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成思
摘 要:商業模式創新是當下企業革新的熱點話題,其實施過程中兼具高風險和高收益的特點。本文分析了兩類創新在財務管理方面的一系列問題,旨在發揚批判性思維,為正在成長中的企業敲響警鐘和提供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緒論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一大批互聯網企業應時而生。新的技術孕育了新的商業模式,但是隨著2001年互聯網泡沫的破裂,許多基于互聯網的企業雖然可能有很好地技術,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商業模式而破產倒閉。因此人們逐漸認識到,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中決定一個企業成敗的不僅僅是技術的好壞,關鍵還是要看企業的商業模式能否推陳出新并適應市場的需求。
二、兩類商業模式創新
效率型商業模式創新是指企業為提高交易效率而采用的商業模式,其核心在于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是最常見的商業模式創新。例如肯德基、麥當勞等利用美式快餐標準化生產,從而成為世界知名連鎖快速拓展網絡的快餐品牌。同時,其本身其實并不強調效率,而是著重于提高交易量,同時降低交易成本。
新穎型商業模式創新聚焦于產業生態系統中交易參與方的類型,以及交易方式的革命性變化。其實質是通過新的交易結構進行經濟交易,例如增加交易類型數量或者開發新的價值主張。新穎型商業模式創新可以創造新的交易市場或在現有市場中創造新的交易方式。
三、建立有效商業模式的具體措施
首先,新興技術企業除了技術創新之外還需要建立新的商業模式。該研究發現,在設計新的商業模式時,公司可以將效率或新穎性作為主題,并且可以有效促進企業績效。通過提高行業內商業模式的效率,以效率為主要目標重新設計業務行為系統的內容,改善流程和治理方法可以降低整個行為系統的交易成本,從而提高財務績效。企業也可以利用新穎性作為設計主題,努力通過采用新的交易內容,結構和治理方法來發現創造價值的新方法,從而提高企業績效。
然而,在不同環境特征下,商業模式創新的作用顯著不同。不正當競爭和市場不成熟對商業模式創新的價值提取構成嚴重威脅。提高跨企業交易成本和風險。市場越成熟,支持新業務模式的運作越困難。因此,在不正當競爭或不成熟市場的背景下,企業應該以效率為設計主題。不是設計新的行為系統,而是根據已建立的業務模型進行改進以提高效率。
四、商業模式創新對財務模式的影響
1.管理重心向客戶視角偏移
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企業一切財務活動的本原。傳統企業全面考慮企業利益相關者影響,將達到股東財富最大化或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但是隨著商業模式的創新,比如在大數據環境下,隨著更多的市場新進入者爆發式增長,同質的產品對需求多樣化的客戶吸引力在降低,要贏得顧客的忠誠,不僅要有保質保量的產品服務保障,還需要細分市場,增加產品功能多樣性,滿足客戶不同需求。同時,在知識經濟占主導的時代,企業還要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及時準確動態掌握客戶需求信息,提供多元化、個性化服務,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提高市場占有率。
客戶的價值能夠直接影響企業的價值。對于企業來說,只有深度挖掘客戶的消費習慣和基本特征,才能占據穩定的市場。通過大數據分解數據信息,以期實現用戶群體精準分析,洞察消費者群體的消費心理,隨吋掌握客戶的需求與動向,可以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
2.對風險控制要求加強
在企業經營中風險控制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風險控制是隨著社會進步共同進步的、關系到企業生存、發展的核心系統、核心職能。基于社會環境的演變,企業的經營環境不斷發展變化。在商業模式創新過程中,風險的不確定性及其影響日益突出。因此,企業需要注重對公司業務流程進行合理管理和合理控制,使公司的經營能夠堅持目標和起點,與流程協調管控,使實際執行結果基本符合預期,推動公司的財務管理措施有效發揮。此舉對公司持續健康發展及預防和控制財務管理風險意義重大,可將其降低或者控制在安全的范圍內。
以樂視為例,樂視致力于打造垂直整合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生態模式,但是樂視建立“生態”的路徑僅僅是著重于版圖的擴展,而忽略了產品的打造。除了超級電視,后續的產品特色寡鮮,體驗也不佳,僅僅靠著夸大的市場包裝和虧本硬件補貼,難有競爭力。在產品環節沒有做好風險防控是樂視最大的失策,也是其商業野心折戟沉沙的重要原因。風險控制是隨著社會進步共同進步的,關系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系統、核心職能。基于社會環境的演變,企業的經營環境不斷發展變化。在商業模式創新過程中,風險的不確定性及其影響日益突出。風險防范和風險控制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3.實現業務和財務的協同模式
商業模式創新往往會帶來業務流程方面的進步。例如在電商企業中,企業資源規劃中常常以ERP為運營基礎,以供應鏈SCM和客戶關系管理CRM為運用端口,三者協同在業務流程的順利開展上發揮作用。同時,財務模式與業務端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統一調配也息息相關,貫穿了三項數據流量的全方面,實現動態控制和大數據環境下的有效監督。例如,“雙11”的輝煌正來源于高峰期前的以信息獲取、倉儲供應和物流能力為基礎和以與金融機構的深度合作為保障下的全方面協同業務流程和財務模式。
企業應該能夠合理運用數學、統計、經濟學模型等對機會成本進行精確的計算。企業應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盡可能的提高企業自身決策的有效性、科學性。
結論
商業模式創新是企業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的重要途徑。企業應充分運用大數據時代的紅利,加深對客戶群體的了解和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希望本文能夠對成長中的中小型企業提供思路,在兼顧收益和風險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企業家的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李文蓮,夏健明.《基于“大數據”的商業模式創新》.中國工業經濟[J].2013, (5) :P83 -95.
[2]陳亞光,吳月燕,楊智.《商業模式創新對財務績效的影響:一個整合模型》.中國科技論壇[J].2017年,第3期:P156-162.
[3]張學軍.《商業模式創新及其會計思考》.中國總會計[J].2015年,第10期:P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