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 要】
目的:評價暗娼人群預防艾滋病危險行為干預效果,為預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對2018年暗娼哨點監測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結果:暗娼人群正確認識艾滋病預防知識比例為99.1% ;最近一次與最近一個月與客人發生性行為時堅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別為98.9%、90.9%;檢測結果知曉率為91.5%;人群感染率0.8%。結論: 暗娼是傳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徑,加強暗娼人群對艾滋病防控的自我防護認識,可降低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關鍵詞】 暗娼人群;監測;分析
【中圖分類號】
R969.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1-265-01
自1999年在娛樂場所暗娼監測中發現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已在我地州流行傳播近20年,目前我地州艾滋病病毒傳播途徑仍然以性途徑傳播為主[1]。暗娼人群作為艾滋病傳播的橋梁人群,其危險行為是成功預防艾滋病感染的關鍵問題,暗娼從事商業性行為,具有年齡小、性伴多、流動性大的特點,在暗娼人群中開展有效的預防艾滋病危險行為干預工作仍然是預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和傳播的重要舉措,為了進一步提高對暗娼人群危險行為干預工作質量,為今后開展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干預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對我州2018年暗娼人群監測數據進行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娛樂場所、路邊店、出租屋及街頭站樁女性性工作者共528人,在本次調查中夜總會/洗浴中心、洗腳屋暗娼人群占90%,路邊店、出租屋及街頭站樁暗娼占10%;低檔場所所占比例為28%,中檔場所占比72%。
1.2 方法 對我州2018年暗娼哨點監測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年齡分布 年齡分布以20-29歲最多,占50.03%;依次為10-19歲年齡段占23.48%;30-39歲占19.13%;40-49歲占3.6%;50歲以上占0.76%。
2.2 婚姻狀況 未婚占70.6%,在婚占18.8%,同居占0.6%,離異占10%。
2.3 文化程度 文盲占2.3%,小學占15.3%,初中占66.7%,高中以上占15.7%。
2.4 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 528名被調查人群中能對8個知曉率調查問題正確回答6個以上者523名,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為99.1%。
2.5 安全套使用率 最近一次與客人發生性行為時安全套使用率為98.9%,最近一月與客人發生性行為時每次都用安全套比例為90.9%。
2.6 找客人方式 固定場所占93.8%,電話預約占4.7%,網絡方式占1.5%。
2.7 接受過預防艾滋病服務的比例 接受安全套宣傳和發放服務比例占99.4%,接受同伴教育比例占91.0%。
2.8 接受過HIV檢測并知曉結果比例 528名目標人群中有483人接受過HIV檢測并知曉檢測結果,HIV檢測結果知曉率為91.5%.
2.9 本次調查血清血檢測 HIV陽性4人,HIV陽性檢出率為0.8%;梅毒陽性11 人,梅毒陽性檢出率為2.1%。
3 討論
3.1 人群特點 此次調查采用對場所目標人群普查方式進行,樣本來源覆蓋高、中、低檔暗娼,其中低檔暗娼占比28%;暗娼人群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初中及以下占84.3%,自我防護意識薄弱,尚有10%的暗娼在與客人發生性行為時不能堅持每次均使用安全套,存在感染和傳播艾滋病的風險,年齡段以20-29歲為主,為育齡期婦女,潛在性增加了母嬰傳播概率,同時年齡較小與缺少家庭束縛有著極大的關系,因此性伴侶并不固定。本地籍占91.9%,有外籍暗娼存在,外籍暗娼比例占0.2%。針對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來說在采取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時應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方案,以提高她們的認知度。
3.2 知曉率認識主要誤區 調查結果顯示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為99.1%,但仍然存在對艾滋病流行傳播認識的誤區,主要錯誤認識為8.5%的目標人群認為通過生殖器外觀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對艾滋病病毒感染狀態的錯誤認識不利于安全套的堅持使用,同時暗娼人群文化程度不高,雖然對知曉率問題有一定的認識,但對艾滋病的傳播,艾滋病對人體的危害認識,對艾滋病的自我防護認識不全面,在面對艾滋病感染風險時的缺乏應對措施[2]。
3.3 HIV檢測覆蓋 在對暗娼人群調查中有9%的目標人群未接受過HIV檢測或不知道檢測結果;血清學調查有陽性者檢出,陽性感染率占0.8%;暗娼人群流動性大,存在一定檢測覆蓋的空白,對檢測結果的告知帶來一定的影響,;對低檔暗娼覆蓋面不足特別是對鄉鎮存在的暗娼干預力度不高,但也反映了高危行為干預工作力度和覆蓋面還存在一定空間,需要進一步轉變行為干預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低檔暗娼人群和鄉鎮暗娼干預工作力度。
3.4 應持續加強暗娼干預工作力度,進一步提高暗娼干預覆蓋面和干預工作質量 暗娼人群作為艾滋病流行和傳播橋梁媒介人群仍然需要持續加強干預工作,需要高危行為干預工作人員在行為干預工作中應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促進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全面掌握[3]。同時在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體系,加強各級各部門協調配合力度,提高預防艾滋病危險行為干預質量的條件下,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參與及暗娼人群同伴骨干作用,加強對同伴骨干人員的培育指導,通過知識宣傳和同伴影響增強暗娼安全套使用意識,提高暗娼與嫖客協商使用安全套的技巧和能力,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加強暗娼人群對艾滋病防控的自我防護認識,進一步降低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總而言之,暗娼是傳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徑,加強暗娼人群對艾滋病防控的自我防護認識,可降低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參考文獻
[1] 廖玫珍,朱曉艷,黃鵬翔等.山東省青島市2006-2015年暗娼人群行為變化及流行因素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7,38(12):1660-1664.
[2] 孫忠杏,楊竹梅,楊鵬偉等.大理市2011-2015年暗娼哨點監測結果分析[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7,11(1):50-52.
[3] 李秀苾,張振開,文小青等.不同檔次場所暗娼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狀況和高危行為調查[J].實用預防醫學,2013,20(7):81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