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奎廣
摘要:隨著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國關于環境會計的研究得到了進一步深化。本文通過簡要介紹環境會計的概念、環境會計的假設,總結了研究結果,期望有助于環境會計在我國得以盡快順利地推行。
關鍵詞:環境會計;假設
1.環境會計的概念
環境會計是從傳統會計中新生的一個會計分支,是環境學與會計學、社會學交叉滲透而形成的一門科學,是傳統會計學的延伸和發展。環境會計是以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環境成本、資本化、義務等會計要素為核算內容的一門專業會計。環境會計又稱為綠色會計、環境保護會計,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有關的法律法規為準繩,通過研究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之間的關系,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計量、記錄環境污染、環境防治、開發、利用的成本費用,并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對社會環境的維護和開發形成的效益進行合理的計量,從而分析環境保護成本和環境效益,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影響的一門新興學科。
2.環境會計假設
會計基本假設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空間范圍和時間范圍等所做的合理假定。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環境會計的基本假設在繼承傳統會計假設的基礎上,又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并增加了相關的基本假設,具體包括:會計主體假設、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假設、環境資源稀缺性與環境價值假設和貨幣計量的多元計量假設。
2.1會計主體假設
生態環境資源屬于人類的共同財產,環境會計為了進行核算,必須將生態環境資源限定到一定范圍,這樣界定的范圍,稱為環境會計主體。筆者認為環境會計的主體應該具有多樣性,可以分為宏觀環境會計主體和微觀環境會計主體。宏觀環境會計的主體應該限定為政府,而不應該僅僅限定于企業范圍。微觀環境會計主體是核算企事業單位的環境信息,微觀環境會計主體可以就是企業。
2.2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假設
持續經營假設指會計核算以企業的持續性經營為前提,一般都認為企業應該無限期經營下去。環境會計持續經營假設是指環境會計主體在所持有的環境資產在經營過程中按照既定的用途被耗用、占用,它所承擔的環境負債、成本也能如期清償,以及環境資源的消耗、補償循環可持續的,即假定環境資源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在不斷補償的前提下實現良性循環,從而保證可持續發展。環境會計的核算和監督立足于可持續發展,充分考慮環境會計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對自然資源、環境資源的價值進行計量和必要的披露,分清各個時間企業經營的成果和履行環境保護的責任,向相關人員提供信息,環境會計必須對會計分期進行假設。可以將環境會計分期分為長期、中期、短期,也可以以年、月進行劃分,并且要保持核算方法和會計政策的一致性。
2.3環境資源稀缺性與環境價值假設
傳統認為,一切自然的東西都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所以說環境資源是沒有價值的。在現有的條件下,對于人們對環境資源的無限制增長和擴大的要求,而一定時間和一定空間的資源卻是有限的,因此資源是稀缺的,準確地講應該是良好的資源是稀缺的,按照稀缺性標準,環境會計認為環境具有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價值,環境是有用的經濟資源。從環境價值理論出發,應該將環境資源進行合理的量化,使其與其他指標相銜接。因此說環境資源稀缺性與環境價值假設是環境會計進行會計核算前提之一。依據環境價值理論,將環境因素納入環境會計會計核算,應該從以下方面考慮。一方面是如何將環境因素考慮到環境成本中去,并將其量化。第二方面就是如何用價值的方式對環境進行核算。
2.4貨幣計量的多元計量假設
環境會計計量是指根據環境會計的特點,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采用多元化的計量手段, 記錄涉及環境的業務,通過分析其影響的會計要素、計算確定其金額并列入會計報表的過程。首先,環境會計核算對象較傳統會計增加了企業社會責任、環境資源等方面的內容,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不要忘記自己對環境所負的責任和義務。環境會計核算主體為了更好地反映企業的環境保護成本和環境保護效益,更加強調核算企業的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環境成本、環境收益等業務,而關于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環境成本、環境收益的核算對象具有模糊性,這給環境會計的計量帶來了難度。因此不能僅以“貨幣”為唯一的計量屬性。其次,傳統會計只計算人造資本,而忽略了不能計價的“自然資本”。對于“自然資本”的計價,機械地套用傳統會計的貨幣計量基本前提是不足取的,不能單純地以貨幣進行計量,這勢必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計量手段更加準確地對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核算與反映。最后,環境會計中許多事項不能夠用貨幣進行計量,但又是環境會計所必須加以反映的內容,所以我們必須同時采用包括貨幣和非貨幣兩種計量形式在內的多重計量。
結論
環境會計研究已經深入人心,現在已經成為會計領域研究的方向之一,建立環境會計制度更是任重而道遠。筆者從環境會計的基本概念,進而闡述了環境會計的假設,希望對廣大的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參考,促進環境會計制度早日在我國建立、落實。
參考文獻:
[1]馬春花,魏舒鑫.環境會計對我國現行財務會計理論的沖擊.全國商情,2008.
[2]林萬祥,肖序.企業環境成本的確認與計量研究.財會月刊,2006.
[3]孟凡利.環境會計研究.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4]許家林,蔡傳里.中國環境會計研究回顧與展望.會計研究,2004(04)
[5]魏舒鑫.淺談會計計量對企業經營成果的影響.中國外資,2009(01)
[6]周存攀,張建.關于會計理論研究方法問題的探討[J].會計之友,2008.
[7]劉永祥.論環境會計假設和核算原則.上海會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