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當下大學生價值觀和思想取向出發,分析外來文化對學生物質主義價值觀念的影響,總結大學生價值觀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步思路提出相關看法。
【關鍵詞】物質主義價值觀;大學生;影響;社會轉型
【作者簡介】范林軍(1983-),男,寧夏銀川人,畢業于南陽理工學院,經濟學學士,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陜西省優秀輔導員,西京學院萬鈞書院常任導師、就業創業中心負責人,研究方向:大學生個人素養和就業能力的培養。
一、當下大學生價值觀體現
1.當代大學生主流價值觀念和思想取向。社會的轉型中存在的問題導致價值觀念的改變,當前社會收到外來多元化文化的沖擊,西方哲學和古典資本主義價值理論體系倡導的價值觀念影響高校學生的價值觀架構。主流價值觀是主流社會人群體思想的大范圍概括的形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反映中國特殊歷史時期主流或主導價值觀形態的概念,可以使近、現代中國主流價值觀中國古典傳統價值觀、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區別開來。而中國現代大學生的主流價值觀就是涵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傳統價值觀和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的整合表現。
2.價值觀誤區導致部分學生錯誤的價值觀體現。反智主義,是現代中國人對智識的態度是功利角度的一個體現,當代社會一部分人將讀書作為反社會的一種錯誤體現,以擁有高水平的知識分子收入微薄與社會低端生產者的高薪資待遇作為比較,以社會地位的不公平作為理論,將勞動者異化,認為付出辛苦勞動的群體屬于異類,消費異化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開,一切社會地位都是被資本的積累量作為衡量標準,帶來極其反人性的錯誤拜金主義經濟學,人為了勞動付出的努力卻被非勞動者被視作受苦,而歪曲勞動的本來動機。
二、外來文化對學生物質主義價值觀念的影響
1.外來文化的滲入對我國傳統價值觀的沖擊。中國作為擁有從未中斷的文化,中國自古以來倡導的傳統文化價值正在面臨外來文化的沖擊。影視原本是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通過藝術化渲染整合的產物,影視藝術源于人類現實生活,將客觀事物、現象通過藝術手法展現在社會受眾面前,一些影視作品也會將錯誤的思想觀念展現在社會受眾面前。例如韓國戀愛式影視作品對于金錢崇尚的是唯物主義價值觀,作品中無不充斥對各類高檔消費、極致奢華等一些列引誘社會受眾對于物質享受的向往,對于受眾來說很難激發他們創造財富的動力和對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斗志,對學生心理發展造成極其不利的影響。更有暴力血腥的影視文化傳播誘惑,過度對人性和社會的解讀,從而產生悲觀情緒,不利于其對于理想的追求,更有跟著模糊影視作品和現實主義的存在形式走向犯罪道路。
2.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價值觀扭曲。中國現代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部分人一定程度上的價值觀扭曲,尤其是改革開方之后的社會發展,有些人就認為一味追求經濟發展,從而弱化社會道德的價值。將實用主義最大化,崇尚和追求個人利益和欲望的無限滿足化,一定程度上否認真理存在的客觀意義,將原本積累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念和正確的思想認識模糊了,對善惡、客體、主體的認知程度過度曲解或者錯誤認知,認為實用即是真理,將兩種觀念混淆,摒棄道德準則和社會原本的價值體量。
三、對于民族文化和傳統價值觀的不自信,導致錯入誤區
1.民族文化自信的現狀。當代青年的民族文化自信程度可謂令人心驚,文化自卑和文化遺忘作為暗淡中華文化光芒的兩顆毒瘤,正在當代青年中發育。社會青年對于本民族文化的認知不夠,受一些外來糟粕文化的侵蝕。當今中國的文化已然將中國傳統優秀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完美結合,中國古典的道德倫理準則在五千年實踐探索中證實了他的優越性,但很多大學生將奉行個人主義。一些大學生錯誤的價值觀念中不斷將本民族文化貶低,越來越不接受優秀的本民族文化,更談不上民族文化自信。
2.對傳統價值觀缺乏信心。民族自身的傳統價值觀是一個民族對于本民族文化自信的寫照,對自身現實價值的追求和對本民族文化信仰的堅定,奠定了傳統價值觀的主體地位。然而當代大學生對本民族傳統的價值觀缺乏信心,它對于中華發展有著嚴重的滯后作用,這種數典忘宗的想法這極其不利于道路自信的表達。中華民族傳統與文化所標榜的價值觀念是人類發展的重要價值觀體現,價值觀從產生到發展再到成形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一些列的問題或者錯誤的導向,經過時代的變遷和中華民族的不斷實踐證明了,傳統價值觀是對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一種肯定。
四、確立主流價值觀、民族文化自信的基點
當中國現代的大學生缺乏文化自信,則本民族五千年的民族文化將會流為發思古之幽情,吟傷今之離恨的典型。主流價值觀也會因為民族文化自信基點的缺失而走向錯誤的路徑。中國的發展必然離不開主流價值觀的建立,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社會存在決定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會存在,所以民族文化自信的基點就是主流價值觀的根本導向,兩者相互促進、相互依附。
五、結語
物質主義價值觀的影響力在高校大學生中急劇擴散,這已然成為衡量我國大學生價值觀念和行為心理的標度。中國的文化力量、民族自信、主流價值觀建設要從高校做起,讓高校作為核心的教育力量,摒棄社會發展中一些不正當的、錯誤的價值觀觀念和理論導向,及時的糾正錯誤的物質主義價值觀。把握以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與馬克思主義倡導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結合為主體,更人性化,更系統化,更常態化教育學生。真正的將社會轉型中物質主義價值觀等一些列錯誤的價值觀念抹殺在時代發展的洪流當中。
參考文獻:
[1]傅進軍.大學校園文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1,2.
[2]陸巖.試論社會主義主流文化建設[J].學習與探索,200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