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住房保障局,佳木斯 154000)
“棚戶區”一詞,一般指簡易房屋和棚廈房屋集中區,即城市中結構簡陋、抗災性差、居住擁擠、功能差、居住環境差、無道路、無綠化、無公共活動場地、采光通風差的房屋集中的地方。這類建筑也是政府當下亟須改造的重點。
由于歷史遺留問題,棚戶區改造難度大、數量多、任務重。棚戶區內房屋普遍年限較長、破損較重、環境較差;寒冷的冬季需要燃煤取暖,且巷道狹窄,道路硬化度較低,晴天揚塵,雨天泥濘;部分房屋常年無人居住,社區、派出所沒有登記,安全隱患令人擔憂;與此同時,供水、排水、供電、供熱、燃氣等配套基礎設施捉襟見肘,學校、醫療、垃圾站、公交等市政設施寥寥無幾。棚戶區就如同城市美化中的一塊瘡疤、成長中的一個枷鎖、建設中的一份桎梏,推動棚戶區改造,便成為經濟發展之本、改善城市之源、保障民生之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黨中央、國務院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于變革,敢于實踐,采取政府主導、責任包保、行政支持、部門配合、優化服務、群眾自愿、讓利于民等政策,出臺了《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國發【2013】25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37號等有關文件。僅2013-2017年,全國已累計改造棚戶區1500多萬套,使近1億棚戶區居民實現出棚進樓、住有所居,走進了鱗次櫛比的樓房、住進了環境優美小區、享受了風清氣爽的環境。
“欲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若想徹底清除棚戶區這一切膚之痛和疥癬之疾,就必須開源挖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地方政府應研究加快征拆、促開工、保竣工的對策,解決房屋征拆、規劃建設等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對棚戶區改造提出旗幟鮮明工作思路和革故鼎新的工作要求。為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百姓之需,靈活運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輿論宣傳手段,齊抓共管、各司其職、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確保棚戶區改造過程中政令暢通、令行禁止,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多元化的工作機制,制定啟動早、工作實、計劃細、責任清的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拆遷實施方案。制定拆遷實施方案必須充分調研,利用逐戶走訪、集中聽證、社居辦會議以及信訪箱了解群眾的需求和疑慮,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最大限度保證他們的利益,做到不與民爭利,把公平公開視為拆遷的工作生命線,堅決懲治項目建設、開發拆遷領域的腐敗案件,進而讓管理親民、讓權利利民、讓政策惠民,真真切切的讓棚改工程取得實效、獲得成效、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資金是棚戶區改造過程中最大難題,地方政府應拓展融資渠道,全力以赴籌措建設資金,增加融資手段,盤活資金。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一)政府投入一部分。通過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收儲土地經營、將土地出讓金凈收益的部分收入和住房公積金凈收益資金靈活用于棚戶區改造等方式,解決一部分資金壓力。
(二)通過市場化運作引入一部分。引進有實力的公司參與棚戶區改造,解決一部分棚戶區改造資金。
(三)國省政策支持一部分。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專項補助資金,獲得一部分棚戶區改造資金。
(四)政策性融資一部分。積極申請國開行、農發行貸款等國家和省級金融機構,爭取其對棚戶區改造的信貸支持力度,為棚戶區改造融資一部分資金。
房屋征拆是棚戶區改造過程中的最大難點,應多措并舉,破解征拆難題,確保建設順利。筆者窺見,下列幾種征拆方式不僅會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用戶,也會映襯出當地黨政領導的政治智慧、執政能力、創新能力和發展意志:
(一)實施人性化征拆。遵循“政策激勵,讓利于民”的思路,落實國省政策因地制宜,注重實效。
(二)實施專項推進,通過邀請住建部及其他先進地市征收工作專家到本地介紹先進經驗等方式,對征收工作人員進行學習培訓,提升一線征收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
(三)制定科學合理的拆遷實施方案。制定拆遷實施方案必須充分調研,利用逐戶走訪、集中聽證、社居辦會議以及信訪箱了解群眾的需求和疑慮,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最大限度保證他們的利益,做到不與民爭利,把公平公開視為拆遷的工作生命線,堅決懲治項目建設、開發拆遷領域的腐敗案件。
(四)加強輿論引導。實際上,絕大部分居民是擁護棚戶區改造的,積極爭取省、市政府支持,與各級報紙、政府網站等主要媒體高度配合,爭取頭版頭條宣傳,明確輿論導向,營造宣傳氛圍,引導動員全社會關心、參與、支持拆遷。同時,積極引導少部分有抵觸心理的居民正確認識和掌握拆遷安置的有關政策,理性對待拆遷安置中的矛盾和問題,把疏導工作做在前,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在棚戶區改造建設的同時,應秉持棚戶區改造建設一片、完善配套一片的原則,同步推進道路、水、電、熱、氣、綠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注重提高規劃設計水平和創建精品意識,提升棚改項目建設形象和品位,促進棚改項目建設整體水平的提升。同時,地方政府應重視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嚴格履行工程建設、項目監理招投標等必備程序,明確主體責任、終身責任和責任追究制度,爭取每個項目都將開發單位、項目法人代表,承建單位、項目經理,監理單位和負責人,在工地醒目的位置向社會公示,尤其突出工程質量監理監管責任的落實。
“雄關漫道,其路修遠”,各級政府應與人民一道共同擔負起發展的重任,不忘初心、團結一心、勠力同心、萬眾一心,共筑城市城綠地凈、天藍水清的嶄新篇章。
[1]《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國發【2013】25 號.
[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37號.
[3]《關于加快推進棚戶區(危舊房)改造的通知》建保【2012】190 號.
[4]《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關于明確棚改貨幣化安置統計口徑及有關事項的通知》建保【2016】262 號.
[5]《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城市棚戶區改造的實施意見》黑政發【200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