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電腦網絡的日益普及,以及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在獲取海量的信息資源、享受更為快捷方便的網絡服務的同時,也身處于個人網絡信息、隱私泄露的危險之中。個人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獲取并加以利用,將會帶來一定程度上的經濟損失與法律困擾。本文將從網絡隱私權的概述及其基本特征、網絡隱私權的保護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從法律的角度就如何加強個人網絡隱私權的保護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網絡隱私權 個人信息 法律保護
近幾年來,個人網絡信息被竊取和不法利用,給當事人造成經濟損失,甚至引發法律糾紛的新聞事件時有發生??梢哉f,加強個人網絡信息、隱私的保護,已經成為當今時代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很多人紛紛響應,希望國家能夠加強保護個人網絡隱私的力度,也意識到了個人應該對自身的網絡隱私這一塊,給予更多的重視。
一、網絡隱私權概述及其基本特征
(一)網絡隱私權的概述
隱私權的概念源于美國,由布蘭戴斯和沃倫首次提出“保護個人的著作以及其他智慧感情的產物之原則,是為隱私權[1]?!?從那以后,隱私權這一概念,以及關于它的理論才逐漸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而在我國,關于隱私權的定義,卻還沒有得到最后明確的統一。有人認為,隱私權是自然人獨自享有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人領域進行支配的人格權[2]。也有人認為,隱私權是指公民個人生活和信息不被非法侵害的一種人格權[3]。而網絡隱私權,顧名思義,自然就是在網絡空間里的隱私權。
(二)網絡隱私權的基本特征
1.經濟性
我們說,隨著互聯網日新月異的發展,很多新的經濟形態也憑借著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起來。也就是說,很多的經濟行為都是在網絡上完成的。由此可見,很多人的信息中包含了大量涉及經濟方面的數據信息,甚至包含了財產本身。我們也在網上進行銀行業務的辦理,如收轉存取欠款等。還有現在很多流行的電腦游戲,其中附加的東西大都具有一定經濟價值。這些都與個人信息和隱私息息相關,一旦被不法分子侵害盜取,那必然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2.無限性
現在的人們大多都依賴著電腦網絡生活,甚至是已經離不開它。電腦網絡對于人類未來的生產生活的作用還將持續的擴大,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無限的擴大中。在今天我們能想到的是,申請個人微信、微博、公眾號等,都要求我們填寫一定的個人信息。那么在未來我們一定會享受到更多的網絡產品服務??梢韵胂蟮剑趪掖罅ν七M實名制的背景下,我們的個人信息一定會向更為寬廣的空間傳播。一旦自己保護和管理不善,就增加了個人信息和隱私泄露的可能性。
3.動態性
網絡技術時刻處在不斷地運動發展中。即便我們具備了良好的保護意識,也養成了良好的上網習慣,那也不能完全保證自己的網絡隱私不會被泄露。也就是說,在網絡的世界中,作為用戶的我們始終是被動的,處于相對較弱的一方?,F實生活當中,個人信息在無意中被泄露的現象也經常發生,而我們能做的只有盡早發現,并采取補救措施,力爭將信息泄露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二、網絡隱私權保護存在的不足
(一)思想認識不充分
提到思想認識這一點,我們就要從民族文化基因中查找原因了。雖然我國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但是法治文化的歷史積淀,相對于西方的發達國家而言,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尤其是在個人隱私保護認識上的表現。我國歷史社會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幾個階段,尤其是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其制度設計的本身就否定了個人的隱私權。雖然在社會發展的今天,我們取得了很多的經濟成就,但是在個人精神文化領域,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法律制度不完善
正如前面所言,我們雖然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綜合國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在立法方面、在法治文化體系的構建方面,我們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尤其是在保護隱私權上,我們還沒有直接對應的明確的法律法規,甚至很多時候還需要借助其他的法律規定來調整。網絡技術的發展之快,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法律法規的滯后性,這就需要我們的有關部門盡早完善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
(三)監督管理不到位
網絡空間雖然是虛擬的,但實質上它同樣具有現實空間的一般屬性。網絡個人信息的泄露,一方面與當事人本身存在一定的關系,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我們有關部門監督管理不到位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制度機制不完善的方面?;蛘哒f,沒有將很多具體情況考慮進法律法規之中,法制人員的針對性和執行性不高。另外,也體現出監管技術手段落后的事實。網絡監管是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的,這將對有關部門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個人隱私保護的法律建議
(一)加快相關法律立法
談到這里,我們就必須提到法律的滯后性,在客觀上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是隨著網絡技術在國家的各個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加快對隱私權,尤其是涉及個人網絡隱私專門法律的制定和出臺的工作就迫在眉睫。
(二)強化網絡安全工作機制
有關部門要建章立制,形成一整套切實可行的制度機制。同時提升網絡安全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確保網絡安全在受到威脅時,他們能夠及時迅速地妥善處理。同時,嚴厲打擊網絡空間的違法犯罪活動,加強與廣大網民的互動聯動,完善網絡舉報制度,切實維護廣大網民的人身財產安全。
(三)完善網絡準入標準
完善個人上網實名制度,不僅能夠使我們文明上網,還能夠凈化網絡環境。同時,加強對相關行業網絡個人信息持有單位的教育監管,要求他們嚴格的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妥善保護好用戶的個人信息,不得做出侵害用戶的商業行為。對于違反行業規定和法律規定的單位和個人,有關部門要堅決地處理和打擊。
(四)形成網絡安全氛圍
我們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形成共識,充分認識到保護個人網絡隱私的重要性,呼吁廣大網民能夠文明上網、規范使用網絡。有關部門要加強教育引導,同時在推進宣傳方式上下功夫,不斷地擴大宣傳面,在全社會真正地形成一種良好的網絡安全氛圍。
四、結語
互聯網技術對于當代社會的影響已無需贅述,我們在充分享受網絡帶來的便捷生活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自身的網絡信息安全。相信通過法律層面的不斷完善、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網民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我們一定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護好個人信息的安全,讓互聯網帶給我們更加精彩的生活。
參考文獻:
[1](美)布蘭代斯,沃倫.論隱私權[A].哈佛法學評論[C].1890.
[2]王利明.人格權法新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3]張新寶.隱私權的法律保護[M].北京:群眾出版社,1997:100.
(作者簡介:周蔚琳,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高中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