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利 吳朝燁 張玲
【摘 要】本文對智慧醫療的發展概況及其在物聯網、云計算兩個重要技術分支中的專利申請概況作了梳理,并以易特科集團的2家關聯公司—深圳市前海安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為研究對象,全面分析了該集團有關云計算和物聯網在智慧醫療領域應用方面的專利技術概況。
【關鍵詞】智慧醫療;物聯網;云計算;專利
中圖分類號: TP391.44;TN92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3-0024-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3.006
【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healthcare and its overview of patent applications in the two important technology branche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It also uses the E-Techco Group two related companies— Shenzhen Qianhai An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And Shenzhen E-Techc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ha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group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the field of smart medical.
【Key words】Smart healthcare;Internet of things;Cloud computing;Patent
0 引言
智慧醫療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其中遠程醫療、電子醫療都屬于智慧醫療的常見形式,它們借助于物聯網/云計算技術、人工智能的專家系統、嵌入式系統的智能化設備,構建起完美的物聯網醫療體系,智慧醫療旨在通過建立一套智慧的醫療信息網絡平臺體系,能使患者用較短的等待時間、支付基本的醫療費用,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優質的診療服務,從根本上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真正做到“人人健康,健康人人”。
1 智慧醫療發展概況
早在 2004年,物聯網技術便應用于醫療行業,當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采取大量實際行動來促進射頻識別(RFID)的實施和推廣,政府相關機構通過立法來規范RFID技術在藥物的運輸、銷售、防偽、追蹤體系中的應用,美國醫院采用基于RFID技術的新生兒管理系統,利用RFID標簽和閱讀器,確保新生兒和幼兒病人的安全 。2008年底,IBM 首次提出了“智慧醫療”概念,設想把物聯網技術充分應用到醫療領域,實現醫療信息共享、臨床協作、科學診斷以及公共衛生預防等。自2009年4月6日中國新醫改公布后的第三天,IBM軟件集團全球銷售經理Robert LeBlanc先生親臨北京,宣布成立“IBM醫療行業解決方案實驗室”,并隆重推出了IBM在中國醫療領域的四大“智慧醫療”解決方案[2-3]。2015年3月30日,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在印發的《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中提出“健康中國云計劃”,成為“互聯網+”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領域具體的實踐指導,其中為細分領域的智慧醫療設計了一個理想的發展藍圖[1]。
2 云計算、物聯網在智慧醫療領域應用重要專利技術分析
智慧醫療是醫療信息化的重要研究方向,其圍繞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處理三大技術形成“感、知、行”閉環系統[2],而其中又以“物聯網”和“云計算”兩個核心技術貫穿始終。
2.1 物聯網在智慧醫療中的作用
物聯網即通過RFID、傳感器、二維碼、全球定位系統等各種裝置,按照約定的協議,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通信與互動[5]。下面分別對近年來涉及遠程醫療協作、智慧醫療系統和平臺的開發以及醫療設備管理等技術的專利文獻進行詳細分析。
2.1.1 健康監控重要專利技術分析
CN102184312B—基于物聯網的醫療管理監控系統,溫州醫學院眼視光研究院,20130731,其應用物聯網實時監測患者的用藥療效和身體健康狀況,患者進入醫院后的所有的檢查和診斷信息都存儲在服務器中,服務器中也有所有醫生開具的藥品信息,包括藥品禁忌癥和不良反應,服務器結合診斷結果和藥品信息智能管理患者的用藥情況,實現追蹤管理。
CN103417195A—基于物聯網的生理參數管理監控系統及方法,江蘇大學,20131204,該系統包括佩戴在被測對象身上的用戶終端設備、數據中心和用以實現生理參數管理監控的服務器,該管理監控系統應用物聯網實時檢測和管理被測者的身體狀況。
2.1.2 物聯網醫療系統重要專利技術分析
CN202394235U—一種物聯網醫療系統,李衛云等,20120822,該物聯網系統包括:臨床檢測裝置,用于檢測用戶的生理狀況,并將生理狀況數據通過互聯網發送;遠程診療系統用于接收所述生理狀況數據,生成電子處方并發送到互聯網;以及自動售藥裝置,用于接收所述電子處方,獲取電子處方中藥品信息,并輸送該電子處方所列的藥品。
CN105160150A-基于NFC的智慧醫療系統,浙江慧優科技有限公司,20151216,公開了一種基于NFC的智慧醫療系統,其包括手機和醫用計算機,二者通過NFC通信,完成數據交換;還包括預約掛號機,預約掛號機通過掛號NFC模塊在手機上生成含有患者掛號信息的NFC數據。
2.1.3 醫療設備管理重要專利技術分析
CN202584137U—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醫療設備定位管理系統,蔣元林,20121205,公開了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醫療設備定位管理系統,其包括計算機管理系統、醫療設備、RFID系統和無線網絡,通過RFID系統對所有的醫療設備進行系統的管理監控,實現了醫院內醫療設備的信息管理自動化,使其及時定位方便調出管理,管理更加完善,而且避免了設備的遺失。
2.2 云計算在智慧醫療中的作用
云計算是將共享的信息資源通過網絡動態按需地提供給第三方使用的技術形態和服務模式。在智慧醫療中產生的數據規模龐大且結構復雜,其對大數據管理與處理平臺提出了極大挑戰,將云計算應用于智慧醫療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醫療系統數據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3-4]。
2.2.1 醫療云存儲重要專利技術分析
CN102831561A—醫療云存儲系統,重慶中迪醫療設備有限公司,20121219,將云計算技術應用到醫學影像系統領域,設立于大醫院內的小云可以系統的處理醫學影像信息,從圖像信息采集、數據存儲、圖像診斷到圖像打印,均為電子化管理,實現了主云、小云和下屬醫院服務器的數據共享。
CN104113566A—一種醫療影像的云存儲的實現方法,深圳市藍韻網絡有限公司,20141022,該醫療影像云存儲系統通過構造一個Hash空間,將DICOM文件與Hash空間內的元素建立映射關系,將Hash空間內的元素分配到云存儲的各個服務器;用文件記錄云存儲中所有服務器信息以及Hash空間內元素的分配信息,并將這個文件同步到云存儲中的每一臺服務器上,向云存儲中服務器提交DICOM文件進行存儲。
2.2.2 遠程醫療重要專利技術分析
CN102542127A-用于智能醫療協作的系統和方法,美國通用電氣公司,20120704,通過關于臨床內容的電子協作會話中接受通信輸入,自動分析輸入來識別對應于輸入的一個或多個指令,關于與協作會話關聯的內容自動執行識別的一個或多個指令,提供識別的一個或多個指令的執行結果給至少一個協作方,從而實現了診斷圖像有關的協作和信息的實時共享。
2.2.3 智慧醫療數據管理重要專利技術分析
CN103116643A-基于Hadoop的智慧醫療數據管理方法,江蘇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20130522,提出了一種基于Hadoop的智慧醫療數據管理方法,包括醫療數據的存儲方法和查詢獲取方法,從而使得醫療數據的存儲管理可靠性得到提高,醫療數據的存儲擴展性好,優化了對圖片的存儲方式,醫療數據可以查詢共享。
3 易特科集團公司在智慧醫療專利技術分析
從我國智慧醫療領域專利申請情況來看,前三甲被飛利浦、西門子和通用電氣這3家外國公司占據,而國內主要申請人以易特科集團的2家關聯公司——深圳市前海安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為主,其分別位列第四、第五位。
筆者對深圳市前海安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14-2017年的專利申請進行了統計分析,其中共檢索到專利申請887項,其中涉及發明425項,實用新型294項,外觀168項。
筆者重點對該集團兩家公司的發明專利申請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發明申請年份可知,該集團公司在2015年的專利申請量達到了第一個高峰,2016年稍有跌落,2017年又實現了穩步上升,具體年份分布圖如圖1所示。
另外,通過對易特科集團發明申請內容進行分析,發現該集團公司專利申請主要涉及“互聯網+醫療+健康+養老”,具體包括O2O健康管理、生物檢測、慢病干預處方等領域。
其中在“物聯網+醫療”領域的具體專利技術布局參見圖2“易特科集團公司在物聯網智慧醫療方面的專利申請布局圖”。
而云計算在智慧醫療方面的專利申請則集中分布2014-2017年之間,并且呈均勻分。通過對2014-2017年該集團公司圍繞云計算在智慧醫療領域所申請的專利分析,可知,無論是健康監測、醫療信息化系統還是輔助處方開具系統、輔助診療系統亦或是醫學影像系統,其主要是借助于云平臺強大的存儲能力和計算能力,這也正印證了“云計算”所具備的在大數據存儲和管理方面所具備的獨特優勢。
4 總結
本文探討了易特科集團公司在智慧醫療領域的專利技術申請和技術發展方向,“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依托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新型健康服務模式已現端倪,這將為醫療衛生事業與健康產業的發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在未來幾年,智慧醫療融合無線網技術、射頻識別(RFID)條碼、物聯網技術、移動計算技術、數據融合技術等的發展,將進一步提升醫療診療流程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提升醫院綜合管理水平,從而最終實現監護工作無線化,全面改變醫療服務的理念和模式,同時,我們也相信隨著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逐步發展與完善,對于智慧領域醫療的科技創新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方媛,林德南.智慧醫療研究綜述[J].新經濟,2014,70-72.
[2]倪明選,張黔,譚浩宇,羅吳蔓,湯小溪.智慧醫療——從物聯網到云計算[J].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3,43(4),515-528.
[3]賀功建.“互聯網+智慧醫療”現狀及發展展望[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12-13.
[4]沈甦.我國智慧醫療建設的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上海醫藥.2016,37(1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