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進入了新時代,社會對復合型外語人才需求也變大。大學外語教師自身的素質提高對學生能力,品格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師所面臨的困境,從而提出提高教師素質的策略。
【關鍵詞】外語教師;教師素質;策略
【作者簡介】邵娜,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
19世紀德國著名教育學家Friedrich Adolf.曾提出“學校是學生受教育的場所,也是教師接受教育的地方,學生所受的教育和教養程度,取決于教師所受的教育和教養程度。教師不僅要教育別人,而且要教育自己,自我教育的意義更加重大。一個人不教育好自己,就不可能去教育好別人”。由此可見,教師在學校教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中國高等教育進入了新時代,廣大外語教師應該站在新的起點,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及育人水平。
一、民辦大學英語教師面臨的困境
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不斷地培養各種專業人才 。但很多民辦高校辦校并沒有國家資金的投入,由于資金短缺,缺少對硬件教學手段的投入,導致教學手段落后于很多本科院校。陳舊的教學手段致使很多大學英語教師教學負擔過重,每周承擔著20-24節課的工作量,根本沒有閑余時間去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也沒有時間去閱讀相關的文獻去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同時,有一部分教師缺少職業熱情,總試圖將民辦學校作為跳板,以求更好的發展,所以不能靜心去工作,對所任的工作缺乏職業熱情。對此,國家應該加強對民辦高校的支持,而學校自身也應該不斷提升教師的待遇。
二、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策略
1.培養高尚師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育人,要育人為先。教師的一言一行,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品格,品行的塑造。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對于學生的成才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作為教師自身就要不斷加深道德理論的學習,培養自己高尚的道德素養。同時,要多向那些優秀的教師學習,通過學習其先進的事跡,不斷反思自身的不足,從而激發自己的道德素養。在外語課堂中,教師也要結合教學內容,滲透相關的中國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如果只是講授知識,學生當時可能記得,過不了多久,3年,5年可能就忘記了,而如果我們教授其做人的道理,則會讓其受益一生。所以說,教師不能僅僅是傳授知識的工匠,更要成為塑造學生品行的“大先生”。
2.提升專業素質。北外教授王文斌教授談到: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興盛,教師為先;教師發展,能力為基.近年來,中國在經濟發展及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國家需要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外語教育在多元化的經濟發展中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授之以魚,不如授之漁.外語教學不能只簡單的停留在基礎的聽、說、讀、寫、譯等知識的講授階段,更要培養學生的外語能力。有些教師尤其是獨立學院,民辦院校的教師,由于學生英語底子差,全英授課的方式學生根本無法接受,結果上課漢語偏多,這直接導致教師本身的口語能力急劇下滑。同時,有的學校每年教學內容是不變的,很多教師疏于對知識的更新,有些觀點已落后于時代。而僅僅完成書本知識的傳授導致很多教師自身專業素質急劇下降。口語表達不地道,翻譯不雅致。也有專家對高校英語博士的論文做了調查,結果發現里面也出現很多表達不正確的地方。自己的專業素質不夠,又何談培養高素質的外語人才。所以,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對自己的自身專業素質不斷地進行反思,找到自己的薄弱地方,然后利用各種網絡平臺,有聲讀物,各種培訓機會來提升自己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夯實自己的專業基礎。
3.創造金課堂。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教學手段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課堂教學不在僅僅限定在“一尺講臺,一塊黑板,一根粉筆”,虛擬課堂也正悄悄襲來。如今先進的技術手段已經與教學緊密相連,慕課,微課,翻轉課堂各種形式的教學改革層出不窮,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很多教師還是習慣于整個課堂一言堂,忽視學生的主體,缺少課堂反思。也有一些教師懶于對新事物的學習,抵觸新的技術,還是墨守成規,把課堂變成了一潭死水。學生無興趣,無動力,無成效。外語教師要不斷地用新的科技武裝自己,多學習先進的教學思想及教學理念,大膽去嘗試新的教育手段,努力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挑戰度的“金課”。課堂教學學生是主體,要努力把課堂變成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學生可以自己完成或感興趣的話題,可以交給學生課下自行完成,課堂用PPT等手段進行展示。研究發現,學生有無限的潛力,課件制作精良,講解思路清晰,對于相關問題的理解更加透徹。所以,外語教師也要不斷地去學習,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更好地傳授知識,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學校也應該加強對教學硬件上的投入,不吝惜資本。
21世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在教育。教育興盛,教師為先,時移世易,這個真理是不變的。為了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外語教師就要迎接新時代,接受新使命,擁抱新技術,善用新資源,共建高等外語教育新生態。
參考文獻:
[1]李淑蘭.淺談如何提高民辦院校大學英語教師素質[J].實踐與探索.
[2]馬艷華.專家型教師的內涵及其進階途徑[J].中國教師,2006(6).
[3]吳一安.優秀外語教師專業素質探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5).
[4]張清東.大學英語教師素質及在職自我發展途徑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1(2).
[5]張惠娥.英語教師個體專業發展的反思[J].教育教學,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