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雄
消心痛又稱硝酸異山梨酯,與硝酸甘油同是抗心絞痛的代表藥物。但是,服用消心痛時,20%~30%的患者會發生頭痛、面潮紅、惡心、眩暈、出汗甚至虛脫等反應。因此,為了兼顧用藥治病和避免不良反應的目的,患者服藥時須注意以下事項:
逐步增量,消除頭痛 部分患者服用消心痛常規劑量后,由于頭部血管擴張,出現頭痛、頭脹癥狀。患者如能耐受,就繼續服用常規劑量,一般1~2周后不適癥狀可逐漸消失。患者如頭痛、頭脹難忍,可服能忍受的小劑量(如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片),適應后再逐漸增至常規劑量。增量可以慢慢來,往往需要1~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間斷服藥,避免耐藥 有些患者初服消心痛效果不錯,但長期使用后會產生耐藥性,藥效越來越不明顯。這類患者可每6小時服1次,每日2~3次,中間有10小時以上的間隔時間,使血漿中有一個藥物間隙期,以恢復患者對消心痛的敏感性。
凌晨服藥,防晨起心絞痛 凌晨是高血壓、心肌缺血、心絞痛的高發時段,凌晨服消心痛,可有效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耗氧量,減少心肌缺血及心絞痛發作。
舌下含化,用于急救 消心痛也可用來治療心絞痛急性發作。雖然起效時間不如硝酸甘油快,但作用時間更持久(4小時左右)。消心痛藥物穩定性比硝酸甘油好,不易失效,故可作為常備的心絞痛急救藥物,但用于急救時,必須將藥片咬碎后舌下含服。
青光眼等病患禁用 消心痛還禁用于青光眼及嚴重低血壓、急性循環衰竭、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縮窄性心包炎或心包填塞、嚴重貧血、顱內壓增高、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