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立婧,湖南省邵陽市邵陽縣石齊中學
在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各個企業都得到了快速發展,而公關也逐漸變成新時代企業營銷發展的主要趨向。良好的公共關系能夠給企業的持續發展供應較好的內外部環境,使企業形象得以提升,促使勞資雙方一直處于和諧狀態,并得到社會認可。
在企業內部,公共關系最為關鍵的任務便是將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關系進行較為妥善的處理,員工不僅是企業的主要資源,并且還是企業得以發展的首要前提與保障。員工群體的思想與情緒,將會對企業的正常運營造成很大影響,所以,企業一定要把內部的企業文化建設與公共關系管理工作做好。通過這種方式,便可以及時對員工精神方面與物質方面的實質需求進行了解,讓員工的訴求可以真正反饋到管理階層,從而經過工資福利等相應方式對此做出有效調整[1]。
在當前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現代企業不僅需要具備好的產品,相對比較低的價格,同時還需要具有良好的企業形象。并且,對于比較優秀的企業之間的競爭來講,企業形象就顯得更為重要,其屬于企業一筆非常巨大的無形資產。而企業公共關系工作,則主要是經過宣傳、公益活動與溝通等各種不同形式,將企業良好的形象加以創建。
企業公關需要從內部的公關出發。企業內部公關的簡易化一定要確定對象,將目標加以明確,并進行較為合理的操作,以此對企業內部關系的良性發展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企業內部公關的簡易化,不僅是企業外部公關成功的前提條件,還是企業成功管理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企業內部公共關系具備了導向、凝聚與制約等不同功能,具體來講,企業內部公共關系管理主要包含了企業和管理層關系的管理、企業和員工關系的管理、企業和投資者關系的管理。將信息交流平臺加以創建,讓信息得以暢通,并以此使內部關系可以更加協調。而將良好的企業文化加以構造,則能夠使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得以一定提升。此外,企業還應當將自身和投資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管理,增加和投資者之間的聯系,對于股東的特權意識持以尊重的態度,從而獲得投資者的更大支持。
與營銷意義上的“公關關系”進行比較,企業最需要的實際上是“危機公關”[2]。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針對企業來講,消費者、競爭對象、內部員工與供應商均可能使企業處于極其危險的底部,以至造成大型事故、勞資糾紛或者信譽危機等,而這也逐漸變成所有成熟企業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不過,從當前的國內企業的發展來看,對危機公關引起重視的卻非常少,而在危機公關方面進行正確處理的則更是屈指可數。
針對危機公關,首先必須將憂患意識加以樹立。想要預防危機,那么就一定要將所有員工的危機意識加以樹立,并將這一項工作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關鍵構成部分。公眾危機在任何時候均可能在企業的周邊潛伏,進而使企業受到重大打擊。而樹立危機意識,對于企業的聲譽與形象則必須引起重視。聲譽與形象屬于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并且也是一個企業得以進一步發展的動力與源泉,因此,將企業的這筆資產加以維護,則是企業的根本目標,可通過網絡與電視等各種傳播媒介對公眾產生一定影響,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進而引導新聞媒體為企業做出正面宣傳,以此為企業構造一個較好的輿論環境。
同時,在這一前提條件下,企業必須堅守誠信,這也是對企業最為根本的要求。在面臨危機的時候,企業一定要真誠的將事情的整個發生過程講清楚,并虛心接受公眾的批評,盡可能將矛盾淡化,使此次危機得到轉化。其次,創建必要的危機預警系統。針對大多數的危機而言,實際上是可以進行有效防止的。而這就需要企業的內外部隨時保持高度警惕,在危機出現之前就加以預防,從而使危機的出現概率得到有效降低。因此,企業可按照國家的有關法律政策進行適當調整。最后,需收集大量信息,關注并及時發現潛在威脅。對于已經發生的危機,可組織有關人員對此做出評估,將危機形態加以區分,并綜合分析危機的具體情況,從而在通過較為全面且清晰的預測以后,將預防危機的相應策略加以制定。
企業形象的維護不僅是當前商品經濟發展的實質需求,同時也是社會更好發展的重要標志。所以,必須通過科學合理的策略,將企業公共關系管理和形象維護加以強化,從而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剛.企業行政管理中的公共關系維護研究[J].江蘇商論,2013(1):76-77.
[2]曾穩.關于企業公共關系管理和形象維護的探討[J].中國商論,2015(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