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宏
管理會計(Management Accounting)起源于傳統會計領域,其生成時間遠短于財務會計,卻在生成之初就成為能夠輔助企業管理、幫助企業提高經營利潤的會計分支。管理會計起源于20世紀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美國企業首先推行,但并未被企業和會計行業內部重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國內和國際市場競爭加劇,企業受到市場需求的刺激,不得不通過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來擴大企業的經營利潤,管理會計才得到進一步的重視,被正式命名與財務會計進行區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國內市場競爭激烈程度不斷加劇,管理會計逐漸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途徑,可以幫助企業更科學、合理的使用資金和資產,因此自2013年起,我國開始大力推行管理會計,且于2014年由我國財務部正式發布有關推進管理會計的《指導意見》。
管理會計的起源在西方發達國家,更適合于西方國家的經濟形勢,我國雖然自2014年后開始大力推行管理會計,但我國更多的是選用成熟的西方研究成果和管理會計實例,并未通過研究形成符合我國經濟形勢的管理會計體系。管理會計在我國應用的局限體現在它在定量分析方面的不完整,這使得管理會計雖然有財政部大力推行,但想要適合于我國企業使用還需要一定的優化和調整。我國市場經濟十分具有中國特色,國家政策的傾向對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與政策傾向和市場風向變化對企業的影響相比,管理會計的能量相對較小,還需要進一步發展才能正式在企業發展中占據主動。
管理會計屬于企業內部控制的組成部分,主要負責輔助企業進行經營管理,致力于幫助企業提高經營利潤,內部控制的實現不可避免會占用企業經營崗位、人力引進計劃、固定資產和資金使用預算,在大型企業中,經營者想要在已經成型的管理體系中加入管理會計將受到較大阻力,阻力更多來源于管理體系,在中小型企業中實現管理會計的阻力更多來自于企業所有人,因為在實施初期必然會占用企業生產經營的部分資源,這使得管理會計的推定和落地有一定的阻力,比較被動。
制度、政策、決策的落地和執行需要人,管理會計的推行和使用同樣需要財務人員的配合,這使得財務部在推行管理會計的過程中,對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員提出了無形的、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國當前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人員持證率遠低于合理水平,對管理會計內容、特點有所了解、認識的財務管理人員數量更少,對企業經營發展認識不足,這使得財務人員本身被局限在財務會計工作之中,無法影響企業管理層的決策,也無法影響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決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會計的推行和應用。
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正確認識管理會計,正確認識管理會計的內涵、特點,正確認識并處理管理會計與預算管理、企業內部控制之間的關系,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需要從管理會計的角度出發,正確把握財務與企業經營管理之間的協調,一方面避免因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追求效益導致財務風險爆發,另一方面避免因為財務風險的限制導致企業經營管理的受限,而是要讓財務預算管理會計逐漸融入企業的運營,巧妙利用預算的管理和實施使企業發展更加科學、規范、合理,并且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1、科學完善制度
企業在進行財務預算時必須深入剖析企業自身的實際需求和管理會計的特點,貫徹財務部推行的管理會計《指導意見》,為企業建立完整的、多層次的、具體化的財務管理會計制度;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在運行和執行管理會計制度的過程中需要在遵守國家規定、法律的同時遵守企業內部制定的管理會計制度,使管理會計能夠與企業經營管理相融合,使財務預算管理能夠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輔助力量;完善的管理會計制度需要準確落實在各工作崗位之上,對企業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的各個方向進行細致規定,完善企業在資金使用、資產管理、風險控制、責任劃分等多個方面的細節,搭配企業績效考核制度進行落實和執行,使企業內部管理得到切實的施用,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發揮出應有的力量。
2、財政預算一體化
企業想要推行管理會計,必須要實現財政預算一體化。傳統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對預算的管理分為“收入”、“支出”、“管理”,在管理會計推行過程中,企業需要完成對預算管理的重新規范,根據管理會計的要求重新制定預算制度和標準,將預算管理的范疇擴大并細化,預算管理的范疇擴大是指財務預算管理需要參與企業經營全過程的管理,參與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全程監督,以便及時解決企業經營管理中出現的各類資金問題;預算管理的細化是指財務管理部門將企業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資金支出、收入問題進行細致劃分,例如,預算支出要從人力資源支出細化為基本薪資支出、培訓支出、五險一金基數調整額外支出、編制擴充支出,以便于財務管理部門對企業部門動態進行監督管理,將企業預算支出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輔助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施行。
企業經營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于財務風險的防范,避免在資金流動過程中出現資金鏈斷裂等威脅企業生存的情況,因此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必須明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通過預算管理與經營管理的配合對薄弱環節進行覆蓋,最大限度避免資金大量外流、企業賬目存在大量應收賬款的情況出現;進行企業閑置資金投資時也需要兼顧收益和企業可承受風險,萬不可為追求利益而讓企業財務出現新的風險,還要通過嚴格的審核控制投資項目的組合合理性,避免財務管理人員以傷害企業利益的方式獲取私利;企業應當堅持現代化財務建設,應用成熟的財務管理系統輔助財務人員工作,一旦出現財務風險可以及時提醒,避免因人為失誤導致企業經營管理受阻;企業應當堅持預算編制,針對部門經營過程中的超支情況進行嚴格審查,對于不必要的支出部分進行阻止,對于必要的支出部分予以支持,并及時采取措施,因為財務管理中的預算編制需要維護和堅持,但不可因堅持預算編制就阻止企業經營發展或坐視威脅企業生存的風險發生。
財務人才是企業推行管理會計、預算管理的重要基礎,因此企業必須重視對財務人才的引入和培養,結合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過程和結果,筆者建議企業在發展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人才培養方式,首先在企業發展初期,可以采用持證上崗與崗內培養相結合的方式為企業打造財務人才梯隊,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助力;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有實力也有條件進行人才定向培養時,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尋找合適的、有實力的高校或職業院校進行人才定向培養,用市場需求引導學校增設管理會計專業課程,企業原有的崗內培養也可以轉移一部分課程與學校專業課程合并,為企業節省一部分的培訓支出,又可以培養出企業需求的財務管理人員,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人才助力。
在內部控制成為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重要因素的當代,企業預算管理迎來了全新的發展空間,在管理會計的視角下,防范財政風險、完善資金預算管理、科學資金利用效率成為決定企業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企業必須重視管理會計和預算管理的應用,為企業內部管理提供堅強的資金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