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
當前,帶有黑社會性質的違法犯罪活動依然是我國社會治安和人民安全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在此次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專項行動之前,一些地區的黑社會勢力蔓延呈上升趨勢,這些黑惡勢力與各種丑陋現象、貪腐行為、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環境等嚴重問題相伴而生,群眾對此反應十分強烈。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從“打”到“掃”的根本性改變
《通知》發布后,細心的人觀察到,該文件標題上“掃黑除惡”,與2000年、2006年兩次在全國范圍內持續開展了十多年的“打黑除惡”專項斗爭有一字之差。從字面理解,掃與打大為不同,掃突出了對黑惡勢力的零容忍,也就是要將黑惡勢力掃除干凈。《通知》中要求“除惡務盡”,與標題中的“掃”形成了一對呼應關系。“掃”包涵“打”,但又是“打”的重大發展,標志著我國針對黑惡勢力的專項斗爭發展到了一個更新更高的階段。而這個階段的重要特征總的來說則是除惡務盡:
首先是重視程度前所未有。黨中央、國務院專門印發通知,整合多部門力量,集黨和國家之力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好。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通知,中央政法委牽頭、中央紀委、組織、宣傳等30多個部門參與,兩高兩部專門為此制定和下發《關于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2018年辦案指導意見》),全國全方位總動員,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擺到工作全局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這樣的重視程度、規格,是此次“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與此前兩次“打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重要區別。
其次是掃黑除惡更加堅決果斷,絕不手軟。針對這一特征,全國政法機關將加大打擊力度,按照《通知》要求,對重點地區、重點領域等重拳出擊,絕不手軟。
三是更加全面深入。顧名思義,掃是要連犄角旮旯一起掃,掃黑自然也是不留死角,而打則是凸出點對點的除惡,并未凸顯“務盡”這層涵義。
這次“掃黑除惡”,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針對目前社會治安和穩定中存在的影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突出問題,聚焦黑惡勢力犯罪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確定了十二個重點打擊對象。
打擊重點一:威脅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以及向政治領域滲透的黑惡勢力。
打擊重點二:把持基層政權、操縱破壞基層選舉、壟斷農村資源、侵吞集體資產的黑惡勢力。
打擊重點三:利用家族、宗族勢力橫行鄉里、稱霸一方、欺壓殘害百姓的“村霸”等黑惡勢力。
打擊重點四:在征地、租地、拆遷、工程項目建設等過程中煽動鬧事的黑惡勢力。
打擊重點五:在建筑工程、交通運輸、礦產資源、漁業捕撈等行業、領域,強攬工程、惡意競標、非法占地、濫開濫采的黑惡勢力。
打擊重點六:在商貿集市、批發市場、旅游景區等場所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收保護費的市霸、行霸等黑惡勢力。
打擊重點七:操縱、經營“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黑惡勢力。
打擊重點八:非法高利放貸、暴力討債的黑惡勢力。
打擊重點九:插手民間糾紛,充當地下執法隊的黑惡勢力。
打擊重點十:組織或雇傭網絡“水軍”在網上威脅、恐嚇、侮辱、誹謗、滋擾的黑惡勢力。
打擊重點十一:重點打擊境外黑社會入境發展滲透以及跨國跨境的黑惡勢力。
打擊重點十二:堅決深挖黑惡勢力的“保護傘”。
掃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舊體制轉軌過程中,由于一些基層組織相對弱化,社會管理機制薄弱,為黑惡勢力的生存發展提供了空間。如一些利益關系本應由相關主管部門來管理和調控,可由于這些部門管控不力,一些人轉而求助于黑惡勢力“擺平”;比如由于治安控制不力,一些業主雇傭“黑道人物”提供保護;由于執行難,一些債權人雇傭"黑道大哥"為其討債;由于訴訟難,一些民事、刑事案件當事人往往就請“黑道人物”出面。
一些地區政府部門對于黑惡勢力危害認識不足,打擊手段薄弱,政法部門未能認真履行職責,對已經出現的惡勢力苗頭置之不理,給群眾造成職能部門不敢管或不能管的印象,使惡勢力更加賊膽包天。
政府基層單位尤其是鄉鎮、社區一級的工作人員與群眾打交道較多,而一些黑惡勢力成員也恰恰生活在其中,事件久了,這些成員就與政府基層單位的人員成了熟人,有些還有些親戚關系,于是,在打擊黑惡勢力犯罪時,這些政府基層人員在處理時容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縱容了這些黑惡勢力成員的違法犯罪活動。
黑惡勢力頭目和主要成員不但是犯罪的高手,而且違法犯罪活動往往十分隱蔽,與群眾的日常經營活動混在一起,以至于公安機關不易發現。即便是發現了,其表現形式與一般治安案件極其相似,只能處以較輕的處罰,達不到打擊和震懾的效果。一些群眾看到打擊不到位,有的涉黑成員進出拘留所如家常便飯,便自然而然地對黑惡勢力產生懼怕心理,不敢主動配合公安機關與黑惡勢力斗爭,甚至包庇黑惡勢力。
打擊黑惡勢力要比打擊一般的犯罪團伙難度更大、投入資源和力量更多。一些地方的公安機關由于人手緊經費少,對于打擊黑惡勢力有畏難情緒,甚至只要不搞出很大的惡性案件來,就不去碰黑惡勢力;還有的黑惡勢力動輒就拿江湖規矩說事,類似爭地盤火拼一類的事情不得“麻煩”公安,私下用所謂江湖上的游戲規則解決,致使一些受到傷害的個人和企業未選擇報警解決。
黑惡勢力犯罪成員多、組織龐大、涉及人證物證等證據鏈條也相對復雜,而現有的偵查周期法律規定,未必能夠滿足掃黑需要。如果在規定期限內不能充分取證,或者將應當緝捕的犯罪成員捉拿歸案,就值得先期放人,有的被抓住的黑惡勢力頭目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得不又放了回去。而要再去抓住他就難上加難。
由于涉及案情復雜、人員多,社會危害面寬,取證和打擊周期長,因此打擊黑惡勢力犯罪需要較強的專業性,但一些地方的公安機關在機構上還沒有設立專門打擊黑惡勢力的部門,而是將打黑工作分解到刑偵、禁毒、經偵、治安等部門當中完成,造成打黑工作重心不突出,容易將所有團伙犯罪都朝著涉黑涉惡方向偵查,打黑遍地開花,人人負重,辦案成本高,辦案效果差,不利于充分利用有限警力重點打擊。
有的黑惡勢力頭目是一個地方的重點企業負責人,經濟能人,甚至還兼任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而有些地方黨委政府從經濟發展層面考慮對于打擊這樣的黑惡勢力存在顧慮,以至于導致打擊不力。還有的黑惡勢力頭目一旦有錢有勢,便會結識高層或政法部門的領導,有了這些“保護傘”,使得這些黑社會頭目更加有恃無恐。
黑惡勢力成員有較強的組織體系,如果不是完全被摧毀,它的再生能力還很強。比如其中一些犯罪成員被繩之以法,其他成員就會通過找律師、托人情、花錢私了等辦法幫自己的團伙成員免罪,或是減刑,而服刑的黑惡勢力成員一旦出獄,監獄外的成員又會與之沆瀣一氣。這就導致被懲處的黑惡勢力成員回到社會后往往還會繼續作奸犯科。
相關對策
依據《通知》精神,要從夯實黨的執政根基、鞏固執政基礎、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角度,在更大范圍內,更全面、更深入地掃除黑惡勢力。
不僅嚴厲打擊涉黑犯罪,還要嚴厲打擊涉黑違法行為。我們應當以以往打黑除惡中面臨的問題為導向,建立嚴密的防控體系和情報收集體系,第一時間發現黑惡犯罪的風險點,及時掌握黑惡犯罪活動的爆發點,建立警民聯動的防控體系,一旦有黑惡勢力的苗頭,就及時發現及時收集信息并利用現代化分析手段研判,及時教育懲治有黑惡犯罪苗頭的人員,防患于未然。對于刑滿釋放人員,社會閑散人等以及混跡于歌廳、桑拿、網吧等治安難點地域的邊緣人等,要建檔建群,對其中無業可就的人員,要讓社區鄉村為其安排適當的職業。
在情報信息上獲得主動權。要把涉黑涉惡線索的排摸和收集工作貫穿于日常的人口管理、行業場所管理、接處警、案件查處工作的始終,對發現的涉黑涉惡案件、線索及時上報。要分線收集情報信息。在村組線上,重點摸排有無前科劣跡人員、社會閑散人員依仗惡名插手干擾村務、煽動鬧事,橫行鄉里,侵吞集體資產,暴力斂財,危害一方的村霸,鄉霸。在企業線上,重點摸排插手項目建設的工程霸、砂石霸等行霸。在商業市場線上,重點摸排清查通過依附于小額信貸公司、車貸、校園貸、裸貸及民間借貸等“套路貸”行業,采用“暴力”、“軟暴力”手段非法討要債務的重點人員。在行業場所線上,重點摸排混跡其間的黑惡勢力利用“黃、賭、毒”聚斂錢財情況,為爭強斗狠、惡意競爭提供非法保護而引發的聚眾斗毆、尋釁滋事、故意傷害等案件以及“地下處警隊”。
要更廣范圍的發起掃黑除惡的人民戰爭,發動人民群眾監督涉黑人員、涉黑行為,鼓勵普通群眾堅決與黑惡勢力作斗爭,公安機關要將群眾有效組織起來,讓黑惡怕群眾而不是讓群眾怕黑惡,并作人民群眾堅強的后盾。
加強掃黑除惡法律保障,相關實體法、程序法、部門法的立法和法律完善工作、各級執法部門之間的配合工作都要向打贏掃黑除惡斗爭傾斜,并為從嚴從重懲處涉黑人員創造條件。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都應當成立打擊黑惡勢力和有組織犯罪的專項部門,以使執法打擊更加有力、到位。
要重視綜合治理、源頭治理、齊抓共管。各行業的主管部門要明確掃黑責任,加大防范力度。
掃黑就要鏟除黑惡勢力生存土壤,這個土壤就是基層腐敗這個“保護傘”。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和基層“拍蠅”結合起來,深挖黑惡勢力“保護傘”。政法與紀檢監察委建立廣泛深入的聯動機制,由各級黨委牽頭負責,將掃黑除惡打擊腐敗合兵一處,查處涉黑的各種腐敗行為,同時進一步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組織建設。
把掃黑除惡列為地方干部的主要政績考察范疇,如果因掃黑而影響當地GDP的,不得列為其政績減分項目。對于黑惡頭目的非法企業要堅決查封,或派人接管,要建立完善的接管或拍賣此類企業的制度。
要防止黑惡勢力以合法企業為掩護,逐步向政治、經濟領域滲透。對于涉黑人員及其親屬從政、擔任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應被一票否決,對于涉黑人員從事經濟活動也要嚴加監管防范。
當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正在不斷深入推進。黑惡勢力犯罪涉及多種行為和數個罪名,不論是行為犯,還是結果犯,其對社會的不良影響與危害均比較嚴重,從社會角度來看,這些行為都屬比較嚴重的罪行。我國刑法的任務之一就是維護社會秩序,實施刑法時當然不能忽視犯罪行為對社會的侵害。因此,定罪量刑時,必須充分考慮犯罪的社會危害性。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完善和創新農村管理體制,是肅清農村黑惡勢力的保證。首先,要加強基層黨組織特別是社區和村組黨組織建設,形成肅清農村黑惡勢力的強有力的戰斗堡壘、領導核心和先鋒隊,為肅清農村黑惡勢力提供政治保證。要通過深化黨的先進性教育,使農村基層黨政干部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觀,克己奉公,為官廉潔,堅決不做黑惡勢力的“保護傘”。要培養和造就一大批能夠忠實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經常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呼聲、敢于善于與一切黑惡勢力作斗爭的優秀黨員干部。其次,進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使其真正成為鄉村經濟、生活現代化和政治一體化的制度基礎,為肅清農村黑惡勢力提供制度保證。要進一步疏通廣大村民的政治參與渠道,增強鄉村政治的透明度,通過民主選舉把黨性強、作風硬、有經濟頭腦、有法律意識、敢于和善于同農村黑惡勢力作斗爭的優秀黨員和群眾選拔出來當村支書或村委主任,充分發揮基層政權組織的戰斗力。同時,要構建和諧的村級兩委關系,科學處理村委會與基層政府的非制度性依附關系,規范村級組織的運行機制,加強民主監督,落實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制度,及時改選、撤換帶有明顯黑惡勢力或類似傾向的農村基層干部,防止黑惡勢力滲透到基層政權中去。最后,要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建立健全各種農民組織,提升農民的話語表達效能和抗“黑”實力。
防止弱勢群體“黑惡化”是肅清農村黑惡勢力的有效途徑。要大力加強黨在農村的組織建設,發動群眾集體同黑惡勢力斗爭;要堅決懲處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和“黑后臺”,對戴著“紅帽子”的黑惡勢力老大決不姑息縱容,堅決依法懲處,堅決鏟除黑惡勢力得以滋生、蔓延的“政治土壤”;統籌城鄉發展,擴大就業,發展農村經濟,加強對農民的思想政治和法制教育,才能從經濟和思想上斷絕農村黑惡勢力的人員補給,形成農村全體成員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