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力
在貴陽的中醫骨傷界,中醫二附院骨二科主任熊屹教授是個“名人”,很多經他診治的患者都在口口相傳他的妙手回春,卻鮮有人知他默默提升醫學造詣后的辛苦耕耘。
醫者有幸
熊屹的父親是貴州師范大學地理學教授,書香濡染,少時的熊屹曾想成為父親那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有識之士。然而,父親的一番言語,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那時我家的鄰居,也是父親的朋友,因病英年早逝,父親唏噓之余感嘆生命的可貴,希望我能從醫,救死扶傷,挽救更多的生命。”熊屹說,父親的勸導讓他體會到生命的無可復制,“我有幸成為貴陽中醫學院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學生,更有幸從醫。”
“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青春的事業在于創造”。這是熊屹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堅持的信念。正是因為明白生命的珍貴,才把有限的生命用于創造更大的價值。2008年初,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遭受了冰雪凝凍災害,貴州省內各地州不斷有人員傷亡的報道。面對災情、險情,需要救治的病患,他義無反顧,主動申請隨省衛生廳組織的抗凝救災醫療隊赴六盤水重災區送醫送藥;還是那一年,“5·12”汶川大地震震碎了西南山河,四海皆援助,他又請纓加入衛生部及醫院組建的抗震救災赴汶川災區醫療隊,并擔任醫院醫療隊醫療隊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臨行前,他向醫院黨委遞交了決心書,隨時聽從黨組織的召喚,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新時代一名共產黨員的誓言。
醫者任重
在30多年的執業生涯中,有很多病人讓熊屹感受到醫者需仁心精誠。曾有一位來自金沙縣的采石工人因被石塊砸傷小腿,轉診送到熊屹面前時,在場的醫護人員都倒吸一口涼氣:患者右小腿高度腫脹,嚴重的擠壓傷導致右小腿骨筋膜室綜合征,危及生命。熊屹當機立斷,立刻決定手術,并經過第二期手術的縫合和植皮,總算保住了患者的小腿。“我當時就想著這位病人才30來歲,肯定是家里的頂梁柱,要是截肢,喪失了勞動力,一家老小怎么辦?”熊屹說,治療不僅僅是救命,還要考慮患者的生存狀態。
熊屹的拿手活兒是骨折手法復位。他曾在以中醫骨傷科聞名國內外的佛山市中醫院專門學習中醫整骨手法,此法對于兒童的四肢骨折、骨折術后關節屈伸不利等并發癥療效顯著。熊屹認為,兒童四肢嬌嫩,骨折后若采取手術治療,愈合后還需取出內固定,留下疤痕,造成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障礙,因此他主張以中醫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再佐中藥內服,使之自然痊愈。
作為醫療鑒定機構成員,熊屹參與過多起醫療事故的鑒定工作,發現不少事故是因為醫護人員的疏漏造成的。為此,他深感痛心,“醫護工作不嚴謹很容易出事,患者以命相托,我們怎能不用心?”醫生之責,任重道遠。熊屹也坦言,雖然現代的醫療技術還有欠缺,也許不能完全解決患者的需求,但作為醫生,責無旁貸任地要正確面對問題,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盡自己所能為患者解除病痛。
熊屹說,目前患骨質疏松癥的老年人較多,生活中要注意防滑跌倒,勿提重物,以免引起骨折。鍛煉也要適度,比如50歲能跑跳,60歲就要降低強度,鍛煉以出微汗為宜。另外,對于中老年人熱衷于購買治療儀、保健品來養生,熊屹建議大家選購此類商品要慎重,關鍵還是自我保健。
本期嘉賓
熊屹,主任醫師、教授、貴州省名中醫、碩士生導師,現任貴陽中醫二附院骨二科主任、骨傷學院創傷急救學教研室主任。從事中西醫骨傷科醫療工作36年,對中西醫結合治療軟組織與骨折、骨性關節炎、頸肩腰腿痛、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有較高造詣,在髖、膝關節置換手術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坐診時間:貴陽中醫二附院骨二科門診每一全天、周五上午;名醫堂門診:每周二下午
咨詢電話:骨二科0851-8555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