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濤
【摘 要】戲曲演員對角色進行更加豐富、深刻的人物創造,能夠較大程度地影響到戲曲的表現成果,提升戲曲演繹的藝術性和豐滿性,提升戲曲的整體質量和水平。因此,戲曲演員需要充分重視人物創造的重要性,在人物創造這一方面進行改進和突破,實現中國戲曲質量和水平的提升。對此,本文將針對戲曲演員如何進行人物創造提出幾點相關的措施建議,希望對中國戲曲的發展與提升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戲曲;演員;人物創造
中圖分類號:J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7-0036-01
戲曲是一種綜合性和寫意性較強的藝術表現形式,其中融合了器樂、舞蹈、聲樂等,要將戲曲中的感情色彩以及主題思想傳達出來,需要戲曲演員不斷重視人物創造的重要性。而戲曲演員進行人物塑造時,離不開對主題的深入把握,對戲曲人物的感受和感知,以及進行充分的想象,從這幾方面入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造出更加生動化的戲曲。
一、緊抓主題,樹立人物創造形象
戲曲的演繹都是來源于生活的,真正富有藝術感、優美的戲曲是有思想和情感的,而戲曲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在特定的時代和故事背景下誕生的,具有顯著和獨特的人物個性。因此,戲曲演員在進行人物塑造時,應該以打造出富有思想感情、能夠映襯出客觀現實的角色為目標,這需要演員在進行演出之前,對劇本和故事背景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抓住故事中的主題思想和中心內容,感受故事中人物的特點和特性,通過對演員形象的塑造和樹立,將戲曲的中心主題展示給觀眾,樹立更加豐富和飽滿的藝術形象。
戲曲演員在創造人物形象時不僅應該具有良好的戲曲功底和身段,還需要演員根據劇本的中心思想,對人物情感進行塑造,要將角色人物帶入到相應的故事環境和背景中,運用外部的表現形式來傳達內在的情感色彩。只有如此,才能夠使戲曲不再僅限于繁雜、眼花繚亂的身段或者打斗場面,要讓觀眾感受到其中的文化色彩,感受到戲曲藝術的魅力。例如昆曲《夜奔》,其中心主題是要反抗封建勢力的壓迫。因此不僅需要演員具備一定的武功基礎,還要深入理解這一中心內容,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表現出“官逼民反”的情感歷程,達到更加豐富和飽滿的戲曲內容。
二、運用感知,打造人物創造基礎
戲曲演員要打造人物創造基礎,就一定要遵守藝術創作的普遍規律,能夠對于戲曲故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在感知的作用下塑造出一個靈活形象的戲曲人物,然后為人物賦予情感和靈魂。戲曲演員要想為觀眾塑造出一個形象的角色,就應該注意對戲曲內容的學習感知,為觀眾真正打造出一個有思想、有靈魂、貼合戲曲故事的角色形象。作為一個演員,想要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戲曲角色,就必須要認真仔細研究戲曲劇本,用心感知戲曲人物背景下的真實情感。然后將這種情感運用在舞臺表演上,打造一個更加真實飽滿的角色。
演員通過對戲曲故事的認知和感受,來指導表演情緒,用形象的角色表演來描述故事的發展,自然而然展現在觀眾眼前。例如《玉春堂》中,演員就一定要感知到人物蘇三悲傷和膽怯的心理情感,通過形體展示來表現蘇三的人物形象。感知戲曲故事內容,打造戲曲人物形象,否則就失去了藝術形象的意義。
三、充分想象,推動人物創造發展
戲曲是一種舞臺表演的形式,對于任何舞臺表演形式而言,演員的想象力是讓創造人物的形象飽滿的必要因素。每一個戲曲演員對于戲曲角色的塑造和展現都是需要豐富的藝術構想的,這樣的構想不但離不開演員的藝術技巧和戲曲基本功,同時也離不開演員的想象力以及對于劇本的掌握和理解,要對所要飾演的角色有足夠的感知和體驗,同時還要發揮自己的想象。許多老戲曲演員,通過多年的舞臺實踐,對角色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這對于角色的塑造起到了關鍵作用。
塑造一個靈活飽滿的戲曲人物,對于戲曲的基本功是基礎,想象力才能夠讓角色擁有靈魂,戲曲表演的藝術構想是戲曲人物展現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戲曲故事的本身既是感知和感受的一種舞臺藝術形式,又是一種需要演員展現出無窮想象力的藝術形式。一個個舞臺上成功的戲曲人物塑造,無疑都告訴我們,想象確實是演員對戲曲故事進行藝術構想的一個重要手段。一個劇目,不論是主題的策劃,還是角色的表演。都是需要想象力來加以完成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那么所有的戲曲內容都會顯得機械一致,容易失去戲曲本身的魅力。
中國戲曲以戲曲演員對人物的塑造表現為核心內容,戲劇演員的一大任務即是通過一系列的表現方式和演繹技巧,根據故事情節以及人物性格特征等,將人物進行生動化的塑造。演員只有不斷地對人物和劇本進行感受和理解,才能發掘到戲曲的真正情感意義所在,為戲曲的演繹和表現注入精神靈魂,實現更加豐富和飽滿的戲曲表現形式。
參考文獻:
[1]曹威治.論戲曲演員創造人物的藝術構想[J].藝海,2016,(9):52-53.
[2]胡強.淺談戲曲演員如何創造角色[J].山東青年,2017,(1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