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
【摘 要】美聲唱法主要是源自意大利演唱風格,并逐漸向全球普及。我國美聲唱法教學通常采取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形式,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革新,以便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圍繞美聲唱法應遵循的根本原則及特點、美聲唱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進美聲唱法教學的有效對策等方面展開討論,針對現階段美聲唱法教學現狀,提出改進美聲唱法教學方法的相關措施,有利于推動美聲唱法教學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美聲唱法教學;教改研究;情感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J616.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7-0184-02
美聲唱法是一種學習價值較高的唱法,在較多類型歌曲的演唱中有較好運用,是需要演唱者充分掌握的唱法之一。隨著美聲唱法的普及,高校已經將美聲唱法教學作為聲樂教學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并希望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發展,進一步實現美聲教學質量的提高。如通過采取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情感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教學改進措施,能有效達到美聲唱法教學滿足教學改革要求的目的。
一、美聲唱法應遵循的根本原則及特點
為了保證美聲唱法在音樂作品表演中發揮積極作用,則應做到對美聲唱法運用原則的充分掌握。一是需要做到聲區統一,是取得較好演唱效果的基礎條件;二是應做到吐字清楚及聲母一致;三是確保聲音的連貫;四是要求表演者具備一定音樂修養;五是做到聲情并茂[1]。在學習美聲唱法時,要嚴格遵循上述原則,以便真正掌握美聲唱法,達到對教學內容的充分掌握及靈活運用。而對于美聲唱法基本特點而言,首先,從演唱風格角度出發,美聲唱法音色優美并且演唱靈活;其次,在運用美聲唱法,對聲部的區分有嚴格要求,要確保音區和諧統一。另外,在發音方面,應做到美聲唱法發聲的自然流暢,通過控制音量來提高演唱質量。最后,美聲唱法應用關鍵還體現在唱法氣聲一致上,保證演唱流暢自如。正是由于美聲唱法具備上述特點,才使其在聲樂領域占有重要地位,并成為高校主要教學內容之一,在提升學生綜合音樂素養方面有促進作用。
二、美聲唱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對美聲唱法教學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時,發現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從學習者角度出發,由于大多數學習者對美聲唱法內涵還沒有明確掌握,無法做到將教學知識內化為自身音樂素養,是阻礙美聲唱法教學發展的主要原因。另外,學習者對美聲唱法運用原則掌握不足,對氣息、音量及唱法的控制較差。二是從傳授者角度來說,由于我國美聲唱法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因此現階段大部分高校教師隊伍還無法滿足教學實際需求,同時相關教學設施較落后,將對美聲唱法教學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三、改進美聲唱法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選擇因材施教及分層教學的模式
要想促進美聲唱法教學的良好發展,則需要加大對教學方法教改的研究。其中采取因材施教及分層教學等教學模式,是創新教學方法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增強美聲唱法教學針對性與有效性[2]。對于美聲唱法學習者來講,他們在學習能力、學習訴求等方面有所差異,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實現激勵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學目的。而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可避免統一教學帶來的弊端,是培養聲樂人才的有效途徑。在開展美聲唱法理論教學活動時,通常選擇統一教學的模式,而在進行美聲演唱技巧及方法教學時,則教師應適當選擇小組教學、合作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
例如,在講解有關美聲唱法的理論知識時,教師將主要從文化背景、演唱流派等方面著手進行講解,為學習者深入掌握美聲唱法技巧奠定基礎。在組織美聲實踐教學活動時,教師將根據學生音樂素養、學習能力等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并為其提供相應的教學方法。如對于理論知識掌握較好且天賦高的學習者,大多采用公開課或小組教學的方法,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同時鼓勵他們參與到表演實踐中,有利于提高其美聲唱法表演技能。而對于聲樂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可優先選擇小組教學、一對一等形式,真正做到及時解決學生學習疑問,加大對學生美聲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采取因材施教的美聲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是加快美聲唱法教學方法教改進程的重要途徑。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
對于美聲來講,指的是演唱者氣息和身體結構發生作用后產生的聲樂,美聲唱法技巧良好應用的關鍵在于確保發聲優美,考慮到學習者對身體結構、發聲特點等抽象內容的認識難度較大,這時可借助多媒體資源來開展教學活動。如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形象的圖像、動畫等,促使學生能深入掌握美聲演唱技巧,在對比視頻資料的情況下,達到自身唱法優美的學習成效。同時,在多媒體課件作用下,能激發學生興趣,使得他們積極配合聲樂教學活動的開展。
美聲唱法教學主要包括理論知識教學及實踐教學等兩方面,美聲唱法理論內容相對抽象,對學生而言有一定的學習難度。這時可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將美聲唱法產生背景、技巧等知識內容以視頻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是彌補傳統美聲教學缺陷的有效措施。同時,多媒體教學資源能將演唱時的呼吸狀態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掌握純正的美聲唱法技巧,進而充分發揮美聲演唱法在聲樂表演上的積極作用,并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尤其在信息化技術普遍運用的背景下,高校加大了在多媒體設施上的經費投入,為美聲唱法教學活動的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可以說要想保障美聲教學方法教改的順利進行,需要教師有意識的將先進技術運用到實際教學中,為美聲教學發展注入活力。
(三)情感教學法
美聲唱法演唱效果的實現離不開情感的作用。在采取情感教學模式時,教師通常利用音樂來調動學生內在情感,在對聲樂作品文化背景、內在表達等內容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確保演唱過程中合理采用肢體語言、表情等多種表達手法,達到情感與作品的充分融合[3]。例如,教師為了培養學生挖掘作品內在情感的能力,將針對某一聲樂作品要求學生對其中蘊含的情感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演唱者動作、表情等,進一步說明歌曲內涵,是美聲教學方法教改主要路徑。
(四)實踐教學法
實踐教學法在美聲唱法教學中有重要的運用意義,是在教學方法革新背景下,隨之產生的一種教學方法。美聲教學通常被看作是一門高端藝術,對學習者有較高要求,需要在教學實踐不斷實施下,使得學習者掌握系統的美聲唱法演唱技巧,并能形成他們自身獨特的演唱風格,是美聲唱法教學重要的教學目標。除了上述要求外,還要求學生做到對聲樂作品內涵的精準把握,從而在演唱時融入情感,達到聲情并茂的表演效果。對于傳統聲樂教學實踐來講,主要以學生自主練習為主,在教師引導下,促使學生根據自身知識薄弱點進行針對性學習。由于傳統教學實踐缺乏對學習者演唱實踐的培養,導致實際聲樂教學實施過程中,容易出現忽視舞臺表現等環節的現象,導致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較差。針對上述問題,在進行美聲唱法教學模式構建時,需要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確保學習者能在演唱過程中完善自身美聲唱法知識體系,是教學方法創新發展的重要體現。
四、結論
綜上所述,美聲唱法教學已經在我國聲樂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并且在不斷教學實踐中,做到了教學模式的多元化構建以及教學方法的創新,對聲樂教學的整體發展有重要意義。在運用美聲唱法時,要遵循吐字清楚、聲音連貫等原則,在此基礎上,通過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進而確保美聲唱法教學方法教改取得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羅中一.從我國30多年美聲唱法研究文獻看聲樂教學理論之構建[D].上海音樂學院,2014.
[2]趙薇.美聲唱法雙語教學的探索[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4(02):52-53.
[3]魁麗華.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相互借鑒及其發展趨勢[D].西北民族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