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CEO及主席杰克·馬奎斯介紹:“設立這個青少年比賽能協助我們與世界上有天賦的青少年選手建立良好的聯系,更重要的是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可以利用自身的平臺優勢和廣告效應,為推廣明日之星提供獨一無二的條件,我們為有天賦的選手提供有價值的資源助其職業發展更進一步。媒體、網絡宣傳、優秀樂團助力、藝術節氛圍、卓越的演出體驗及專業的職業建議,這一切使得這項賽事與藝術節成為選手成長為專業音樂家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痹擁椯愂旅克哪昱e辦一屆,2019年決賽選手還將與著名的達拉斯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蘇豫 藝考熱究其原因有四:一是藝考門檻低,很多學生通過藝考尋求文化課加藝術分的雙保險,從而圓自己的大學夢;二是家長望子成龍,把藝考當作大學敲門磚,不惜花重金幫助孩子沖刺藝考;三是片面追求升學率,多數中學通過讓更多的學生參加藝考提高其升學率;四是高校專業設置受利益驅動,不少藝術院校和綜合大學的藝術科系發展迅速、擴招明顯。
@周海宏 喜歡藝術的人很多,但熱愛和喜歡是不同的,熱愛是有行動力的。如果你僅僅喜歡看電影,這不是夢想;如果你喜歡看電影,會在業余時間鉆研電影、寫影評,會買書看,會為這個目標而努力,這才是熱愛。要把樂于此道和善于此道的學生挑出來,藝考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不是說文化課不好就可以轉而學藝術。當然,近年來持這類觀點的學生越來越少,藝考真正青睞的是真心熱愛藝術的孩子。
@孫立軍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大家的精神需求在不斷提升,與此相適應的,電影、電視劇、新媒體、VR新技術都在不斷發展。電影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不是一兩個明星的藝術,而更多的是幕后的藝術。從藝考院校教師的角度,我覺得這些專業吸引了很多考生,說明這不是“虛火”。
@丁莉 我認為藝考熱總體來說是件好事,而我們迫切需要提升的是審美能力。對孩子來說,科學和藝術是同樣重要的,都是他綜合素質的一部分。我們在這方面的人才很少,藝術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遠遠滿足不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藝術需求,因此,藝考、藝術教育是方興未艾的。
藝考熱度不減,追夢更要戒浮躁
隨著藝考熱度升高,專業課和文化課難度都在不斷攀升,“最難藝考年”這一定義隨之連年刷新。不少人認為藝考熱是一種“虛火”,是浮躁的表現,修煉內功、注重內涵才是應有之道。也有人認為青春追夢無可厚非,這也反映了我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那么,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藝考熱呢?
@李言榮 我們投入了兩億多元全面推進“教室革命”,打造多視窗互動教室、靈活多變組合教室、移動網絡互動教室等類型的智慧教室400多間,超過教室總數的80%。在此基礎上,學生抬頭就能互動,轉頭就能遇到老師,這樣的格局讓學習變成了啟發式講授、互動式交流和探究式討論。與此配套,學校實現非標準答案考試全覆蓋,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特點實行開放式命題。我們看重的是學生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些舉措,實現讓學生真正把頭抬起來、坐到前排來、提出問題來。
@張蕾 我們以前的教學工作就是一個PPT、一個教案,學生很多時候都是被動在聽,現在教學條件變好了,課堂規模變小了,教學模式也必須發生變化。教室革命只是一個突破點,最本質的還是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敬業水平。周加貝、賴雪飛、權新峰等一群教化學公共課的青年教師湊在一起,研究如何利用新技術,讓學生喜歡上這門枯燥且難學的課程。周加貝通過混合現實教學,把真實環境進行虛擬數字化,通過MR(混合現實)眼鏡向外投影,與虛擬環境結合,實現真實和虛擬環境互動教學,讓學生能夠看到形象立體的原子、分子結構。賴雪飛組織學生開展化學爭霸賽,將化學知識與全球第一大游戲化教學平臺結合在一起,初賽學生“攻城略地”在線答題,得分排名前列的學生組成戰隊,通過現場加在線直播進行“城堡爭奪戰”,比賽吸引了千余名學生參與,大家熱情高漲。
@王建國 要實現課堂革命,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關鍵。教師全身心投入本科教育、創新授課方式的積極性,或多或少與川大對一線教師的獎勵機制有關。另一方面,學校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讓其盡快適應小班智慧教學帶來的變化,不斷強化“教師是第一身份,上好課是第一要務,關愛學生是第一責任”的意識,促進教師愛教、善教、樂教,著力建設品德高尚、學術卓越、教學優秀的一流師資隊伍。未來,學校將聚焦一流人才培養全要素、全過程的持續改革,加快建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努力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場從教室開啟的本科教育變革
走進四川大學江安校區第一教學樓,你會發現這里有很多不一樣:形式多樣的交流互動式走廊刷新著教學樓的刻板印象,一萬多平方米公共服務空間勾勒著學術殿堂的模樣。走進教室,充滿科技色彩的陳設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在網絡互動教室,看不到一排排整齊擺放的課桌,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張半圓形的桌子,每張課桌上擺放著三臺電腦,三名學生圍桌而坐,課桌星羅棋布,教師穿梭其中。以“教室革命”為抓手,四川大學瞄準課堂教學改革這一突破口,實施小班化互動式教學、非標準答案考試、全過程學業考評、重獎一線教師、開展國際課程周……推進一流本科教育的改革與實踐,努力打造著“學生能轉身遇到好老師,校園隨處見討論”的理想校園,通過課堂革命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川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