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南省瓊海市人民醫院,海南 瓊海 571400;2.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廣東 深圳 518116;3.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廣東 汕頭 515041
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包括高血壓、高脂血癥和血糖代謝異常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研究證實,MS可導致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炎癥反應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發生發展[1]。麝香保心丸具有保護內皮功能、抗炎及抑制血管鈣化等作用,在抗動脈粥樣硬化及血管鈣化等血管重塑性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2-3],能否下調MS誘導的炎癥因子尚不清楚。實驗在MS大鼠模型上,用麝香保心丸干預,觀察對血清炎癥因子MCP-1和CRP含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實驗動物、藥品及儀器 無特定病原體(SPE)級雄性SD大鼠(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動物許可證號:SCXK(京)2012-001),8周齡)。高果糖飼料(北京華阜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CP-1、CRP試劑盒(北京華英生物研究所);麝香保心丸(批號:12050401,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Beckman Coulter AU5800生化儀;美國雅培血糖試紙及快速血糖儀;鼠尾動脈測壓儀。其余為進口或國產分析純試劑。
1.2 MS動物模型制備 取雄性SD大鼠8只作為正常對照組,普通飼料喂養;取16只雄性SD大鼠作為MS組,高果糖飼料喂養8周,檢測尾動脈壓、血糖和血脂水平,以確定MS模型建立成功,將造模成功的MS大鼠隨機分成MS組和MS+麝香保心丸組,均繼續高果糖喂養,MS+麝香保心丸組每天予麝香保心丸25 mg/kg灌胃1次。4周后稱重,3%水合氯醛麻醉,心臟取血,一部分血液置入含有EDTA的試管中,4 ℃離心分離血漿;另一部分血液置入含有促凝劑的5 mL塑料試管中,充分混勻,4度離心分離血清,-80 ℃保存。摘取胸主動脈,用冰生理鹽水沖洗后,石蠟包埋用于染色。
1.3 血糖、甘油三酯和血壓的測定 禁食8 h后尾動脈取血,采用快速血糖儀檢測血糖,并分離血清,采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生化儀檢測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采用鼠尾動脈測壓儀測量血壓。
1.4 血清炎癥因子MCP-1和CRP含量的測定 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清炎癥因子MCP-1和CRP含量,具體步驟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2.1 大鼠MS模型情況 經高果糖飼料喂養8周后,大鼠血壓和血清血糖、甘油三酯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提示MS模型建立成功。見表1。

表1 大鼠MS造模結果

表2 血清炎癥因子MCP-1和CRP含量比較
2.2 血清炎癥因子MCP-1和CRP含量比較 MS組血清炎癥因子MCP-1和CRP含量明顯上升,采用麝香保心丸干預后,血清炎癥因子MCP-1和CRP含量有所下降。見表2。
隨著國民生活條件改善和生活方式(缺乏運動)的改變,肥胖的人群越來越多,導致MS的患病率近年來急劇增加,包括胰島素抵抗、高血壓及高脂血癥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這些危險因素均可導致血管功能和解剖結構的損傷,包括內皮功能障礙、動脈粥樣硬化等[1-2],涉及分子機制包括血管活性肽效應、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等[3-4],其中炎癥反應貫穿以上病理過程的始終。已知CRP和MCP-1等是體內重要的經典炎癥因子和炎癥細胞趨化因子,可與相應的受體結合,激活或加重炎癥反應,從而加重血管損傷[5]。因此,探索如何防治MS誘導的炎癥反應,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實驗采用高果糖飼料喂養后,血清血糖、甘油三酯水平及尾動脈壓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大鼠MS模型建立成功。同時發現MS大鼠血清炎癥因子MCP-1和CRP含量明顯高于正常組,與國內外文章一致,用麝香保心丸干預后,大鼠血清炎癥因子MCP-1和CRP含量明顯下降。
麝香保心丸在臨床上作為一種治療冠心病的有效常用藥物,對緩解心絞痛、改善心肌缺血癥狀等有顯著的作用。麝香保心丸具有芳香溫通、益氣強心之功效,進一步研究發現,麝香保心丸具有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穩定動脈粥樣斑塊、抑制炎癥反應、促進治療性血管新生及抑制血管鈣化[6-9]等作用。在MS導致的炎癥反應過程中是否亦有抑制作用尚不清楚。本實驗用麝香保心丸干預后,MS大鼠血清炎癥因子MCP-1和CRP含量明顯下降,這提示麝香保心丸具有抑制MS大鼠模型炎癥反應的作用,保護血管及心臟等臟器功能。
實驗發現麝香保心丸可抑制MS大鼠誘導的血液中炎癥因子的表達,這為血管損傷的機制研究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作用靶點,其具體細胞內信號轉導通路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