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雨婷
摘 要:在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潮中,對高等教育不斷提出新的要求。獨立院校應運而生,發展迅速卻面臨著發展問題。在大數據處處呼應的時代背景下,對于獨立院校經濟統計專業而言,發展面臨著夫有時代特色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從生源和教師隊伍兩個方面出發,分析獨立院校經濟統計專業發展面臨的問題,結合時代背景對獨立院校經濟統計專業的發展進行思考。
關鍵詞:經濟統計;獨立院校;發展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高等教育普及化大潮中,不斷對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1999年開始,我國獨立院校應運而生,近20年過去,獨立院校從創辦初期高速發展,漸漸規范,如今也面臨轉民辦高校、撤銷或合并等三條“出路”。本文以獨立院校經濟統計專業發展為例,分析獨立院校在科技技術快速發展、人們的生產技術和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改變,大數據應用處處呼應的時代背景下,經濟統計學專業發展面臨著富有時代特色的機遇和挑戰。
一、獨立院校經濟統計專業發展現狀
獨立院校在辦學之初依托母體高校的社會名氣和教學資,外加社會資金共同辦學,因而在學科建設上缺少自身特色,為當下獨立院校普遍狀況。經濟統計專業是國家教育部頒發《普通高等學習本科專業目錄(2012)》中的基本專業。其目的是培養具有經濟學和數學基礎;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對數據采集、加工的基本能力;熟練運用計算機和相關統計軟件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具有較強的中、英文綜合運用能力的綜合性人才?;诖髷祿r代背景,經濟統計專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學生報考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在增長,發展前景不可估量,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二、獨立院校經濟統計專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1.生源排名偏低,調劑占大多數,學生熱情不高
據中國教育在線2018年高招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在經歷四年穩定之后,2018年較2017年增加35萬,報名人數創近8年新高,如下圖一:全國1977-2018年高考人數和錄取統計。而在此前,報名人數從2008年開始走低平穩,高等教育入學率持續增長,對高考改革創造了相對寬松的外部條件,也迫使高校必須對選人的尺子做出調整。
近年來部分省全國高考“二三本”批次合并招生甚至本科批次合并招生,對獨立院校經濟統計專業來說,招生工作也受到直接沖擊:一方面,獨立院校對考生的吸引力不如傳統“一本二本”;另一方面,即便報考獨立院校,相對熱門專業、特色專業來說,經濟統計專業較為冷門,部分生源非第一志愿。經濟統計專業是經濟學大類專業,要求理解記憶的理論多,同時又對統計、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如此一來,在讀學生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一步心存畏懼,學習的主動性偏低。
2.教師隊伍發展的局限性
對獨立院校普遍而言,存在學科建設起步晚,科研水平較弱,教師隊伍斷層等問題。特別在獨立院校的經濟統計專業,據了解,由于經濟統計專業的招生人數較少,教師人數也較少。其中大多數為年輕教師,經驗不足且承擔較重的教學壓力,而工作精力和教學經驗正值巔峰的中青年骨干教師缺失,由返聘教授和低職稱教師組成的教學隊伍流動性大,都對本身人數少的經濟統計的教師隊伍發展帶來更多困難。
三、對獨立院校經濟統計專業的發展的一些思考
1.明確獨立學院經濟統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必然促使教育方式和培養模式發生轉變,經濟統計專業人才的培養首先必須面對市場。經濟統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應該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信息化社會需要,具有堅實的經濟理論基礎、統計科學知識以及應用統計軟件能力,不但能夠從事政府和企業現代統計實踐工作,還能在社會、經濟管理等工作的綜合型應用型人才。
2.緊跟時代步伐,挖掘學生潛力
基于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因材施教,在原有的教學目標上適當調整,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以理論教學為根本,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當前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新興了許多新型產業,經濟統計學專業人才的需求增長,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經濟學和統計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且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的高考招生來看,咨詢和報考經濟統計專業的人數都大幅增加,上述對經濟統計專業的招生都是利好信息。
3.發展教師隊伍
隨著國家職稱評審政策的變化,權限下放到院校,對獨立學校而言,可以自主培養一批副高及以上職稱的教師,通過時間的累積,獨立院校的教師隊伍發展會得到改善。但就目前情況對獨立院校而言,為了教師隊伍盡快發展,需吸引一些青年骨干教師,重點培養年輕教師。對經濟統計專業的老師而言,需要不斷學習技術更新,利用把握學校的晉升機制和學院的培養機會,發展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