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62個真實案例為樣本"/>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王民彪
(貴州大學法學院,貴陽 550002)
案例來源為中國裁判文書網,通過對2014—2017年10月的62個真實案例的整理,將整理內容分為以下模塊:法條使用率、裁判文書的案由、審理級別、勝敗訴情況。采用不同的圖形統計,從中探求司法現狀以及案件相關細節。根據統計數據整理如下:法條適用逐年增長、案由以合同糾紛與股東債權人利益糾紛居多、多數為一審。通過以上統計可以得出下述結論:(1)強制清算的結果可以作為股東是否承擔連帶責任的當然證據;(2)未申請強制清算法院判決則不統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第十八條,通過對比可知。營業執照一身兼二任,既是公司(法人)取得權利能力的要件,又是公司(法人)獲得經營資格的要件[1]。所以在《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條中作為公司解散原因之一。被吊銷營業執照同時失去取得權利資格和經營資格,股東的清算責任隨之而來。從上述法條可以看出,在營業執照被吊銷的情況下,若要主張股東責任甚至是連帶責任的程序如下:1.因各種原因被吊銷營業執照;2.解散事由出現十五日內未成立清算組;3.未清算導致公司財產貶值、流失、毀損或者滅失(承擔損失范圍內賠償責任);4.怠于履行義務導致公司主要財產、賬冊、重要文件等滅失,無法進行清算(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可見,若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前提是因上述人未及時履行義務而導致相關重要文件損失或資產減少;若上述人承擔連帶責任,則前提是導致無法清算的后果。在具體討論之前先與其他相關股東追責制度做一個簡單比較。我們知道,吊銷營業執照且未清算要追究股東責任不僅僅是公司法解釋二的第十八條,在實踐中用的最多的是追究股東出資瑕疵,以此來將公司背后的股東拉入責任承擔主體。稍作分析便可以知道,在操作難度上,追究股東出資瑕疵責任是相對簡單的,責任承擔范圍是在出資范圍內。比較股東出資瑕疵責任,可見承擔連帶責任力度之大。接下來再比較另一制度—揭開公司面紗,即法人人格否定制度。但該制度最大缺點在于取證難,很難證明股東財產與法人混同,而且公司越大,操作難度越高。綜上比較,對于公司法解釋二的第十八條,可謂力度大,而且操作難度中規中矩。
下面以兩個具體案件舉例:(2013)金浦民重字第7號、(2016)內01民終2780號。通過比較兩個判決,可以看出第一份判決將清算義務作為股東的主動義務,且該義務的履行與否直接導致其是否承擔責任;第二份判決提出“是否無法清算是要經過清算本身才能確定”間接說明清算是前置程序,否則需要拿出明確的證據。
從第一個案件的裁判方式來看似乎并無不妥,法官只是原封不動的引用了法條的文意解釋,只要構成法條中的構成要件,即可適用該法條。對比其他案例,這也是問題所在。沒有統一的適用規則給予案件的不確定性,同時加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這在司法審判中是必須減少或者避免的。
審判事務中,對該款的把握重點在于“無法進行清算”認定上[2],此處的證據規則沿用“誰主張,誰舉證”原則,若法院未認定清算責任是股東主動義務,則需要原告方提供相關證據。當然,同時也證明了是否清算不是導致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清算人只有在訴訟成功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獲得訴訟費用的補償[3]。
作為當事人,若要去調查企業資產需要去其住址所在地,而在找尋其住所地過程中,營業執照上地址與實際經營地址不同的情況也有出現,但是當局并不知曉,同時也增加了取證難度。此處可以借鑒蔣大興教授所提出的制定《商事登記法》[4],通過改變“條規主義”,將規范層級從“條規”到“法律”。通過制定該法,將全國所有工商系統統一,所有的登記事項、變更記錄做一個完整的整理。因為上升到了法律層面,所以力度更強,對于規范商事登記有顯著的作用。
第一,逾期責任不明。《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的漏洞在于,在法人逾期沒有清算的同時,沒有規定其承擔的相應責任。沒有責任承擔的法律不再是法律,至少從判決中看出,沒有對于逾期清算行為的任何懲罰。
第二,權利主體過窄。雖然在法條中寫明“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該申請,并及時組織清算組進行清算。”看似有“應當”二字加以了法院的必須受理之義務,但是前提是債權人申請,而且必須是債權人。
從案件統計中可以確定的裁判規則如下:
第一條路徑,債權人申請清算。與其說是一個前置程序,不如說這是一個在司法中的技術處理。通過強制清算程序可以獲得是否能清算的證據,此證據相當于是法院調取的,具備強大的證明力。缺點在于從申請開始,到成立清算組,再到通知債權人,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如果債權人已經掌握了對方不能清算或怠于清算的證據,走此路是否多此一舉,浪費司法成本?但是如果用自己搜集的證據,能否確定一定能夠勝訴,否則得不償失。至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花費司法成本換來的是一個樂觀的結果。司法公正的代價本來就是需要時間成本,所以第一條路徑可取。
綜上所述,若去掉上述被否定的路徑,那么總體來說裁判規則分為兩條。第一條為技術性處理的申請法院啟動清算程序,第二條舉證裁判程序。整體上看簡潔明了,不會發生裁判不一的情況。那么,前文提到當事人舉證存在困難,要讓這一條路切實可行,本文建議采取舉證責任倒置。
責任倒置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原告方難以舉證,或舉證困難,或根本不能舉證。對于清算所需要的賬簿、相關文件等都是保存在股東或著其實際控制人手中,勢必造成舉證困難。作為原告方只能通過工商等相關部門調取檔案證明其未清算,但很難證明其怠于清算或不能清算。而且造成的資產貶值,原告方也很難舉證。所以筆者認為,舉證責任倒置是必要的,根據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則,原告方可以證明因果關系,但是被告方要證明沒有怠于履行清算義務或資產沒有貶值。
通過案例統計發現,案由可謂是混亂。站在前文分析的立場上,為了讓其成為一個體系,建議將此類案件確定為“股東損害債權人利益糾紛”。在學術研究方面有義務違反說、債權侵權說以及代位權說,此處若要將其進行學說歸類,應該歸入債權侵權說[5]。確定為此案由的原因是使其成為侵權責任的一種,將其歸入侵權責任對于舉證責任倒置也名正言順。如果將此類案件案由擴大到合同糾紛、勞動糾紛則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為了保障相關制度更加有效,此處并不建議賦予法院對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強制清算的權力[6]。因為法院作為公平審判的一方,是被動的,做此改動無疑讓法院主動介入權利糾紛。所以建議將“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改為“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一個完善的法條同時可以起到監督作用,權利主體同時也是監督主體。在司法實踐中已經有“非債權人”可以申請清算的萌芽,可見擴大該法條的權利主體也是必要的。最好的方式是內外兼顧,建議權利主體進一步擴大到公司內部的小股東。賦予少數股東以解散公司為手段的“平衡性權利”[7],同時代表少數股東擁有提起公司清算的權利。不僅保護了少數力量薄弱的股東,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對公司的一種監督,從而保護相關人的利益。
參考文獻:
[1]朱曉,孫珉.吊銷公司營業執照與清算義務人之侵權責任-對有關公司法實務經驗的檢討[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8,(12).
[2]王益華,李延強.公司清算義務人清算賠償責任的幾點思考[J].實務求真,2011,(5).
[3]張學文.公司破產邊緣董事不當激勵的法律規制[J].現代法學,2012,(11).
[4]蔣大興.商事登記制度的結構性改革[D].北京:北京大學,2013.
[5]鞏克普.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清算事宜研究[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2.
[6]張亞光.公司吊銷營業執照后的民事訴訟問題[D].濟南:山東大學,2008.
[7]李建偉.司法解散公司事由的實證研究[J].法學研究,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