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臺是人民獲取信息的媒介之一,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電視和網絡等媒體行業不斷發展的同時,電臺節目也在不斷的更新。電臺節目中背景音樂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不僅能夠從根本上推動電臺節目質量和品質的提升,還能夠通過背景音樂吸引更多的節目聽眾,進而提高電臺節目在現代信息社會下的競爭力發展,在眾多新媒體傳播方式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電臺節目是一種結合了視聽雙重藝術的傳媒形式,而在這種傳媒形式中,不只考驗著電臺節目主持人的語言能力,背景音樂也是極為重要的聽覺因素,聽覺因素是由電臺節目中背景音樂、語言以及音響效果共同組成,這三種因素也是電臺節目創作工作中的基本要素,其中語言是最為重要的信息載體,而背景音樂在電臺節目中起到的意義和作用也不容忽視。音樂本身就具有豐富的表現形式,而電臺節目中使用的音樂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現場音樂、抒情音樂以及背景音樂。其中背景音樂中主要用來對電臺節目的語言進行烘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電臺節目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電臺節目中的背景音樂作為重要組成因素之一,也要進行不斷的改革創新。
背景音樂的合理利用不僅不會破壞電臺節目的主體性,反而能夠為電臺節目增光添彩,本文將電臺節目分為三個階段,針對這三個不同的階段,詳細論述如何靈活的在電臺節目中運用背景音樂,提升電臺節目的品格。
首先是電臺節目的開始階段,每個電臺節目都有自身的特色,在開始時活用背景音樂能夠最大程度的吸引聽眾停留,增加節目的傳播。此外電臺節目在開始時需要一個標志作為節目整體的導向,而背景音樂就是起到導向作用的關鍵措施。在此處選用的節目需要明確電臺節目的主旋律,并且讓背景音樂在全是這種旋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節目的效果,此處可以選擇一種標題性的音樂,必須要具有一定的震撼性,讓音樂能夠震撼聽眾,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繼而突出節目的主體。比如,在懸疑驚悚的午夜電臺節目中,要抓住電臺節目的核心,選擇一些飄忽、空靈的聲音,契合節目主體,給吸引觀眾停留。或者在民生節目中使用的背景音樂,一定要體現出一種莊重性,因為民生節目中的主體明確,且嚴肅,節目內容大多數是關系到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的事情,因此在投放片頭背景音樂時,要讓觀眾通過音樂就能夠對整體節目有一定的判斷和把握,但同時也可以加入一些時尚性的背景音樂,達到吸引現代的觀眾,擴大聽眾范圍的目的。
其次,在電臺節目的過程中,選擇的背景音樂一定要符合節目的關鍵點,綜合節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以及電臺節目本身的定位,進行選擇,也不能出現喧賓奪主的現象,要時刻明確背景音樂的主要作用是為了烘托主體,渲染氛圍。近幾年,很多電臺節目為了增加節目本身的靈活性和活躍度,通常選用男女兩位主持人搭配主持,以對話或者對播的形式吸引觀眾,反之長時間的一人主持很有可能造成聽眾出現審美疲勞。在單一主持人的電臺節目中,背景音樂的穿插使用,就能夠最大程度消除疲勞和枯燥感,虛擬形成對播的形式,增加電臺節目的靈活性和生動性,但是在使用背景音樂的過程中,選用的背景音樂要能夠抓住觀眾的聽覺,真正的起到提升節目效果的作用,背景音樂就像文章中的過渡句,在電臺節目播出的過程護中使用背景音樂,其主要的作用就是過渡。現代社會的電臺節目大部分采用分板塊的形式,在板塊中穿插背景音樂進行銜接,更容易得到聽眾的喜愛。比如,在主持人讀播新聞或者故事的時候加入背景音樂,比如在十九大新聞報道上可以采用一些大氣、莊重、恢弘的背景音樂,而在閱讀故事的時候可以在中間穿插一些短小的輕音樂,增加故事的生動性和靈活性,讓聽眾融入到故事中去。
而在電臺節目的結尾階段,背景音樂主要用來對整個節目進行總結,此時背景音樂如果得到充分的利用,能夠在結束時進一步提升節目整體的效果,升華節目主題,留下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批固定觀眾。此外,電臺節目在節目選擇的背景音樂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開始時使用的音樂作用相同,要能夠在聽眾心中形成一種期待。比如在春晚結束前的難忘今宵,某體育節目選用的奧運之夢、軍事節目在結尾時使用的彌撒等都是較為優秀的結束時的背景音樂。
綜上所述,電臺背景音樂能夠對電臺節目的整體效果和氛圍形成影響,因此必須提高對背景音樂的重視,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在電臺節目中運用背景音樂,讓背景音樂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進而提升電臺節目的質量和內在含義,凸顯電臺節目的主體,賦予電臺節目以其獨特的情感,幫助節目主持人把控節目整體節奏的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