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超越
近幾年來,隨著管理理念的更新,國有企業各種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別是采購管理,采購模式正往大集中、一體化發展,采購方式也越來越側重公開招標,帶來的效應就是,不僅規范了管理,更是降低了人力、物力、財力成本,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阻礙著國有企業采購管理的發展。
(一)采購人員能力水平不足。國有企業采購管理的規范與效率和采購人員能力水平的高低有著很大的關系。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部分采購人員業務能力不強,認識不深,對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理解不透徹,對采購工具運用不熟練,更是對采購方式選擇不準確,這些都導致了國有企業采購過程中不規范的問題發生,以及采購效率的偏低。
(二)采購執行進度偏慢。雖然現在國有企業采取的集中采購模式可以降低采購及物流成本,但是由于集中采購后需求銜接不順暢、手續過多、流程過長等原因,導致采購執行操作時間偏長、進度偏慢,影響了效率。
(三)采購后續管理較薄弱。采購執行的后續跟蹤未能有效銜接,目前停留在招好供應商以及確定服務、物資層面,尚未對服務質量、合同履行成效進行實時跟蹤銜接。并且缺少較合理的供應商管理辦法,供應商能力層次不齊,這種情況在基層的國有企業采購管理中尤為突出。
(一)加強隊伍建設,提升采購技能。首先規范意識要提升,這就需要國有企業采購主管部門在實際工作中,通過各種制度的宣傳、宣貫,讓采購人員意識到采購規范的重要性,從內心深處樹立規范意識、責任意識、風險意識,不敢、不愿再犯錯誤。其次,技能的提升還需要加強對采購人員的培訓。一方面以企業內部師資為基礎,邀請行業內采購經驗較豐富的“專家”開展專題培訓,解決實際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另一方面可以邀請政府機構分管采購工作的部門來交流相關優秀做法,獲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通過這兩條途徑,來提高采購人員的工作水平和業務實操能力,逐步形成一只素質過硬的采購隊伍。
(二)創新運作模式,提升采購效率。創新采購運作模式,需要從兩個維度來開展,一個是人,一個是工具。從人的角度看,我們可以進行采購項目化運作。之前的集中采購,做的工作概括起來就是“打包”,解決的是采購項目從基層單位向上集中的問題,而采購項目化運作要做的就是在“項目+人才+團隊”的理念下,開展的“分包”工作,解決采購責任分解落實的難題。從工具的角度看,就是借助“互聯網+”的東風,積極推進電商采購,例如筆者所在的國有企業,就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建立了全省系統的電商采購平臺,電商采購不僅平臺物資豐富,程序操作簡便又公開透明,而且物流快速,大大提高了采購的效率,更加保障了采購的規范性。
(三)強化合同執行,保證履行成效。采購履行質量的保障,需要國有企業采購管理部門通過“以評促管”來提升供應商的服務質量和效率。當然,評價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注重評價結果的應用,例如,可以在供應商管理制度或者合同里約定,評價結果不合格的供應商予以解除合同,并納入相關國有企業系統的“黑名單”,杜絕下次采購入圍的條款,以此來保障供應商按要求、按時限履約。
降本就是增效,管理帶來價值。本文通過分析,得出現階段國有企業采購管理存在采購人員水平不足、執行進度慢以及后續管理薄弱的問題,并提出通過加強隊伍建設、創新運作模式、強化合同執行三個措施來改善現狀。只有做到這三點,國有企業的采購管理才能實現更好、更快、更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