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旗,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幸福柳校區)
工商管理教育本身屬于應用型教育的一種,主要是為社會培養具有專業知識,較高水平管理能力的經理人。但是,由于工商管理是近年來才由國外引進我國的教育專業,還沒有形成完善的教育理念,無法深刻理解工商管理教育的內在價值,教育水平依舊難以滿足當前的教育要求。所以,教育工作者在開展工商管理教育時,應當以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基礎,針對性的制定問題解決策略,提升教學質量。
由于工商管理專業是從國外引進的一門應用型學科,所以各高校在開展該教育工作時習慣性的照搬國外教育理念與教育經驗,缺乏本土化思考。但是,由于我國社會現狀與經濟發展情況都與國外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無法利用國外的教學資料與案例來就我國的經濟現象進行科學解釋,脫離了中國的實際國情。學生即使掌握了西方教材中的相關知識與理論,也無法運用相關知識來就中國企業發展與經濟變化中出現的多種問題進行切實解決,應用性較低。
工商管理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出具有高素質能力的職業經理人,所以教育工作應當更加偏向于應用型人才培養。但是,當前的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教材內容設置時,卻缺乏對市場、社會實際情況的考慮,片面的進行理論知識教授,造成學生與社會實際需求相脫離,難以保證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后能夠快速的適應社會發展。其次,在課程教材中,教師往往沒有根據課程內容引進相應的案例教學或者案例較少,難以就中國市場情況進行直觀反映[1]。
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當前教師在開展工商管理教育時往往是采用灌輸式教育方式,讓學生始終處于片面、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環境當中,不僅會喪失對課程的學習興趣,還難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中國環境下的工商管理教育大多是在教室中開展的,脫離現實環境。學生難以在書本理論當中掌握精細化的管理方法,最終教育出的學生僅僅是熟讀課程理論卻不具備專業技能的人。
工商管理教育工作者應當站在該專業的實際教學需求的角度展開教學,制定與社會實踐相關且具有實際價值的教學目標,提升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視,讓學生在教育工作中獲得更加出色的職業適應能力與職業競爭能力。其次,在工商管理的專業設置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應當更加突出該專業的實用性、崗位性,根據該專業最終從事的多種管理工作進行針對性的專業設置與劃分,提升學生對市場經濟的把控能力,并能夠利用多種科學技術來實現科學的工商管理工作,幫助學生在社會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為實現工商管理教育工作的水平提升,各高校應當積極建立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保證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也能與社會企業之間進行互動,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學習到更多的管理經驗與知識。首先,學校將自身所具備的專家優勢提供給企業,幫助企業實現能力的優化。同時,企業也應當將自身實踐優勢投入到學校當中,為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與平臺。其次,企業也可幫助學校建立實驗室,并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課題設計選題,讓學生更加貼近社會人才需求[2]。
學生在工商管理學習過程中,應當避免對教師產生過度的依賴,盲目的遵循教師意圖展開學習,被動的接受知識。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應當鼓勵學生自主的進行問題發現,并在思考、研究之后主動的投入到問題解決當中,實現個人能力的提升與強化,使學生獲得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其次,教師還應當充分提升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合理的劃分理論教學、實踐教育時間,實現理論知識與未來職業、工作的有效接軌。
由于工商管理教育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依舊存在著教學模式較為陳舊,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以及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將會造成工商管理教育工作難以培養出符合社會人才要求的學生。所以,教育人員應站在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的角度,優化教學目標與專業設置、建立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以及開發學生創造力與實踐能力等。以此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魏農建. 基于工商管理教育實踐的教育供給側改革的內在邏輯[J].上海管理科學,2017,39(01):121-125.
[2]蘇敬勤,崔淼,王淑娟. 工商管理情境教育體系的內涵、架構與協同效應[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12,5(03):222-230.
[3]雷懷英. 從工商管理國際化趨勢談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20(01):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