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管理會計,主要是指會計從業人員運用一系列會計方法,通過對財務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和資料,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分析整理,以書面報告的形式提供了企業管理者和決策者,通過這樣的方法使得企業管理人員對日常經濟管理活動有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并且對整個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和規劃控制,并且為企業決策提供可靠的會計信息,有利于企業作出正確的決策。
所謂財務會計,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是對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六大會計要素進行核算和監督,側重于對已發生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系統的監督管理,并且通過一定的會計等式,用財務報表的形式進行公布。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究其本質都是會計的一個分支,管理會計開展相關的會計活動,必須以財務會計所提供的數據信息作為基礎,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整理,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靈活運用平衡計分法、經濟增長值模型等等方法,對企業的整個預決算、資金運用情況、稅務籌劃、投融資決策等等進行有效的管控,并且向企業經營決策者提供可靠的有一定價值的財務數據支持。同時,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從最終目標上來說,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為企業正常有序的經營管理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幫助企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企業所做出的決策都是通過深思熟慮的,對項目的可行性和實用性的分析都需要相應的數據支持。管理會計可以通過財務會計所提供的相關數據信息,結合企業發展的特點以及實際的需求,綜合市場波動、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對項目的風險、預期收益、投融資決策、市場情況以及社會宏觀微觀環境對項目的影響等等,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有效的參考信息,通過這樣的方法,也真正實現了管理會計對企業的價值創造。
企業要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對成本的控制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成本創造出更多的企業利益是當前所有管理者面臨的主要問題。對財務管理而言,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分析都是關于已發生的成本核算研究,計算出企業的實際成本。而管理會計對成本的分析主要側重于未來價值的創造。財務會計提供歷史數據,管理會計通過對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在歷史數據的基礎上對財務相關信息進行分析和提煉整理,運用工作量法、目標成本法等等,將成本控制管理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階段和各個環節,并且將繁瑣的財務數據進行有效的整合分析,對所有環節的成本進行對比研究,最終實現企業成本控制。
企業的績效考核都有著明確的規定和評價標準,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比同行業的標準,制定出最為符合企業發展的考核方法,并且在此基礎上對企業職能部門和相關員工進行綜合評定。在這個過程中,管理會計可以通過平衡計分法、目標成本法、趨勢分析法等等方法,對職能部門及員工的預期目標和實際完成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對員工進行相對客觀的考核。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企業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對各個部門進行數據統計和模塊設計,不同的職能部門其核算、考核的依據是不同的,系統可以根據實際完成情況,提供詳細的預決算執行信息。
我國現有的很多會計制度都局限于財務會計,對管理會計的相關職權和制定并沒有明確。因此,管理會計的功能和價值是無法充分體現出來的,也無法為企業發展提供服務和幫助。當前,很多企業的相關領導和管理者對管理會計并不重視,也沒有讓相關的會計從業人員參加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很多企業尚未建立起健全的管理會計制度職責,導致管理會計在開展工作時,面臨著諸多的阻礙和困難,無法及時獲取有效的財務信息數據,也沒有其他的職能部門予以配合,管理工作難以開展。同時,管理會計最終目標在于為企業的管理和發展提供科學合理的建議,如果企業管理者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么管理會計崗位的設置和工作的開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當前對于財務業務而言,最重要的是財務核算,對于管理經營上的事項接觸得并不多,尤其是對于數據處理這一塊。當前的從業人員難以運用信息化技術,從繁多的財務數據中精準找出有價值的信息,并且進行整合加工,以書面的形式為企業提供決策依據。由于相關會計從業人員對于管理會計并沒有清楚的認識和理解,也不會通過會計活動為企業服務,這些都直接影響著財務人員向管理會計的順利轉型。
企業在對項目和發展經營進行分析時,大多是通過對財務信息的整理研究,從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且直接影響企業的決策和經營管理。但是,當前企業的財務人員對財務信息的處理大多是通過對事后數據的核算,也就是歷史數據,對于財務經濟活動的事前預測和監督并沒有有效開展和進行,沒有靈活運用事后的核算,對事前數據和未來的企業經濟發展走向進行有效的預測。
一方面,企業的相關領導層和管理者應當正確認識管理會計的含義,了解管理會計對企業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從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管理會計的意識,同時建立起合理完善的管理會計制度和職責,從根本上提高企業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企業管理者應當建立起企業文化,通過各種宣傳方法和宣傳手段,向企業其他員工進行宣傳管理,盡可能做到人人重視管理會計,意識到其重要性。
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著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和管理會計工作的效率,因此,企業應當搭建出具有高素質、綜合管理能力的管理會計隊伍。一方面,企業應當從內部入手,建立起完善的內部管理會計制度,搭建出高效的管理會計隊伍;另一方面,企業應當加大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定期開展管理培訓活動,可以通過外聘管理專家,定期開展講座,同時也為管理會計人員提供交流和溝通的平臺,從而有效解決管理會計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充實管理會計隊伍,提升財務管理會計人員的素質和專業能力,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另外,為了有效提升專業素質,企業可以安排財務人員和管理會計進行輪崗互換,使財務人員也能夠學習并掌握一些相關的管理會計知識和技能,對整個企業的財務管理有更為深入的理解。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財務人員的核算工作大多可以直接交由財務系統進行處理,這也使得管理會計人員能夠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會計信息分析預測活動中。首先,企業應當將管理會計的相關活動從真正意義上融入到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所有過程中,對于企業生產部門而言,管理會計應當參與到材料的采購中,分析當前經濟市場中的實際供求關系,對原材料進行市場價格進行分析;對于企業銷售部門而言,管理會計可以積極參與到產品的定價中,對市場現有產品的價格體系進行研究,了解市場的現有產品和替代產品,另外還可以直接參與到企業資金回籠的預測中。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時代下,企業財務人員要充分實現管理會計的轉型過渡,企業管理層應當重視管理會計,提升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搭建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加強會計業務事前監督、預測未來的作用。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湖北武漢430064;湖北漢發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漢43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