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陽市肛腸醫院(464000)張曉慧
健康教育是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合理、系統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并提升自我保健意識和遵醫行為[1]。本研究分析了分階段健康教育在肛腸科護理中的實施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6年2月~2017年11月90例肛腸科患者以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男30例,女15例;年齡21~79歲,平均(38.24±2.70)歲。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22~79歲,平均(38.21±2.55)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開展分階段健康教育。①術前1天。術前1天訪視,加強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狀態,介紹手術知識、成功案例、配合要點、術后康復事項等,使患者樹立治療信心。②手術當天。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告知患者取平臥位,告知患者麻醉方法、術中感受和術后可能出現疼痛、處理方法、強調術后飲食、用藥等方面的知識。③術后1天。術后囑咐患者遵醫用藥、坐浴等,并增強巡視,詢問患者有無不適感。④術后1周。根據患者康復情況介紹肛門括約肌訓練方法。⑤出院前。出院之前告知患者和家屬注意事項,使其明確遵醫用藥、飲食重要性[2]。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肛腸科護理滿意度;住院時間、醫療費用、肛腸科疾病認知(0~100分,得分和認知為正比關系)、治療依從性(0~100分,得分越高依從性越好);干預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用ESCA評分,得分越高自理能力越高)、生活質量(QOL量表,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統計數據,臨床資料根據類別不同進行t檢驗(計量)、χ2檢驗(計數),P<0.05說明差異顯著。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相比較 觀察組肛腸科護理滿意度95.56%(43/45)高于對照組68.89%(31/45),P<0.05。
2.2 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質量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質量相近,P>0.05;干預后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P<0.05。如附表1。
2.3 兩組住院時間、醫療費用、肛腸科疾病認知、治療依從性相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醫療費用、肛腸科疾病認知、治療依從性優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2。
肛腸科患者多存在緊張不安情緒,對疾病認知缺乏,缺乏康復常識,通過分階段健康教育,可遵循患者診治進程順序,為患者做好每個階段注意事項的介紹和教育,使其獲得相應的健康支持,可更好滿足患者需求,幫助其建立健康理念和遵醫行為,從而改善癥狀和生活質量[4]。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肛腸科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醫療費用、肛腸科疾病認知、治療依從性優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質量相近,P>0.05;干預后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P<0.05。
附表1 兩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質量相比較(±s)

附表1 兩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質量相比較(±s)
注:干預前后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期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質量觀察組 45 干預前 46.31±0.25 45.54±0.56干預后 95.72±0.32#* 96.27±1.51#*對照組 45 干預前 46.32±0.21 45.65±0.71干預后 82.13±0.69# 81.24±0.25#
附表2 兩組住院時間、醫療費用、肛腸科疾病認知、治療依從性相比較(±s)

附表2 兩組住院時間、醫療費用、肛腸科疾病認知、治療依從性相比較(±s)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d) 醫療費用(元) 肛腸科疾病認知 治療依從性對照組 45 12.13±5.24 3885±566 81.26±5.25 82.47±1.14觀察組 45 9.15±2.25 2343±233 94.16±5.65 95.24±2.56 t 8.144 9.254 8.767 8.861 P 0.000 0.000 0.000 0.000
綜上所述,分階段健康教育在肛腸科護理中的實施效果確切,可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和依從性,提高自我護理行為和生存質量,縮短住院時間,減少醫療費用,患者對護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