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
我國《刑法》第294條規定了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要求同時具備四個特征:組織特征、經濟特征、行為特征、危害性特征。具體就是:組織結構比較緊密,人數較多,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干成員基本穩定,有較為嚴格的組織紀律;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具有一定經濟實力;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的進行多次違法犯罪,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通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庇護或縱容,稱霸一方,在一定區域或行業內,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惡劣影響,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
與一般性質的違法犯罪相比,黑社會性質犯罪一般以更加嚴密的組織形式出現,往往同經濟和腐敗等問題相伴而生,因此對社會的危害性更大,也更難根除。如何更加清晰地認識黑社會犯罪的組織特性、犯罪形式?如何更加有效地對其實施打擊、震懾犯罪?帶著上述問題,本刊記者日前走訪了長期戰斗在刑事偵查和反洗錢斗爭一線的著名金融安全專家、反腐敗研究專家、打擊有組織犯罪研究專家、博士生導師宋泓均教授。
黑社會的通常表現形式
宋泓均教授首先分析道,法國管理學家法約爾曾經發現,非正式組織是正式組織的基礎,正式組織是非正式組織的體現。非正式組織是整個社會的基礎,正式組織只是一部分非正式組織的體現。我們所說的黑社會就是一種非正式組織。他們以集團利益的最大化為目的,沒有社會的屬性和級別限制,效率極高。在我國當前混合所有制的社會中。這些黑社會組織成員往往加載在正式的社會組織當中。因此形成了很多的地下漏洞和保護傘。一旦有了適合的氣候。這些人就從地下鉆出來表演一番。如果受到打擊,這些保護傘就很快發揮作用。舊社會說的警匪一家、官匪一家就是黑社會屬性。
著名社會管理學家法約爾也曾經指出,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的相互滲透,有時是水乳交融狀態,黑社會的關鍵人物往往隱藏得非常深,因此打擊黑社會、黑惡勢力是一個長期的持久戰,要做到一旦發現,立即打擊。像天天防火夜夜防盜一樣,一旦發現立即殲滅。絕不遷就姑息。
打擊重點
以下黑惡勢力將是國家政法機關打擊重點:
威脅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以及向政治領域滲透的黑惡勢力;把持基層政權、操縱破壞基層換屆選舉、壟斷農村資源、侵吞集體資產的黑惡勢力;利用家族、宗族勢力橫行鄉里、稱霸一方、欺壓殘害百姓的“村霸”等黑惡勢力;在征地、租地、拆遷、工程項目建設等過程中煽動鬧事的黑惡勢力;在建筑工程、交通運輸、礦產資源、漁業捕撈等行業、領域,強攬工程、惡意競標、非法占地、濫開濫采的黑惡勢力;在商貿集市、批發市場、車站碼頭、旅游景區等場所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收保護費的市霸、行霸等黑惡勢力;操縱、經營“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黑惡勢力;非法高利放貸、暴力討債的黑惡勢力;插手民間糾紛,充當“地下執法隊”的黑惡勢力;組織或雇傭網絡“水軍”在網上威脅、恐嚇、侮辱、誹謗、滋擾的黑惡勢力;境外黑社會入境發展滲透以及跨國跨境的黑惡勢力;堅決深挖黑惡勢力“保護傘”。
打擊黑惡勢力必先除“保護傘”
在打擊黑惡勢力犯罪過程中,廣大干部群眾越來越認識到一點,要讓黑惡勢力倒掉,保護黑惡勢力的后臺必先倒掉。2018年的1月,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提到,要把掃黑除惡同反腐敗結合起來,既抓涉黑組織,也抓后面的“保護傘”。
宋教授認為,打擊黑惡勢力,首先要拔掉保護傘。2018年1月1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里面提到,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發現的“保護傘”問題線索優先處置。對于為黑惡勢力違法犯罪人員充當“保護傘”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將堅決依法依紀查處,不管涉及誰,都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從犯罪現象入手,逐級按網排查。要從實際案件入手開展偵查,搜集證據,厘清隱藏在公檢法隊伍當中的黑社會集團分子。從他們共同經營的公司隱蔽身份,發現他們非法經營牟取暴利的路徑。要掐斷老根,端掉老窩。”宋教授對于打擊黑惡勢力背后的保護傘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他繼續說:在打擊黑社會犯罪勢力的同時。還要先在文化市場上清除掉那些暴力黑社會性質的電視劇和影視作品阻斷其犯罪教父的作用。
要從鄉鎮一級開始清除黃賭毒的溫床。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要建立特勤隊打黑。在縣以上黨委的領導下集中有效地打擊黑惡勢力。
公檢法組織要建立一站式司法審判體系,穩準狠地打擊黑社會和黑社會的保護勢力。對于律師和律師身份出現的保護傘,要查清律師的財政來源和收入來源,對構成犯罪的律師身份保護人,要給予有效的打擊。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中發現的涉嫌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收受賄賂、瀆職侵權等違法違紀線索,應當及時移送有關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堅決依法嚴懲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的職務犯罪。
依法嚴懲農村“兩委”等人員在涉農惠農補貼申領與發放、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拆遷補償、救災扶貧優撫、生態環境保護等過程中,利用職權恃強凌弱、吃拿卡要、侵吞挪用國家專項資金的犯罪,以及放縱、包庇“村霸”和宗族惡勢力,致使其坐大成患,或者收受賄賂、徇私舞弊,為“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的犯罪。
對于“保護傘”這一問題,宋教授談到,這次掃黑除惡如同打蛇,“打蛇要打七寸”,各方對此的認知應該說是高度一致的。因為這些保護傘通常在基層直接的面對老百姓,它對于黨和政府的形象的殺傷力、破壞力相當的大。百姓在失去他的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的,同時,損毀的、損害就的是黨和政府的形象。
宋教授闡述道,在混合經濟的社會背景下,人們對利益的追求是不擇手段的,因此打擊黑社會犯罪必須打擊黑社會經濟犯罪,包括金融犯罪和洗錢犯罪,對無中生有的金融公司和非法集資,要找到保護他們的黑勢力,鏟除潛在的社會不安定因素。鏟除黑惡勢力要加強黨的領導。公檢法司聯合辦案,異地查處,異地關押,異地審判,異地服刑。從實際實用實效的目的出發,長效與速效結合治理,為我國新經濟繁榮、搞好社會環境治理發揮應有的作用。
宋教授繼續談到,在網絡時代,國家地域管轄權可以放大,在上級政法機關的領導下,整個國家也可以看成是一個整體快捷有效的執法系統。打擊黑惡勢力應當用好當今時代這一便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