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鑫生
(天津市河西區教育系統財務中心,天津 300200)
會計集中核算是有國家設立會計核算中心,在保證各個單位的資金所有權、使用權和財務自由權的基礎上,不再保留單位會計機構及出納崗位,改設報賬崗位,對行政事業單位集中進行會計核算以及會計監督[1-2]。作為會計制度革新和改革的成果,集中核算方法減少了核算工作的中間環節,有助于提高各個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能夠防止因為組織機構過于龐大復雜而給單位會計部門造成的不良影響[3]。
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應用于我國教育行業中已經有很多年了,在政府教育部門的幫助和關心下,在相關行政事業單位和核算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不僅規范了學校財務核算,還提高了學校會計信息質量。然而,在該制度的實際運行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研究加強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管理的措施越來越關鍵。因此,本文通過分析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的重要性,并指出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的管理特點,最后指出通過增強學校的教育財務管理意識、教育會計集中核算與國庫集中收付相結合以及在事后管理的基礎上向事中和事前管理轉變等措施來加強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管理,以期能夠為加強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管理提供助力。
會計工作的決策者和執行者被分離。在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中,會計業務不再由各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內部處理,會計核算中心的會計工作人員與各單位不再有隸屬關系,防止了會計決策者對業務執行者的不合理要求。
財務審批工作和會計監督被分離。在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中,財務審批工作仍然由各個行政事業單位開展,而會計監督則是由會計核算中心來開展,能夠有效地變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舞弊行為。
會計憑證的保存管理權力被分離。在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中,會計檔案全部交由會計核算中心集中保存和管理,不僅可以接受預算單位和財政部門的內部監督,還能夠接受審計紀檢等政府部門的外部監督。
會計工作全過程公開化。在以往的分散核算模式下,會計業務的處理過程是封閉的,很難得到有效監督。而在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中,會計業務需要經過多個環節的審批,使得業務知情人員更多、運作過程更公開透明,可以防止學校內部會計舞弊。
會計集中核算作為我國會計管理制度改革的成果,已經在許多行政事業單位中得到運用,對于規范會計核算工作、提高資產利用率、推動會計專業隊伍建設以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等都有著幫助性作用。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應用于我國教育行業中也有很多年了,在政府教育部門的幫助和關心下,在相關行政事業單位和核算中心的共同努力下,獲得了一定的成績。
實行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有利于規范學校的各項財務行為。在過去的學校財務管理中,常常出現財務工作人員濫用職權進行一些違法違規的財務活動的情況。在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下,學校將不再進行財務核算工作,能夠有效地防止學校內部非法違規操作,可以促使學校的內部財務行為更加規范化。由于會計核算中心參與到了學校各項財務行為中,使得學校的一些財務行為被公開,從而更容易實現外部監督。
實行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有利于增強教育資金的利用效率。在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下,集中支付的方法是對所有的教育資金進行集中管理和分配,防止了教育資金管理混亂的問題。由于教育資金可以統籌安排,使得各種教育行為都能夠依照實際需求獲得相應的資金支持,可以避免通過其他融資方式所產生的融資風險問題。而且,集中支付可以有效地避免資金的內部貪污和挪用,確保教育資金的預算執行效果。
實行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有利于提高教育會計工作的效率以及會計信息的質量。會計核算中心一般都配備了專業水平較高的會計來完成財務工作,使用先進的會計電算化系統,并且依照國家相關制度和法規進行嚴格的財務核算。因此,教育會計集中核算能夠大大改善會計核算的質量和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還能夠確保核算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已經在我國被廣泛推行,幾乎沒有任何經驗可循,所以仍然存在著較多尚待改善的地方。在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實行的過程中,還有著財務管理意識不強、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對接存在問題、管理模型上存在欠缺等問題,如何加強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管理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以下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討論怎樣加強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管理。
在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實行的過程中,學校漸漸淡忘了自己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責任主體地位,放松了對本單位財務工作的管理。為了加強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管理,學校應該強化其教育財務管理意識,時刻銘記自身財務管理主體的責任,不能將這部分責任依托給會計核算中心。自國家出臺八項規定后,學校對財務管理非常重視,但是由于缺乏專業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學校在財務管理方面還不夠專業。因此,學校應該不斷地增強財務管理相關知識,充分發揮學校的職能作用,提高自身財務管理的效率。會計核算中心可以多多開展與學校之間的學習交流活動,定期開展有關財務管理的宣傳活動或者為學校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這樣能夠幫助提高學校的財務管理業務水平,為增強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管理提供助力。
作為我國政府財務部門改革的關鍵所在,教育會計集中核算與國庫集中收付都是可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增強教育會計監督的一項革新,將這兩種機制結合起來可以有助于加強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管理。在教育會計集中核算與國庫集中收付相結合的基礎上,對于預算經費可以根據集中支付系統來進行按月控制,針對績效管理可以通過集中支付系統來完成獎勵性績效和福利費用的支付。這種結合方式不僅有利于財政資金的統一調度,有助于開展預算的精細化管理,還能夠減少財政資金的運行成本。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管理的有效進行能夠為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實施鋪路,能夠大大改善會計核算的質量和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還能夠確保核算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收支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和監督。
現階段,會計核算中心的主要工作在于事后的管理上,即主要負責對各個行政事業單位開展資金支付和會計核算工作,對于事中和事前管理還沒有足夠重視。為了加強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管理,會計核算中心應該對其自身職能進行合理轉變,要在事后管理的基礎上向事中和事前管理轉變,有效地結合集中支付制度和集中支付系統,將預算執行信息的反饋和控制作為一項工作重點。在核對各個單位的預算指標的基礎上,嚴格控制資金使用的進度,實時監控預算指標的具體執行情況,防止超預算事件發生,突出會計核算中心在事中和事前管理上的關鍵性作用。
會計集中核算是一種集會計核算、管理、服務與監督等多位于一體的組織形式,它減少了核算工作的中間環節,有助于提高各個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應用于我國教育行業中已經有很多年了,在政府教育管理部門的支持下,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不僅規范了學校財務核算,還提高了學校會計信息質量。然而,在我國教育行業的實際運行過程中,仍然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研究加強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管理的措施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文通過分析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的重要性和特點,指出通過增強學校的教育財務管理意識、教育會計集中核算與國庫集中收付相結合以及在事后管理的基礎上向事中和事前管理轉變等措施來加強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管理。希望本文的研究結果能夠為加強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管理提供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