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
在堅守風險底線的原則下,2018年上海銀行加大了對國家及區域戰略性行業的信貸投入,積極參與重大建設項目,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區域經濟一體化、“一帶一路”、民營小微、國資國企改革等戰略布局。
“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所難。”對公業務的精益求精不僅令上海銀行對公存貸款規模增速領先市場,也為其贏得企業與市場的信任和尊重,并一舉摘得《投資者報》“2018值得信任的公司銀行”大獎。
作為一家發源于上海的商業銀行,上海銀行近年來秉持“智慧金融、專業服務”的理念,主動對接上海及各地發展企業的相關政策,從產品、服務、渠道、機制各方面,重點培育交易銀行、跨境銀行、投資銀行等特色業務,同時著重科創金融和民營小微金融的開發與研究,提升公司客戶服務質量和效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上海銀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32.60%;供應鏈金融貸款投放金額同比增長72.22%;跨境中間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01%;債務融資工具承銷金額同比增長55.12%。
交易銀行方面, 為貫徹落實國家政策,支持普惠金融, 2018年上海銀行從產品、客戶、應用等方面對供應鏈金融業務進行了廣泛布局,結合金融科技應用,不斷升級產品服務,推出“上行e鏈”在線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基本實現開戶、簽約、放款全流程線上化操作,聚焦與行業頭部企業的合作,搭建“共享、互贏”的服務平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以供應鏈金融賦能普惠金融發展。此外,上海銀行積極致力于為客戶提升資金管理效率和資金運作效益,落地跨行現金管理、財政繳款自助柜面等新產品、新功能。
科創金融方面,通過支持戰略新興產業領域重大項目落地,上海銀行先后為張江科學城、紫竹、漕河涇、嘉定、臨港等高科技產業園區建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與一批“獨角獸”企業建立合作關系。2018年,圍繞科創企業需求,上海銀行發布“科創金融服務方案”,對接資本、知識、機構,打造“上海銀行+”科創金融服務大平臺,為科創企業提供100 億元專項信貸額度支持,并設立科創金融專家庫,提升專業服務和風險識別能力。
跨境銀行方面,在既有的戰略合作聯盟和一攬子金融服務的基礎上,2018年上海銀行以上銀香港、上銀國際為主要載體,助力大型央企、國企及境內上市公司等優質企業,成功落地多個“一帶一路”項目。與多家境內外互聯網企業合作,拓展跨境本外幣結算、貨幣兌換等線上渠道,形成“互聯網+跨境業務”特色。為多家“獨角獸”企業提供跨境資金池服務,其中包括估值超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
投資銀行方面,堅持輕資本、平臺化和交易型的投資銀行業務轉型方向,債務融資工具承銷業務發展迅速。2018年,創新推出“債券通”中期票據、信托型ABN 產品,主承銷發行市場首單AA+主體評級熊貓債。成功主承銷全國銀行間首單扶貧資產支持票據——“國藥集團融資租賃有限公司2018年度第一期扶貧資產支持票據”,用于支持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基礎設施項目,對金融創新服務于精準扶貧具有積極示范效應。
據《投資者報》了解,作為一家根植于上海的中等規模商業銀行,上海銀行一直將貼近優質民營企業,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普惠金融作為戰略重點,持續創新服務民營企業的產品及服務。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末,上海銀行民營企業人民幣貸款戶數占比達75%。
為響應中央號召,更進一步助力民營、小微企業破解融資困境,上海銀行正在不斷深化“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只唯優劣”的信貸文化,以全維度的“組合拳”措施進一步加大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11月30日,上海銀行在發布“支持民營及小微企業30條”的同時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傾聽包括“獨角獸”企業復宏漢霖、深蘭科技在內的15家科技、先進制造業民營企業心聲,共同商討如何破解當前民企融資難題。
“30條”特別提出,推進民營、小微與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相結合,與上海地區科創金融相結合,實現科創、民營、小微的三合一。具體包括,按照“精準滴灌科創企業” 的要求,大力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小巨人”、“專精特新”等科技型企業,推廣投貸聯動、“知識產權保”、“投貸保”等科創類融資產品;加快科創金融專營機構發展,積極與張江、臨港、紫竹等重點園區共建科技特色支行,以點帶面形成上海銀行科創金融服務網絡。
為全面落實“30條”,上海銀行還提出了重線上、拓渠道、降成本和優機制的四點要求。
重線上,即堅持并擴大線上業務方向,優化信貸技術,提升融資便捷性。一方面,擴展服務客戶通道,“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30條”還提出,優化信貸技術、流程及風險模型,上海銀行將根據不同類型民營企業的特征及生命周期,制定差異化業務準入標準,改進信用評價模型,科學設定授信審批條件。
拓渠道,即為民營企業提供境內外、多渠道、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充分利用集團資源,依托自貿區在特色創新與復制推廣中的標桿作用,通過內保外貸、跨境直貸、國際貿易融資、跨境并購等拳頭產品,為民營企業提供集在岸離岸一體化的跨境金融服務。通過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運用并購貸款,支持優質民企通過并購延伸產業鏈;加強和所在經營區域紓困基金等機構的全面合作。
降成本,即減費讓利合理定價。上海銀行將在人力、財務、信貸等資源上傾斜,主動減費讓利,合理制定小微企業利率定價,并運用“遠期共贏利息”貸款利率定價模式,將銀行貸款收益與小企業發展周期相融合。
優機制,即差異化認定盡職免責。完善考核機制,加大民營企業、普惠金融考核權重;完善小微企業及科創企業不良容忍機制,制定特別風險容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