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茂元
2017年上海百強企業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創新驅動,加快轉型發展,在做大做強做優方面有了新進步。2017年上海百強企業的經營業績呈現出以下一些特點。
第一,經營規模持續擴大 經濟效益明顯增長
2017年上海企業100強營業 收入達60426.72萬元,比上年的53085億元增長7341億元,增長率13.83%;凈利潤合計為4387億元,比上年的3795增長593元,增長率15.62%;百強企業的入圍門檻 由上年的45.5億元提高到今年的49.9億元。今年,上海有7家企業躋身世界500強,且排名均比上年有所提升。
第二,資產、勞動效率持續提高 發展質量繼續提高
2017年上海百強不僅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長幅度都比2016年達到兩位數的增長,而且這些產出指標的增長幅度明顯高于資產、從業人數這些投入指標的增長,其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長的幅度比資產總額增長的幅度高50%左右,比員工人數增長的幅度高200%以上,顯示出資產效率和勞動效率逐步提高的良好趨勢。這一趨勢表明上海百強正在擺脫依靠資產增長和員工增長推動企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長的傳統模式,反映了上海百強通過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正在轉換企業發展動能,把員工素質的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技術、裝備的升級換代作為企業發展的著力點,推動了企業發展質量的提高。
第三,制造業和服務業百強雙雙穩步增長
2017年,制造業百強延續2016年增長的趨勢,服務業擺脫了2016年增長乏力的困境,兩大產業雙雙發展良好。2017年制造業百強實現營業收入27216億元,增長13.77%;凈利潤1397億元,增長16.56%;服務業百強實現營業收入31502億元,增長15.08%;凈利潤3119億元,增長15.68%。制造業百強和服務業百強資產運用效率也都有所提升,勞動生產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制造業百強人均經濟指標全面向好,人均營業收入增長13.12%、人均凈利潤增長15.90%,人均納稅總額增長10.02%,顯示出制造業百強由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高推動了企業營業收入、凈利潤、納稅總額增長的良好態勢,反映了近年來制造業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升級,轉換企業發展動能的成效。
第四,研發費用持續增加 投入力度有所增強
在上海創建科技創新中心政策的引導下,百強企業科技創新創業活動蓬勃興起,研發投入強度繼續提升。據上海企業100強中73家企業提供的研發費用數據,2017年共投入研發資金529億元,占營業收入比率達到1.11%,同比增長20.27%,。其中,上汽集團、中國寶武、上海建工、中建八局、中芯國際等企業不僅研發投入金額較大,增長率也達到15%以上。截至2017年末百強企業擁有專利73958件,其中發明專利22328件。上述數據表明,隨著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大企業科技創新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上海百強企業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率還比較低,與發達國家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率還有較大的差距,需要盡快補上這塊短板。
第五,民營百強經濟效益明顯改善
2017年是民營百強企業發展較快的一年。據統計,營業收入達到10635億元,增長25.28%;資產總額達23543億元,增長33.06%;凈利潤達到1026億元,增長41.56%;納稅總額達到543億元,增長23.76%;凈資產利潤率達到14.51%,這些經濟指標的增速都比上年有明顯上升,經營業績尤其是經濟效益明顯改善。
以上成績的取得,是上海百強企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面對國內外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積極應對,搶抓發展機遇、不懈奮斗的成效。
同志們, 當前上海經濟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美國推行單邊主義,違反WTO規則,挑起貿易戰,使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不確定因素更加多樣,企業發展的困難不可避免。對此,上海百強企業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發展信心,排除干擾,當好深化改革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堅持做強做優主業不動搖,堅持抓緊科技創新不松懈,努力提高企業發展質量。
借此機會,我講三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1.弘揚企業家精神 敢于擔當立新功
企業家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帶頭人。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上海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迅速成長,帶領一大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為積累社會財富、創造就業崗位、增強企業實力、促進上海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 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上海百強企業的企業家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企業家 和企業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充分領會其精神實質,切實增強產業報國的使命感和責 任感,弘揚企業家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精神,弘揚企業家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的精神,弘揚企業家履行責任敢于擔當服務社會的精神,向改革要動力,向市場要活力,向管理要效益,向創新要發展,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再立新功。
2.強化創新驅動 加快動能轉換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轉換經濟發展新動能,是企業做強做優的必由之路。近來,上海百強企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創新能力快速提升。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們還有許多產品不具備自主知識產權,不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工藝,產業升級受制于人。上海百強企業必須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大力培養和引進創新人才,加快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要瞄準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加大智能產品和智能制造研發投入;積極響應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推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先進信息技術的深化應用;堅持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雙輪驅動,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應用兩端聯合發力推動企業創新升級,實現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轉型升級,推動企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3.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龍頭企業
上海百強企業2017年的營業收入、凈利潤、資產規模、利稅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較高幅度增長,企業經營規模繼續保持擴張態勢,整體實力進一步提升。今年《財富》世界500強中共有7家上海企業入圍,排名全部比上年有所提升,不僅反映了這些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企業品牌影響力的不斷增強,也是上海城市能級提升,綜合實力增強的重要體現。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隨著國內外宏觀環境的變化和傳統產業的高速發展,產業行業龍頭企業逐步進入成熟期,拉動百強企業業績增長的力度明顯降低。雖經過長期的培育,上海智能制造、互聯網+和芯片制造、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還在成長初期,企業數量不少,但行業集中度還不高,未形成大規模效應。保持上海經濟平穩持續發展,需要新興產業的龍頭企業出現。
我們建議政府要特別關注這些新興產業,發掘其中的龍頭企業,適當進行政策傾斜,引導他們提升行業整合能力,提高行業集中度,爭取經過一定時期的培育,產生一批產業輻射能力強、拉動經濟發展力度大、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成為推動上海經濟發展的新的火車頭。
上海正處于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進程中,上海百強企業要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五個中心”、打響“四個品牌”的規劃部署,發揚埋頭苦干、發奮圖強的傳統,堅持不懈地做大做強做優企業,為上海經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