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瀟克 陳京婷
摘 要:基于我國目前淘寶村的實際發展情況,提出了淘寶村的鄉村治理新模式,分析了淘寶村的發展對于我國鄉村治理的影響,同時提出了淘寶村鄉村治理后續發展可能出現的問題,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淘寶村;鄉村治理;空心化問題;新鄉賢群體
引言
根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研究[1], “淘寶村”已經成為社會熱點,各地爭相創建“淘寶村”,期望通過“淘寶村”建設實現鄉村致富、實現鄉村的善治。以淘寶村為代表的鄉村,它們原來內生發展的治理方式是否會在互聯網時代下發生改變呢?
一、淘寶村的發展對于鄉村治理的影響
1.為鄉村治理提供新的參考模式
從鄉村治理的角度來看,“淘寶村”的興起與政府力量的介入產生了一系列好的運作模式,如在淘寶村中建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農村電子商務區域服務中心等。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政府的作為與農民的切身利益相掛鉤,所以農民的參與積極性是很高的。“信息下鄉”以農民的需求為主導、政府的推動為扶助,走出了一條民眾、政府與市場合作共贏的道路,鄉村借助信息化實現管理模式的創新,實現政府、市場與社會的良性互動,最終實現鄉村的治理創新[3]。
這種新型鄉村治理模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以政府的意志為主導,通過發展產業協調城鄉不平衡的矛盾;二是該模式以農民意識為主導,重在發揮農民的主觀能動性,實現自下而上的鄉村治理模式;三是該模式利用市場作為調節手段,重在通過運用網絡信息傳遞的平等性來彌補地域局限[4]。這三個特點是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為鄉村治理提供了新的參考模式。
2.有助于解決鄉村空心化問題
現在中國鄉村的問題是大家都出去打工,村子就出現了空心化問題,農民沒有基本的歸屬感。現在由于有了淘寶村,大家回到了村子和家庭,可以利用自家的房子做事,一家人也能生活在一起了,在家里經營淘寶店,把村子變成淘寶村,顯然會給鄉村帶來更好地發展。互聯網發展起來后,傳統鄉村突破工業化集聚,村民回到以傳統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組織的村里,通過互聯網開啟了新的生活方式。
3.有助于實現鄉村富裕改善鄉村治理
對于我國農村基層來說,鄉村治理一直是一個難點,同時我國農村存在的治安問題、社會穩定問題,這些矛盾產生是和貧困有很大關系的。淘寶村的出現讓鄉村變得更加富裕起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忙著開網店、做生意,村里沒有游手好閑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村里的治安問題和社會穩定問題。當一個村里大多數的人和家庭都通過互聯網有自己的事業,并且能夠進一步發家致富的時候,實際上這個村正發生著最根本的變化。很多淘寶村治安問題在逐漸減少,電商協會正在產生,這些都代表著鄉村治理正在走向更好地方向。
4.有助于產生新鄉賢群體以改善鄉村治理
在許多淘寶村中,以新電商從業者為代表的新鄉賢群體開始出現,為所在村的鄉村治理貢獻自己的力量,比如山東曹縣當地一個做生意做得很好地網商,聯合其他網商給村里捐了兩臺消防車。
二、淘寶村對于鄉村治理的后續問題
1.淘寶村鄉村治理的支撐性問題
淘寶村的創業者通過互聯網直接連接市場,城鄉對流帶來的是重新認識城市和鄉村,重新定義城市和農村,淘寶村應該是一個小的城鎮,應該按照城市的配套條件來演進,而且淘寶村需要具備支持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的能力。現在的淘寶村已經不僅僅依靠傳統的家族體系去組織和把握,這些配套服務地方政府都應該提供,公共配套服務跟上了,才是我國未來淘寶村善治的真正希望。
2.淘寶村鄉村治理的持續性問題
對于許多電商創業者來說,存在雙向流動現象。當淘寶村創業者意識到村里邊所需要的人才、服務、信息、知識等不夠的時候,會選擇往城里走。當這么多創業者都在不同的鄉村和城市進行流動,他們關注的就是村里在那個階段能不能有自己需要的資源和服務。如果一個淘寶村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沒有跟上創業者對于經營和生活的需要的話,這些淘寶村未來可能會消失。
3.淘寶村鄉村治理的文化性問題
淘寶村的出現,刺激了農村社會關系的重構,陌生人社會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鄉村熟人社會關系,極大地沖擊著傳統農業社會的親情觀念。與此同時,重利輕義的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人際關系陌生化[5]。
結論
要解決淘寶村鄉村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加強淘寶村中包括農村電商,電商人的話語權,在淘寶村中扶持以電商人為代表的新鄉賢群體,可以在淘寶村中積極開展新鄉賢治理的嘗試。二要幫助統一協調規劃淘寶村的發展。地方政府可對淘寶村進行統籌規劃,合理規劃其發展空間和發展前景,同時,積極平衡淘寶村的生活空間與產業空間,積極探尋利用淘寶村實現就地城鎮化的模式。三要加強淘寶村的文化建設,樹立正確的道德風氣,有意識地培育和發掘文化能人,釋放傳統鄉村文化活力。
參考文獻:
[1] 阿里研究院:《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4)》,阿里研究院官方網站,http://i.aliresearch.com/img/20141223/20141223100803
[2] 顧春:《新農事:從地上到線上》,人民日報,2015-01-09,第16版。
[3] 黃家亮:《社會建設》(京)2015年第20156期 第11-23頁
[4] 邵占鵬:《農村電子商務的興起與新型城鎮化的破局》,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
[5] 朱華友:《淘寶村的結構轉型與未來走向》,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http://ex.cssn.cn/skjj/skjj_jjgl/skjj_xmcg/201710/t20171018_3672419.shtml
作者簡介:
錢瀟克(1980- ),男,江蘇南通人,碩士,館員,主要從事城鎮化與農村發展研究;
陳京婷(1987- ),女,北京人,碩士,館員,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