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4年李克強總理出席第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提到互聯網是目前比較熱門的“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的新型工具,我們進入了“互聯網+”時代?;ヂ摼W技術的飛躍式發展,改變了我們的傳統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尤其是在金融業,影響更大。隨著互聯網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給我們帶了生活的便利,但是我們也看到了由于缺失信用風險管理而導致的違約事件不斷發生?;ヂ摼W金融是現代金融系統的補充,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的主力軍,是未來的希望。如何構建大學生的金融素養,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關系到我們金融行業未來的穩健發展,關系到我國市場經濟運行的道德秩序。為此,本文著重介紹在“互聯網+”背景下如何構提高大學生的金融風險防范意識,更好地構建未來互聯網金融生態系統。
互聯網金融是現代金融系統的補充,由于其便捷、快速的特點,迅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產品。我們的大學生對新生事物的發展又特別容易接受,所以大學生群體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能夠很快認同并迅速傳播。隨著現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學生群體正逐漸成為互聯網金融消費的主力大軍。目前在大學校園中常見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主要包括:因淘寶網、京東網或其他外賣等作為消費類平臺的第三方支付、余額寶、P2P網絡信貸等互聯網金融衍生產品。
(一)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最大的特點就是安全性、公正性和便捷性。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學生們對新生事物最容易接受,他們更愿意在網上購物,而第三方支付平臺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可能感知的風險,同時又省去了去銀行取錢、現場支付找零等“麻煩”,越來越多地被大學生群體接受。曾經做過一項調查,某大學生在一個月內身邊沒有一分現金,他所有的吃喝玩樂都是用手機網上支付,包括吃飯、交通、娛樂等。說明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了大學生的重要金融工具。
(二)P2P網貸平臺。P2P網貸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創新產品,迅速被人們接受。他們的重要特點是:將傳統現代金融和網絡技術結合,借貸交易的時間成本變小了,交易流程也更加簡單化,讓借貸交易行為更容易產生。由于網貸平臺信息審核簡單,手續簡化,條件寬裕,可以選擇分期還款,網貸平臺成為了大學生新選擇。但是,我們從這幾年的新聞中可以看到,校園網貸所引起的騙局和慘案接二連三,帶來了很大的爭議。
(三)余額寶等理財產品。余額寶是阿里巴巴通過電商迅速發展推出來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它具有不限金額、流程簡單、使用靈活、使用安全等特點。大學生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儲蓄也不夠多,除了正常的日常開銷外,卡里也沒有多余的資金,由于余額寶沒有準入門檻,哪怕是一兩元、一兩百都能大學生享受到理財的滿足,所以大學生很喜歡把卡里的錢轉入余額寶等理財產品中。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這類金融產品由于自身的信息不對稱,非常容易引發道德風險、資金安全性等問題。
(一)消費偏差風險。大學生沒有收入來源,都是來自家里父母給的錢,由于遠離家庭,他們的消費支出沒有大人的監督,所以有的大學生在消費時很容易產生觀念偏差。由于購物的便捷,大學生虛榮心、攀比心作祟,在互聯網金融衍生功能下,大學生更多地追求品牌和時尚。另外,很多互聯網金融產品在宣傳時會有一些誤導,比如“今天花明天的錢”等分期消費的引導、“白富美、網紅、某明星同款”等消費產品的推廣,導致學生盲目過度超前消費,完全不顧自己的經濟狀況。
(二)法律、金融知識缺乏風險。當前互聯網傳播的信息五花八門,有很多信息的傳播容易導致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發生偏差。由于高校課時所限,很多同學對金融知識、法律知識知之甚少,對于網絡借貸條款沒有任何概念,很容易出現一些違法違規事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校園貸,各種各樣的網貸廣告攻占學校各個角落,學生對興起的網絡貸款認知不足,學校也沒有這么多人力來監管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狀況。所以校園網貸行為在大學生群體中非常盛行。而由于學生的償還能力有限,最終陷入高利貸。
(三)信任危機風險。由于互聯網金融產品無抵押、無擔保、低門檻等特點,同時網絡監管力度不大,存在不對稱風險,互聯網上又經常出現欺騙行為和虛假信息,非常容易引起人和人之間的誠信問題,從而影響了大學生之間的相互交往。2018年的夏天最火爆的金融行業新聞莫過于一連串的P2P公司“爆雷、跑路”的新聞,P2P行業似乎進入了大崩盤階段。據網貸之家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達到了80家,7月份這一現象仍然在延續,包括錢爸爸、牛板金等交易規模百億的P2P平臺。多家平臺的連續爆雷事件,都將互聯網金融行業推向了風口浪尖。這既有行業監管缺失的問題,也暴露了金融行業的信用誠信問題,對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沖擊。
(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F在高校課程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我們可以在思政課中,正確引導和培養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宣傳勤儉節約的美德,鼓勵學生參加勤工儉學,體會父母工作的辛苦,知道賺錢的艱辛,制定合理的消費計劃,杜絕高消費。對學生接觸的不良網紅、網絡炫富等不正風氣,需要及時對大學生的心理干預和行為干預,防止出現消費偏差,避免出現從眾消費、過度消費等。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不亂花未來的錢,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學生和生活,認識到消費行為要與自身條件以及實際需求緊密聯系。
(二)加強大學生金融、法律知識。大學生對互聯網金融消費缺乏正常學習與了解地途徑,大部分大學生都是從課外自己學到的互聯網金融知識,很容易由偏差。因此課堂教學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脫離父母教育后,高校應該承擔起對大學生金融知識的教育,指導學生正確地使用互聯網金融產品?;ヂ摼W飛速發展的今天,高校教育要緊跟時代節奏,與時俱進地給學生們加強互聯網金融和互聯網法律知識。爭對學生層出不窮地“校園貸”問題,各個高??梢詫⒔鹑谥R學習作為大學生的一門選修課,讓學生們可以在課堂中學到互聯網金融、網絡安全、網絡貸款等基本知識,從而正確引導他們的消費。其次,可以和各大互聯網金融公司合作,邀請行業的管理專家進入校園開展講座或其他互動活動,讓大學生了解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特點、違約后果等方面的知識,對互聯網金融產品有正確的認識。
(三)高校加強誠信風險教育。誠信教育是塑造優良誠信品質的必要條件,也是我們道德教育的核心。知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弊怨乓詠恚\實守信一直是我國傳統的道德信條。在當代大學生教育中,尤其要重視誠信教育,因為誠信是一個遍及全社會的課題,對大學生教育有很重要的意義。高校一方面要通過教育宣傳方式讓大學生了解到誠信做人的重要性,培養大學生的契約精神。另外,可以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讓大學生的行為受到檔案約束,避免出現行為的偏差,如果在日常學習中出現違反規章制度等,要進入到誠信檔案中,讓學生承擔違紀后果,培養他們的責任感,明白誠信的重要性。同時,要加強對大學生反詐騙的教育,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以及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身的理財能力。
(四)做好政府、學校、家庭聯動作用,建立信息風險防范體系。從政府角度來看,應當加強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認識到這個行業對大學校園和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經濟體系有重大影響。運用先進的技術進行行業監管,促進行業自律,不斷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對業務內容和推廣方式等進行嚴格審查,避免出現對大學生的傷害。同時,將互聯網金融平臺與央行的征信系統進行對接,構建一個誠信環境。從家庭角度來看,誠信的父母與和諧的家庭,是對良好的學校教育的充分補充。應該不斷加強家校合作,搭建更加開放平臺,強化學生、家長和老師三者的溝通,通過家校合作教育的方式,推進大學生本人及家庭對網絡金融產品的風險認識和防范意識。
(浙江工商大學金融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