新模式發展,讓維保單位把電梯的日常管理責任也承擔起來,有效解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和個人出租房電梯管理缺失或無人管理的問題。
此外,廈門市質監局還將聯合市信用辦建立電梯安全信息公示制度,通過組織成立電梯行業協會,發揮行業協會橋梁和紐帶作用,以電梯等失信領域為重點,深入開展電梯維保質量信用等級評價,建立電梯安裝、使用管理、維修保養等相關信息公示和實行電梯維保、使用單位失信“不良記錄”和“黑名單”制度,積極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和電梯維保單位開展服務標準、服務質量自我聲明和公開承諾,對嚴重違法失信企業依法予以聯合懲戒,并把監督檢查和執法檢查的結果運用到電梯招投標、分類監管、金融支持等方面,推動企業提高質量誠信意識和管理水平。

電梯安檢

市質監局聯合市教育局舉辦電梯安全夏令營活動

技術人員正在電梯機房為學生們講解電梯安全知識
電梯安全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各部門齊抓共管,多元共治。《通知》明確了地方政府以及各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構建全社會齊抓共管的電梯共治新格局。
《通知》提出進一步完善電梯安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制度由分管副市長擔任召集人,部署落實電梯質量安全工作,將電梯質量安全納入政府質量和安全生產責任考核體系,不斷改進和加強電梯質量安全工作。《通知》要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規定,認真履行安全管理職責,進一步健全完善電梯安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解決本轄區、本行業、本系統電梯質量安全存在的困難和的問題,制定安全監管權責清單,明確工作職責,不斷提升電梯安全治理能力。
《通知》提出加強電梯安全監察、技術檢查和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按照標準配備機構、監管人員和車輛等裝備,保障經費投入。《通知》還明確把電梯安全知識納入中小學安全教育課程,電梯相關單位、新聞媒體、行業協會應當開展電梯安全知識和電梯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引導社會公眾正確使用電梯,在全社會形成“了解電梯、安全乘梯”的良好氛圍。
此外,《通知》結合該市電梯維保隊伍的實際,提出加強電梯維修技術人才隊伍建設,鼓勵高等院校開設電梯專業,滿足電梯維保業務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定期開展電梯維保作業人員再培訓、再教育,形成持證人員培訓制度化,培訓記錄作為持證人員復審換證內容。積極組織開展電梯維保職業技能大賽,提高維保作業人員專業素質和技能。
“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屬地管理、企業主責、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電梯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已在廈門逐步建立,今后,廈門市質監局將充分發揮電梯綜合監管職能,不斷提升電梯質量安全水平,讓人民群眾安全乘梯、放心乘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