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濮陽市中醫院腫瘤科,河南 濮陽 457000;2.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河南 鄭州 450000
宮頸癌是常見婦科惡性腫瘤之一,臨床以手術治療、放射治療為主,在發病早期,治療效果較好,但對于中晚期患者,由于已失去手術治療的時機,多數只能選擇放射治療的方法[1]。化療聯合放療治療中晚期宮頸癌有一定的療效[2],但患者存在的明顯問題之一是治療不耐受,影響治療效果。筆者在放化療基礎上加用益氣補血調經湯聯合治療晚期宮頸癌,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診的118例患者納入研究,隨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9例。對照組:年齡51~64歲,平均(57.09±6.77)歲;病程1~4年,平均(2.14±0.77)年;KPS評分70~90分,平均(81.45±6.77)分,可耐受治療;病理類型:鱗癌30例,腺癌19例,腺鱗癌10例;臨床分期為:ⅡB期32例,ⅢA期19例,ⅢB期8例。觀察組:年齡50~64歲,平均(57.18±6.49)歲;病程1~4年,平均(2.05±0.62)年;KPS評分70~89分,平均(80.49±6.15)分,可耐受治療;病理類型:鱗癌31例,腺癌18例,腺鱗癌10例;臨床分期為:ⅡB期33例,ⅢA期18例,ⅢB期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國際婦產科聯盟2012宮頸癌診治指南解》中相關診斷標準[3];患者均為宮頸癌ⅡB~ⅢB期;經病理活檢確診;均為初次治療;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協議書;經我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同意。排除標準:宮頸轉移性癌;合并肝腎功能障礙者;難以配合完成研究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放化療治療。放療:采取6MV-X射線進行全盆腔前后2個視野不規則等中心照射,同時進行直腸鉛擋,并補充腔內放療,放療劑量為70~86GY,盆腔外照射總劑量為7.0~8.6 W。化療:紫杉醇(海南紫杉園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6558,規格5 mL∶30 mg)(135 mg/m2)第1天靜脈滴注,順鉑(澳大利亞 Hospira Australia Pty Ltd,注冊證號:H20090521,規格50 mL∶50 mg)(60 mg/m2)第1~3 天靜脈滴注,化療間隔時間為4周/次。治療8周。觀察組采用放化療配合益氣補血調經湯治療。放化療同對照組;益氣補血調經湯組方:黨參15 g,當歸10 g,白芍15 g,茯苓10 g,益母草10 g,黃芪20 g,川芎10 g,熟地黃10 g,山藥10 g,甘草6 g。水煎至300 mL,分早晚服用,1劑/d。治療8周。
1.4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T細胞亞群水平變化情況、耐受力情況。T細胞亞群水平采取熒光分子標記法測定,所有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進行,試劑盒購自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批號為武漢-T71。

2.1 兩組T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兩組干預前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干預前和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干預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T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n=59,±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耐受力比較 觀察組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皮膚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耐受力比較[n=59,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宮頸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較高,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僅58%甚至更低,對女性的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4-5]。臨床治療中晚期宮頸癌主要是手術、放療治療。因早期無明顯癥狀,在發病確診時,患者已處于疾病中晚期,錯過手術最佳時機[6-7]。同步放化療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復發率,是治療中晚期宮頸癌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采取放化療治療,患者T細胞亞群水平得到改善,說明放化療治療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放化療對于患者產生的不良反應也較多,使得患者耐受性受到影響,治療依從性不佳。對照組使用的放療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8],化療可以影響DNA合成,所選藥物紫杉醇能夠抑制有絲分裂所必需的微管網的正常動態再生,防止正常的有絲分裂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的斷裂,并抑制細胞的復制[9],順鉑則能夠抑制DNA復制和轉錄,導致DNA斷裂和錯碼[10]。有研究認為,通過中藥配合干預,可以減少患者的毒副反應,提高患者治療耐受力[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干預前和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干預前和對照組(P<0.05);觀察組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皮膚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配合中藥干預,患者的T細胞亞群水平改善較好,而且耐受力增加,利于配合治療。中醫將宮頸癌歸于“崩漏”“積聚”等范疇,在放化療的同時,根據患者情況,辨證施以益氣補血之法有利于提高療效。
分子免疫學認為,T細胞亞群是維持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基礎,宮頸癌患者免疫功能較低,機體T細胞亞群紊亂,各指標水平異常[12-13]。治療后,患者T細胞亞群水平得到改善,臨床癥狀得到控制。
綜上所述,對中晚期宮頸癌放化療患者,加用益氣補血調經湯治療,能夠改善患者T細胞亞群水平,提高患者耐受力,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