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慧
鄉村生活的閑適性,正是當下休閑旅游市場所追求的,具有無窮的吸引力。但是在打造鄉村旅游項目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誤區,需要引起重視。
1.太高大上
鄉村旅游的落腳點是鄉村,如果把鄉村開發得太過高大上,反而失去了鄉村旅游的意義。開發鄉村旅游,萬萬不能摒棄鄉村的質樸與自然。
2.太整齊劃一
現在去一些鄉村,總能看到整齊劃一、色彩樣式相同的房子,平整筆直的路面。對于看慣了城市整齊劃一的市民來說,再來農村看同樣的復制品,又有什么意義呢?
3.主題、內容雷同
我國大部分的鄉村旅游或休閑農業都基本呈現同質化的問題。比如花海,除了規模不一樣外,其他可能大抵相同。再比如農家樂,幾乎就是簡單的餐飲,再加上棋牌、釣魚,就沒有其他的內容了。
4.傳統文化挖掘不夠
現在進行鄉村旅游開發的,都開始注重文化的內涵。特別注意挖掘本地古老的歷史傳說、名人、文物等等,試圖以文化的魅力來吸引游客。然而在文化挖掘方面,卻又存在淺顯、雷同的現象。
5.沒有招納人才
鄉村文化的提升,一定有賴于文化環境、氛圍的打造,既要招攬本土人才,還要吸引外地人才。鄉村旅游要想從文化入手,就得營造吸引文化人才的環境,吸引那些對鄉村充滿激情的人才來玩、來生活、來休閑、來創作。
6.忽略了現代文化的培育與開發
一提到旅游文化打造,一般就注重傳統文化挖掘,試圖尋找歷史的內涵。實際上,如果能夠在現代文化娛樂體系方面下功夫,也能產生巨大的吸引力。
7.整個開發與村民無關
現在許多鄉村旅游是外來投資打造,就是建了幾個農莊,或者打造一些娛樂設施,與老百姓似乎沒有多大關系。村民與鄉村旅游融合不到一起去,也就無法形成統一的鄉村內涵。只有真正讓農民融入到景區、參與到景區,他們才會珍惜,才會有主人翁的意識,這樣才能形成最美的風景。
8.鄉村“原味”不夠
鄉村的原味不只是自然風光,更要融入鄉村的生產、生活,鄉村的淳樸風俗,以及鄉村的社會治理方式。尤其是傳統的治理方式,宗族、家族,包括今天的村民自治、村規民約等。
9.不懂傳播鄉愁
鄉村旅游,怎么進行傳播?如果只是傳播美景,以及好玩、好吃的東西,往往一閃而過,難以碰觸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只有傳播真正讓人“安放”心靈、追求恬靜的鄉愁及鄉村意境,才能吸引游客。
10.忽視軟環境治理
地方抓旅游,往往注重硬環境的建設,卻忽視軟環境的治理。比如宰客、服務差,這些大景區的通病,也在本應淳樸的鄉村旅游中出現,這就大煞風景了,也失去了鄉村旅游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