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小青
(作者系廣州市越秀區登峰幼兒園園長)
近年來,受文化生態學影響,課程回歸兒童生活的呼聲日益高漲。而傳統編織藝術植根于人民的生活和文化環境,對幼兒的成長及幼兒園課程的開發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與實踐意義。為此,本研究以廣州市A幼兒園為研究對象,對該園民間編織活動融入幼兒園課程的過程及實施效果進行研究。
A幼兒園地處廣東省廣州市,創辦于1953年,是一所由越秀區教育局主辦的全日制公辦幼兒園,目前全園有大、中、小班共8個班。幼兒園以民間編織課程為特色,注重課程內容的生活化、系統化和生成性。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和研究已初步形成較為系統的小、中、大班民間編織課程體系及目標。
籌備階段。2008年 A幼兒園基于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及現有資源考慮,決定嘗試將民間編織活動作為幼兒園的特色活動,并以民間編織活動為主題申報區級課題。在民間編織課題研究過程中,A幼兒園教師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收集整理各類民間編織活動資源,并將其作為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進行探索和嘗試。2010年民間編織課題結題,A幼兒園Z園長在區里做結題報告,A幼兒園的民間編織活動得到了區領導和同行教師的認可和贊揚。
發展階段。成立編織教研組。A幼兒園成立了編織教研組,定期進行編織教研;收集本園教師撰寫的編織活動教案,并對教案進行整理和改編;對教師在開展民間編織活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逐一研討;采取一課多研、集體備課等形式,以此完善對民間編織在幼兒園課程實施中的理解。
確立編織活動目標。A幼兒園建構民間編織園本課程,把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促進幼兒潛能與個性發展,作為建構民間編織課程體系的總目標。在總目標的指導下,結合各年齡段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及民間編織活動對幼兒的發展價值, A幼兒園構建了小班“穿”、中班“編”、大班“結”的遞進式編織課程目標體系。
多種方式收集整理編織活動資源。A幼兒園發動全園教師、幼兒及家長收集民間編織活動資源。編織教研組根據教育性、適切性、生成性及發展性等原則對收集到的民間編織資源進行整理和分類,并確定了小、中、大年齡班的具體編織課程內容。
聘請專家系統培訓。A幼兒園聘請民間編織方面的幼教專家定期對全體教師進行民間編織課程系統培訓。經過多年的努力實踐,2013年A幼兒園民間編織課程基本成型。
完善階段。編織課程與其他領域課程有機結合。2014年為了深入探究民間編織活動與其他領域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A幼兒園聘請越秀區少年宮美術專業教師對本園教師進行培訓,將編織活動與美術活動、民間越繡有機結合。在區幼教專家、A幼兒園編織教研組及全園教師的共同努力下,A幼兒園編寫了《民間編織教案集》《民間編織隨筆集》及《民間編織欣賞集》等系列編織教材。為民間編織課程的開展奠定理論基礎的同時,使得民間編織課程得以進一步充實和完善。
建立民間編織課程評價體系。A幼兒園編織教研組在區幼教專家的指導下建立民間編織課程多元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對課程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及對幼兒的評價三部分。其中,對課程的評價包括課程方案的評價、課程實施過程的評價及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三部分;對教師的評價包括班級環境創設、課程實施中的指導策略以及課程實施的效果等;對幼兒的評價包括幼兒編織發展水平評價及幼兒編織技能評價兩方面。
民間編織課程的影響力日益增大。近年來,A幼兒園特色民間編織課程不斷在廣東省、市、區中進行交流和展示。通過這些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幼兒園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的幼教人士前來觀摩。
對幼兒發展的價值。幼兒從對民間編織一無所知到對民間編織產生濃厚興趣,感受到民間編織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培養了幼兒熱愛我國民間優秀傳統編織文化的情感。其次,幼兒不斷嘗試、探索、創新編織游戲的新玩法,從“老師,該怎樣編織?”到“老師我會編織了”,再到“老師還可以這樣編,你看多漂亮!”,孩子們不斷探索創新,創編了許多令老師們嘖嘖稱贊的編織技法和作品,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此外,在編織活動中,培養了幼兒的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協調能力。
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價值。首先,教師的教育觀不斷轉變。現在教師不僅僅把編織活動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而且重視編織活動過程對幼兒的教育價值,與其他領域活動有機結合,在生活活動、主題活動、游戲活動中都可以看到民間編織課程的蹤影。
班級編織作品
其次,教師的課程思想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在對民間編織課程的探索和實踐過程中,教師不斷接受相關理論知識培訓,現在A幼兒園教師認為將民間編織活動融入幼兒園課程不僅可以彰顯幼兒園辦園特色,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讓幼兒了解本民族文化,增加幼兒的民族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此外,教師的科研能力、專業能力也在無形中得到提升,知識結構不斷重建。A幼兒園教師從對民間編織的無知到知道到嫻熟運用到幼兒課程教育中,從不知道如何進行課題研究到現在可以自主選擇研究課題,并按照相關理論要求付諸行動,得出自己的觀點,教師的理論素養、科研能力及專業能力不斷提升。
彰顯幼兒園內涵,突出辦園特色。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在幼教專家的指導下,在本園教師、家長及社區的支持下,A幼兒園成立了編織課題組,初步形成了民間編織課程體系,并對優秀教案進行收集整理,編寫了民間編織課程系列教材。這為幼兒園民間編織園本課程開發奠定了基礎。其次,A幼兒園民間編織課程的影響力日益增大,不斷受邀進行展示,提升了幼兒園的知名度。此外,民間編織課程作為A幼兒園的特色課程,豐富了幼兒園課程內容,為打造特色化幼兒園奠定了基礎。
總之,在探索民間編織活動融入幼兒園課程的過程中, A幼兒園民間編織課程體系不斷完善,并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在后續的研究中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