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亦隆,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盧卡奇從馬克思關于商品拜物教性質的分析出發來揭示物化現象。他指出:“人類的這一發展階段上,沒有一個問題不最終追溯到商品這個問題,沒有一個問題的解答不能在商品結構之謎的解答中找到,”而且他敏銳的觀察到“一個商品形式占支配地位、對所有生活形式都有決定性影響的社會和一個商品形式只是短暫出現的社會之間的區別是一種質的區別,”即他認為商品形式如果只是短暫的現象就不會產生物化,只有它在社會中占統治地位時才會產生物化,而資本主義社會正是一個商品形式占統治地位的時代,因此,他說:“商品拜物教問題是我們這個時代、即現代資本主義的一個特有問題。”由此,盧卡奇確立了商品拜物教的現實依據。
他認為隨著社會的進步,商品必然會成為社會存在的普遍形式,作為社會基礎的商品會對人的意識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人們表現出對商品的極大追求,于是出現商品拜物教。人在追求商品的同時,他的意識屈從于這種商品拜物教,人在此過程中被物化。
由此我們看出,盧卡奇不僅覺察到商品是歷史發展的客觀產物,更重要在于,他也意識到由商品關系產生的物化以及商品拜物教亦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經的歷史階段。因此,物化以及商品拜物教也是人類合乎規律、合乎邏輯的產物,是不可逆反的也是不可回避的。這正是盧卡奇同馬克思一樣的偉大之處,他透過商品的外表看到其對人的思想觀念的深刻改變,看到新的歷史時期商品在人類生活中所扮演的新的角色——除了是一種物,更是一種可以控制人的思維、使人物化的宗教,并且將商品拜物教的出現放在了歷史發展的邏輯必然中加以認識,達到對商品拜物教的意識自覺。對商品拜物教的自覺認知是盧卡奇物化理論的邏輯起點,也是他全部物化理論的始基。
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資產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資本主義時期也是資產階級“占有”一切的時期。盧卡奇認為在前資本主義時期,由于等級制的存在,以及階級利益、經濟劃分不明確,就使得階級意識不清晰,因此,不存在明確的資本“占有”關系。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的出現,隨著等級制的廢除,隨著純粹的經濟劃分的社會的建立,階級意識也就進入了一個可能被意識到的時期。”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階級關系取代等級關系而成為主要的社會關系,階級赤裸裸的經濟利益不是隱藏在意識背后而是自覺地存在于意識之中,并通過私有制確立起來,而“私有”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指資產階級的“擁有”或“占有”。“占有”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物化的過程,只有將一切都看作僵死的“物”一般的“質”才能夠“占有”。
通過馬克思對商品的分析我們知道,資本家占有著社會上的絕大部分商品及其本質——資本,工人只能拿到通過出賣勞動力所得的工資。盧卡奇引證馬克思的話說:“資本主義時代的特點是,對工人本身來說,勞動力是歸他所有的一種商品的形式……”所以,盧卡奇認為資本家不僅占有商品也占有著工人的勞動力以及勞動對象,并且進一步認為“人只是資本家所占有的總機構的一部分”,可見,資產階級是通過占有經濟而進一步占有人,這印證了盧卡奇所說的“資產階級的階級意識在形式上是適應于經濟意識的”。[這就是說,資產階級的一切行為總是為其經濟利益服務的,為滿足其經濟利益,他必然要占有商品、勞動力、勞動對象乃至人(除他自身之外)。這正是資產階級階級意識內在要求的外在表現。
在政治上,資產階級憑借其統治地位占有國家機器,如立法、司法、執法部門和機構等。盧卡奇指出,資產階級必然“力求按照自己的利益把整個社會組織起來,并且部分的做到了這一點”,它努力“創造了一種同它的需要相適應的、在結構上適合于它的結構的法律、一種相適應的國家等”。這樣,社會生活中的一切都囊括在法律范圍之內,都受國家機器的干預和調治。同時,資產階級的一切利益要求和主觀目的,都已經在法律條文的規定中或隱或顯的得到了體現和保證,他們該做的手腳在立法過程中已基本完成,這樣就給法律加上了一層“客觀”、“公正無私”、“合理合法”的虛偽的面紗,即被物化了。此外,資產階級還在意識形態上迷惑大眾,他利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帶來的高工資、高消費以及大眾傳播媒介無孔不入的滲透,來削弱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意識,即資產階級在上層建筑方面以極其隱蔽的方式完成著物化,這也是資產階級階級意識的體現。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本身與資本主義社會的物化結構是一致的,這就決定了他是自覺的完成著物化,而資產階級這種階級意識的自覺性主要是通過經濟上“占有”商品、勞動力、勞動對象乃至人(除他自身之外),政治上“占有”國家機器,意識形態上“占有”大眾傳媒而實現的。盧卡奇通過對“占有”的剖析,揭露了資產階級階級意識的丑惡,也指出資產階級的階級意識內在地要求資產階級成為推動物化蔓延和加劇的罪魁禍首,達到對資產階級階級意識的意識自覺。
盧卡奇受馬克思?韋伯資本主義合理性理論的影響,從勞動過程的合理化出發分析了無產階級的物化。他認為勞動過程的合理化一方面“破壞產品本身的有機的、合理的、始終由質所決定的統一”,這就使得“工人同作為整體的產品的聯系被切斷”;另一方面,隨著生產客體整體的破壞,必然導致“它的主體也被分成許多部分”。然而,更為嚴重的是,“隨著對勞動過程的現代‘心理’分析,這種合理的機械化一直推行到工人的‘靈魂’里;甚至它的心理特征也同他的整個人格相分離,同這種人格相對立的被客體化。”由此我們看出,盧卡奇通過分析勞動的合理化得出:合理分工帶來生產客體的局部化的同時,也使得主體與完整的客體相分離,從而導致主體客體化,久而久之,人的意識也會被物化。
但是,盧卡奇并沒有僅僅停留在物化表面,而是力圖客服物化,改變人的生存狀態,他認為“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的生成”是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的主要力量,而且也只有無產階級有可能對人作為“統一的主體和客體”的地位形成自覺的認識,這就要求無產階級自覺的產生無產階級的的階級意識。因為,與資產階級的階級意識相比,無產階級階級意識具有的優勢是:“它有能力從核心出發來觀察社會,并把它看作是相互聯系著的整體,并因而能從核心上,從改變現實上來采取行動;就在于對他的階級意識來說,理論與實踐是互相吻合的;就在于它因此能自覺的把它自己的行動作為決定性的因素投放到歷史發展的天平上去。”[16]即盧卡奇從無產階級身上看到了總體性、現實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他認為無產階級階級意識是無產階級從總體上認識自己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的自覺意識。可見,盧卡奇通過與資產階級階級意識的比較,看到了無產階級階級意識的自覺性。
當然,無產階級階級意識的自覺性不僅體現于此,盧卡奇進一步論證了無產階級階級意識在功能上的自覺性,這主要體現在階級斗爭之中和資本主義危機來臨之際。他認為,對于無產階級來說,“它關于社會現實、關于自己的階級地位和自己的歷史使命的意識以及唯物史觀也都是同一發展過程的產物。”所以說,當無產階級認識到現實時就意味著它認清了資本主義的本質——物化,同時也就意識到自己的歷史使命就是——克服物化。為克服物化就要和資產階級進行階級斗爭,盧卡奇認為:“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也意味著它的階級意識的覺醒。”但是,覺醒并不代表勝利,無產階級還要進一步摧毀資本主義,盧卡奇指出,當資本主義陷入危機之時,“革命的命運要取決于無產階級在意識形態上的成熟程度,”因為“只有無產階級的自覺意志才能使人類免遭災禍”。從這里可以看出,盧卡奇從意識的覺醒到成熟的論證更加體現出無產階級階級意識的自覺性。
然而,盧卡奇認為僅僅依靠一時的自覺還不能克服物化,他認為:“無產階級本身也只有當它采取真正實踐的態度時,它才能克服物化。”即在盧卡奇看來,只有將無產階級意識的自覺與實踐相結合,使階級意識真正和實際的介入歷史進程的階段,無產階級才能擺脫空想,才能最終克服資產階級意識對自己的腐蝕和破壞,用實際行動改變資本主義的物化結構,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才能取得勝利。因為“只有變成了實踐的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22]才能將抽象的可能性變為具體的現實,也因此才能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一。當無產階級階級意識達到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一,形成一種自覺意識的時候,它就會通過建立機構——革命工人委員會的方式體現出來,而革命工人委員會的存在和發展表明“無產階級已經站在它自己的意識的門檻上”。由此我認為無產階級通過自身的實踐運動表征了自己階級意識的自覺。
由上可以看出,盧卡奇通過分析勞動,找到生長于無產階級身上物化的根源——勞動的物化,勞動物化的結果是勞動者也隨之物化。但是盧卡奇沒有停留于此,對勞動物化的分析僅僅是他剖析無產階級物化的切入點,他由之進一步探尋無產階級克服物化的途徑,這就是產生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并且指出只有達到無產階級階級意識的自覺,并與實踐(不同于馬克思思想理論中實踐的內涵)相結合,才能真正戰勝資產階級和物化的壓迫與束縛,獲得真正的解放。所以,在盧卡奇的思想理論中,無產階級階級意識的產生便具有了歷史使命性,盧卡奇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看待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既要求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達到自覺地程度,以擔負歷史交予的任務,又要求對無產階級階級意識的認知達到自覺的程度,以自覺的推動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的成熟。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盧卡奇不僅全面揭示了散見于資本主義社會各個領域和角落的物化現象,而且透過物化現象的表面看到其背后起支配作用的物化意識。正是對意識領域物化的深刻認知,才使得盧卡奇有可能正確看待和剖析出資產階級階級意識的內在特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以自覺的無產階級階級意識來超越資產階級階級意識的理論。因此,在盧卡奇的思想理論體系中,物化不僅僅是一種拘于描述的物化現象,而是一套完整的物化觀念,是他審視與反思其他一切現象和理論的思想前提與思想方法,并且成為一種具有完整形態的理論和觀念。
因此僅僅從客觀現象的角度理解物化,是對其的狹隘的闡釋,相反,如果在觀念的層面上來理解物化,則更容易將物化與資產階級思想的二律背反和無產階級通過歷史的總體性辯證法所實現的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自覺貫通起來,領會盧卡奇思想理論的深刻內涵。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歷史與階級意識 [M] 【匈】盧卡奇.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4]陳學明. 張雙利主編.二十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M]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6]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M] [德]馬克斯?韋伯 西安: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