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璠,施宏娟
(昆明冶金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31)
有研究表明:加強對循環冷卻水中常見離子的檢測,可合理調節循環水資源綜合利用的主導條件,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由此,關于用ICP-OES法測定循環冷卻水中鈣鎂鐵鋅銅含量的分析,將為社會資源綜合利用提供方法借鑒。
以ICP-OES法,測定循環冷卻水中鈣鎂鐵鋅銅的含量,并結合實驗分析結果,促進社會生產中資源開發技術不斷更新。
主要以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儀器,作為測定設備。該設備工作參數:射頻功率:1150W,霧化氣流壓力30Psi,輔助氣流量0.5L/min,沖洗泵速度120r/min,分析泵速度120r/min,積分時間20s[1]。主要應用到了硝酸(密度:1.42g/ml),鈣、鎂、鐵、鋅、銅準備溶液1000mg/L,氬氣(純度為≥99.99%)。
結合實驗操作的具體過程,將本次實驗的操作步驟歸納如下:
(1)實樣品分解。取循環冷卻水500ml,在水中加入硝酸,酸化水樣,待水樣PH值測定在1d~15之間時,停止水樣酸化。靜置10min,當水樣中懸浮物增多時,用中速定量濾紙,對水樣進行過濾,將水溶液存在聚乙烯瓶內14d~15d,備用。
(2)實驗溶液配備。將溶液按照100ml為標準,分為五份。分別取等量鈣、鎂、鐵、鋅、銅溶液500mg/L,調節溶液濃度,達到1:5的實驗標準。
3.1.1 實驗溶液分析線結果
本次實驗中選取的五種金屬溶液中,鈣離子、鎂離子的譜線信背值較高,且在實驗中溶液濃度增加時,檢測火焰易發生自吸的現象,導致標準曲線的完全度,在鈣離子、鎂離子分析部分明顯下降。詳見表1。

表 1 五種金屬溶液分析線測定表
3.1.2 實驗溶液分析線討論
依據結果來說,若實驗中鈣離子、鎂離子含量發生變化,則循環冷卻水中活躍性金屬含量就會增加。進行實際生產時,若無法將含有高濃度的溶液進行清理,則進行水循環應用時,鎂離子、鈣離子均會對生產產品造成影響。
3.2.1 溶液測定精密度結果
第一次進行實驗測定時,所有溶液融合后的時間均為3d,測定結果表明:溶液中鈣、鐵、鎂、銅、鋅五種溶液中,溶液濃度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且變化值相對較大。第二次實驗中,溶液融合后靜置時間15d,測定結果表明:溶液濃度變化與短期內溶液測定結果差距不大。

表2 循環冷卻水精確度測定對比表(單位:mg/L)
3.2.2 溶液測定精密度討論
從這一數據反饋情況而言,循環冷卻水中金屬含量與溶液沉淀的時間沒有較大的關系。但當循環冷卻水中溶液的濃度發生改變時,卻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3.3.1 溶液樣本回收率結果
研究結果表明:將實驗水樣,按照1:20的標準進行循環冷凝水補充。當水中含量達到原有溶液含量的5-10倍后,實驗水樣中鈣、鎂、鐵、鋅、銅離子的含量,將逐漸恢復到最原始狀態。詳細結果見表3。

表3 水樣注入冷卻水后金屬離子含量對比表(單位:mg/L)
3.3.2 溶液樣本回收率討論
本次實驗中,分別對水中鈣、鎂、鐵、鋅、銅等金屬元素的含量檢測分析,同時對溶液樣本循環應用的回收率進行測定。
綜上所述,用ICP-OES法,測定循環冷卻水中鈣鎂鐵鋅銅的含量的研究,是社會生產中水資源綜合利用的理論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