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轉濤
梅城鎮位于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是該縣的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周邊五縣市的商品集散地,環境優雅,山清水秀,其中更是遍布怪石、溶洞,組成一個規模偌大的地質公園,而洢水河貫穿整個梅城鎮,人形水系環繞整個梅城,構成十分良好的水系景觀風貌。梅城鎮擁有較大規模的濱水空間,與之相應的規劃設計也應當全面突顯該區域具備的生態性優勢。近些年以來,有關部門針對濱水空間規劃更關注生態視角,因地制宜全面修復綠地結構并且有效保護梅城鎮既有的山水格局。與此同時,生態視角下的設計規劃還需側重于重塑當地生態文化,確保濱水空間設計的可持續性和成效性。
梅城鎮雖然屬于小型城鎮,然而其本身具備獨特的山水格局以及優良的當地產業基礎。目前看來,針對梅城鎮地區有必要從源頭入手來優化整體空間設計與規劃,著重重構人居環境,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態認知。通過以上方法,使該地區居民具備一定的生態認知,對于當地現有的生態環境進行自覺維護。
在梅城鎮整個城市空間中,濱水空間占據了很關鍵的地位。這是由于濱水空間本身具備了復合性的顯著特征,包含了水域地區、陸域地區以及濕地部分。在此前提下,對于濱水空間具體設計規劃時應當側重于城鎮全局,同時還需緊密結合自然生態、旅游產業、生態綠廊、節慶活動以及居民和諧生活。對于傳統模式下的濱水空間設計應當全面突顯差異性的生態文化,對于總體性的布局風格予以全面創新。因此表明只有做到了上述的轉變與改進,才能夠創建更加和諧的濱水空間生態格局。

圖1 梅城鎮的規劃建設現狀
生態視角設計主要指的是全面關注整個設計過程具備的生態效應,在此前提下避免工程建設影響到當地生態系統,對于維持當地原有的生態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具體到設計城市區域內的濱水空間時,運用生態視角應當關注如下的問題:
洢水河穿過梅城鎮的中心區域,因此構成了該區域的關鍵性水系資源。近些年以來,梅城鎮已經構成了日常游覽以及當地居民休憩的關鍵性場所。從濱水空間的視角來看,對于梅城鎮的總體空間設計應關注其中的設計細節,從而在生態視角下對濱水空間進行設計。只有做到了全面的空間設計改進,梅城鎮才能夠體現當地獨有的濱水生態文化。與此同時還要有針對性地修復原有的當地生態結構。
相關部門應全面規劃現有的濱水空間總體格局,并將設計規劃的側重點落實到用地建設規劃方面。這是由于,梅城鎮是否具備合理的用地建設模式決定了生態空間設計的實效性。具體在全面施行設計規劃時,應當妥善開發沿河地區,對于河流原有的水域風貌予以妥善恢復,同時也要致力于修復河道面貌。在此前提下,還需保留必要的綠地面積,因地制宜建成綠地公園與其他相應的生態設施。

圖2 規劃后的濱水空間圖紙
除此以外,對于梅城鎮還需優化總體山水格局,進而全面突顯梅城鎮自身具備的獨特生態優勢。因此從當前現狀來看,應當劃定濱水空間的生態保護區域,對于綠地公園以及禁建區都要予以合理的劃定。通過運用全方位的生態規劃手段與措施,針對當地原有的山體植被予以妥善的改造保護,即應當布置眺望點以及視覺通廊等新穎的生態景觀。在此基礎上,針對當地某些高層建筑可以將其設定為人工眺望點,確保從全局視角來構建三維立體生態空間。
(1)水系整理
首先設置生態河道,使梅城鎮的水網更加系統化,有效提升水系整體的自凈及平衡。
其次修復當前水質,可使用人工曝氧氣法提升水體與大氣間的接觸面積,從而提升水體溶氧量,并在適宜的時間投放微生物促生劑,提升水體本身的分解能力,降低水體的富營養化狀態。同時還可在水中,放養濾食型動物,進而起到改善水質的作用。因濱水空間本身包含多種多樣的生態物種并且體現為多樣化的生態現象,有必要妥善保留其中的生物走廊,確保生物鏈能夠符合連續性特征。
(2)生態護岸的處理
首先,對原有護面進行綠化,采用植被種植的方式代替混凝土,通過植物根系生長起到加固護面的作用。
其次,近水護岸。梅城鎮原有護岸為垂直式護岸,不能完全滿足居民游憩需求,可將其修整為生態護岸。采用軟硬結合的材料,營造親水空間,并充分利用混凝土、石料等性能,提高護岸實際抗洪能力,具體的駁岸形式可以采取臺階型、自然原型以及植物相容型砼駁岸。
(3)步道設計
設計步道時,應始終堅持立體化、系統化以及連續性等原則,步道要連續不能被其他交通元素干擾,尤其是沿岸一側,與梅城鎮的風雨橋等有效融合,構成橋上交通,橋下步行的立體化城鎮,方便居民更加方便地去往河濱地帶。
對于梅城鎮而言,構建生態文化的側重點在于全面構建水文化。近些年以來,各地已有很多小城鎮正在流失自身獨有的生態文化,民眾生態文化認知日漸衰落。為了在根源上加以轉變,有關部門要將自身的關注點全面轉向生態文化建設,通過運用生態建設的途徑與措施來實現對人口流失的控制,同時恢復原有的城鎮秩序并且重構城鎮文化。在此前提下,全面規劃濱水空間的舉措不能欠缺對生態文明的關注。
早在古代時期,梅城鎮就孕育了當地獨有的水文化,即典型的民俗歌謠以及漁獵文化等。因此在當前階段,針對濱水空間設計還需更多的關注其中蘊含的生態內涵以及文化內涵,對于其中深層次的生態文化要素全面進行發掘,而當地民眾也可以真切感受到濱水空間本身蘊含的獨特魅力與吸引力。
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還需宏觀性地建設游樂項目,確保上述游樂項目都能夠體現當地蘊含的水文化主題。在必要時,對于當地規劃建設還需融入全方位的城鎮綠廊設計,確保能夠創建開放性更強的濱水區域。
從生態視角來看,濱水空間設計有必要全面美化城鎮照明,尤其應當布置多彩的照明燈來裝點濱水步道以及其他景區設施。然而,當前很多照明設施都會帶來光污染,對于帶有污染性的照明設施應當予以慎重選擇。例如在選擇照明設施時,最好運用環保性的LED燈或者金屬鹵化物的照明設施,通過優化設計濱水照明設施美化城鎮居民的生活環境。
在目前,梅城鎮的總體規劃設計側重生態視角,確保能夠緊密結合梅城鎮現有的生態特征。梅城鎮包含較大部分的濱水空間,因此與之有關的空間規劃要點也應當集中于修復綠地結構、保護山水格局并且重構梅城鎮原有的生態格局。通過運用綜合性的空間規劃舉措,使濱水空間設計符合生態設計宗旨與目標,確保梅城鎮能夠擁有生態效益更優的濱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