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姿力
近年來電子商務飛速發展,中國零售業的發展已經不僅跟隨和依賴實體零售的建設而循規蹈矩發展,包含云計算、大數據、新金融、智慧物流在內的數字化技術基礎設施已經初步建成。虛擬與現實在數據上打通結合將最大程度的提升物流業的運轉效率,促動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在實體與虛擬中自由流動,從而形成別具一格的中國新零售發展道路。
新零售的解讀綜合來講是線上線下與物流的緊密結合,并貫穿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提供一個滿足客戶全方位需求的渠道。圍繞“人、貨、場”三個層面,將“業態、人群、技術、品牌”重新定義,概括出新零售的五大特征:全渠道、經營數字化、門店智能化、商品社會化、物流智能化,使渠道一體化,即多渠道深度協同融合而成。
1、數據驅動
在新零售模式下,消費者的行為數據被完整的收集及分析,消費需求可被實時傳遞給零售鏈條上的不同參與者,從而使得零售商和品牌商透過數據了解消費者真實需求,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而生產商則可基于數據進行準確的需求預測,實現柔性生產。消費者的多樣化訴求在數據驅動下將被極大滿足。同時,在整個鏈條中,各環節庫存數據打通并實時動態共享,將有效降低庫存,提升整體供應鏈效率。
2、渠道融合
新零售模式下,線下零售業態多元化發展,依托其融點屬性,強化體驗性的消費場景,具有體驗價值。線下零售網點在新零售數據及科技賦能下被深度激活,逐步形成末端節點能力,具有物流價值。
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將線下超市與線上APP下單進行融合重構的新零售模式。盒馬是一個集超市、餐飲、物流配送、APP為一體的復合功能體。其內部稱之為“一店二倉五個中心”,即一個門店,前端為消費區,后端為倉儲配送區,五個中心分別是超市中心、餐飲中心、物流中心、體驗中心以及粉絲運營中心。
盒馬與天貓共享供應鏈,這樣便可提高原產地采購的比例,降低采購流通成本,因此盒馬才可以打造高性價比的產品,公開資料顯示,盒馬的菜品價格低于傳統菜場10%以上,比如,青菜1.5元~2.5元/包,質量不超過480克。
盒馬鮮生的成本節約是通過以下四個方面做到的:①降低價格、源頭直采。截掉中間環節,菜品在保證新鮮的前提下價格降低。②降低毛利。如傳統超市做海鮮損耗較大,損耗這部分的毛利則計入成本。而盒馬鮮生源頭直采以后,把這部分比例去除掉,可以讓利給消費者。③基于超市做3 公里物流配送,可以用常溫配送替代冷鏈物流,成本可控。④線上與線下可以共享物流庫存成本,線上訂單增大之后,只需根據訂單量增加電動車、保溫箱、配送員即可。
倉店一體的倉儲方式和智能調度技術是盒馬鮮生配送的關鍵。3公里范圍內的訂單,30分鐘內可以免費配送。其中10分鐘用來揀貨裝箱,20分鐘用來配送。高效的配送使網絡訂單的銷售額占全體的70%,比來店的客人還要多。
盒馬的新物流,從源頭基地到門店,中間當然也會有DC大倉。但在商品的物流狀中,門店前的商品,都是以整個托盤的集約模式,用大卡貨車集中配送到門店。集中配送到門店之后,門店再將整個托盤的商品,一次性在門店完成收貨、上架、揀貨、打包、配送的五位一體環節。實現高效率的配送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支持:
智能履約集單算法:時效節點順序、區塊分布,在整個POI的位置上,打造線路的智能履約集單算法。將不同訂單在一個路線上,做最優配送批次的串聯。
門店智能調度:門店在整個盒馬配送成本和效率上,是最重要的軸心坐標。盒馬門店之所以能承擔起DC大倉的功能,就是倉儲式貨架和庫存設計。即盒馬門店商品的貨位和庫存,都是實時回傳調度的。
配送智能調度:在盒馬門店完成分揀打包裝車后,直接配送至顧客家中。配送員需要熟悉配送區域、顧客分布的具體位置、訂單的不同批次、品類,做最優智能匹配,使智能效率最優。
商品智能訂貨:盒馬根據歷史數據和阿里的大數據,做智能訂貨和庫存分配。達到庫存周轉、銷售和顧客需求滿足的最大化。
傳統超市時代,網絡信息的應用并不完善,個體顧客的行為也常被忽視。而在新零售時代,顧客都成了一個個數字化的ID,通過它,支付寶、淘寶、飛豬、天貓所有數據都會呈現出來。根據這些數據,盒馬鮮生的選址也變得十分簡單,只需看三公里內有多少活躍的淘寶會員即可,而這一個數據幾秒鐘就能拿到。依靠阿里的大數據技術,通過深度挖掘消費者數據,將數據不斷沉淀,反向導入平臺化體系,進而分析數據與數據之間的交叉網點,去響應消費者的具體訴求。
盒馬鮮生通過網絡購物所培養的采購網絡,實現了源自國內外的豐富商品品類。在庫存管理中活用大數據,減少銷售剩余。例如生鮮蔬菜和農民共享信息,將每天的收獲量和接下來做的品種進行細致的調整。
盒馬鮮生優化整個供應鏈,降低SKU,不做大賣場范疇的普貨,只做兩萬個SKU,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高品質的服務,在內部優化萃取利潤和業務的價值。
對生鮮采用標準化小標裝,并采用電子標簽,實現線上線下同價,構建即需即買即送,只吃新鮮的消費觀念。將最新鮮的商品做成小包裝及時配送,讓家庭按需采購;通過提供精包裝后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并聘請五星級大廚傳授做菜方法(盒馬APP),讓不太懂做菜的年輕消費者喜歡上做菜,并樂于分享自己的作品。
盒馬鮮生利用VR技術可以讓消費者的店內互動更加的直觀生動,外加云計算中的分布式存儲技術進行數據收集,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對消費者的行為進行數據畫像,實現店內產品的精準營銷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在金橋店的零售區域和倉儲區域,有30人負責店內貨物的分揀。零售區域同時進行揀貨人員大致為10人,線上訂單會發送至揀貨員的移動手持終端(PDA),揀貨員攜帶盒馬鮮生購物袋在店內找到相應商品,用PDA掃碼之后裝袋,將打包好的購物袋掛上傳送帶,由此傳輸到合流區進行配送。從前端揀貨到后庫裝箱整個過程都采用全自動物流模式,整個過程僅需10分鐘左右。
盒馬鮮生最主要的業務是生鮮農產品的售賣和生鮮食品配送,為了保證生鮮產品的質量,降低生鮮農產品的耗損,溫度識別技術、圖像識別技術等人工智能技術在生鮮農產品的存放、儲存等方面得到應用。溫度識別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控制存放生鮮農產品的適宜溫度,對存放生鮮產品溫度的精準把控能夠延長來自深海生鮮產品的壽命,以保證生鮮產品的新鮮度。圖像識別技術的應用能夠在貨物分揀的同時自動獲取數據,更新盒馬APP上的數據,對貨物數量精準把控,讓后臺工作人員能夠及時補貨,更新庫存滿足消費需求。
盒馬鮮生在配送方面依然依靠的是配送員來進行訂單的配送即人力配送。機器人、無人機配送的出現勢必打破傳統的配送方式,來解放人力以減低人力成本。未來盒馬鮮生勢必會采取人力、機器人、無人機三者協同配送的方式來達到配送效率的最大化,未來盒馬鮮生可以利用圖像識別技術與無人機、機器人的協同配合,實現盒馬鮮生全程智能化的改造,并布局盒馬鮮生自有的智慧化物流體系。
顧客在盒馬APP上檢索所需產品,在線下實體商店購買所需產品,訂單下達、準備配送等所有的消費行為都會產生信息并形成數據,對數據的存儲利用分布式存儲技術。盒馬利用云計算技術分析消費偏好,再制定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在消費者下次消費時能夠利用儲存的數據快速做出反應,以最快的速度、最優的路線為顧客提供高效的服務體驗。
在新零售時代下,盒馬鮮生在新零售業態做出新的嘗試和挑戰,盒馬以“生鮮”為切入點,通過線上APP與線下門店結合,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技術實現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的閉環消費模式,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關鍵技術加速新零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