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洞仙 張金芳 胡素葉
中圖分類號:R59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7.062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17-0190-02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74歲,漢族,農民。2016年12月10日就診。主訴“周身乏力,精神萎靡,活動不利,納差、寐差10天”入院。10天前雙手出現紫紅斑,伴瘙癢、疼痛,口腔、外陰、肛周出現糜爛伴疼痛,皮疹逐漸增多,7天前就診于縣醫院,因有用藥史考慮為“藥疹”,給予“依匹斯汀”口服及“爐甘石洗劑”外用,效果不明顯,5天前再次就診于縣醫院,考慮“煙酸缺乏癥?”,加用“頭孢呋辛酯”口服,“益康倍松乳膏及夫西地酸軟膏”外用,用藥后雙手水皰干癟,但口腔及外陰、肛周糜爛面持續加重。既往史:反酸、胃脘不適、便溏10余年,未系統診治,常年飲食單調,三餐均吃面條、饅頭、米飯等主食,極少攝入肉蛋奶、水果、蔬菜。1年前曾因低鉀、低鈉、低氯血癥及低蛋白血癥于縣醫院住院治療。入院體檢:體型消瘦、表情淡漠、反應遲鈍、對答切題、心肺腹功能正常,四肢肌力正常,神經系統病理征陰性。皮膚科檢查:雙手可見紫紅斑、紫黑斑,局部皮膚干燥、脫屑。口角、口唇干燥、皸裂、脫屑。口腔、外陰、肛周可見多個糜爛面,上可見少量白色分泌物。雙小腿指凹性水腫。舌質淡暗苔白膩,脈細。實驗室檢查:血、尿、大便常規未見異常。肝功:白蛋白32 g/L,白蛋白/球蛋白0.9,電解質血鉀2.8 mmol/L。乙肝五項、梅毒螺旋體抗體、HIV Ab 及血凝五項均為陰性。
診斷:煙酸缺乏癥。囑患者營養均衡飲食,避免日曬,多食瘦肉、牛奶、蔬菜等。中醫辨證為脾虛濕蘊證,予參苓白術散口服以健脾益氣利濕。處方:白扁豆10 g,白術10 g,茯苓10 g,甘草6 g,桔梗10 g,蓮子10 g,人參10 g,砂仁6 g,山藥15 g,薏苡仁20 g,水煎服,1劑/d,分早晚溫服)。予煙酰胺100 mg,3次/d,復合維生素B,3片/次,3次/d,口服。治療1 周后皮損緩解,治療2周后消化系統癥狀緩解,精神恢復正常。
2 討論
煙酸缺乏癥又稱陪拉格、癩皮病和玉蜀黍疹等,由煙酸類維生素缺乏所引起。煙酸的主要食物來源是肉類、奶類、谷類、豆類等食物,當這些食物攝入不足,可引起煙酸缺乏癥。此外,某些干擾煙酸代謝的藥物,如異煙肼、部分抗癌藥物等,長期服用均可引起煙酸缺乏。胃腸道疾患如消化道腫瘤、腸梗阻等也是可引起煙酸吸收不良的原因。類癌綜合征、某些先天性缺陷如Hartnup病均可引發煙酸缺乏癥。本例患者長期反酸、胃腸道不適癥狀,且常年以面食為主、飲食單調,導致從食物中攝入煙酸嚴重不足,煙酸及其前體色氨酸吸收障礙,最終導致煙酸缺乏癥。
煙酸缺乏癥患者的神經精神癥狀有多種表現,如煩躁、焦慮、妄想、冷漠、痙攣性截癱、疲勞、抑郁、脊髓炎以及上下肢的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表現有皮炎、舌炎、腸炎、精神異常和周圍神經炎。通常為“4Ds”,即腹瀉(diarrhea)、皮炎(dermatitis)、癡呆(dementia)及死亡(death)。皮膚、黏膜損害:糙皮病的皮炎多發生在光照部位的皮膚,為雙側對稱性。皮疹可類似于日曬紅斑,或者是伴有色素沉著的粗糙斑塊。口腔黏膜損害可出現特征性的猩紅舌。這些癥狀中以皮炎改變最為典型,也是大多數患者被首先發現的癥狀,皮炎改變可以與其他癥狀出現或以其中1~2種表現為主,也有以神經癥狀為首發癥狀同時合并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患兒的報道[1]。臨床上往往單純根據癥狀進行治療不能獲得的理想的效果,甚至出現重癥休克、電解質紊亂,導致多臟器衰竭而死亡[2]。Lopez M[3]發現煙酸缺乏癥患者不及時治療死亡率高達15%~50%,未經治療的可在4~5年內死于嚴重腹瀉、外周循環或全身衰竭,張蓓的報道符合這一結論[4]。因此臨床醫生應全面認識煙酸缺乏癥的臨床經過和預后,根據患者病情及時作出正確判斷,早發現、早治療。
本例患者中藥采用參苓白術散口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曰:參苓白術散,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中滿痞噎,心忪氣喘,嘔吐泄瀉及傷寒咳噫。此藥中和不熱,久服養氣育神,醒脾悅色,順正辟邪。脾胃屬土,土為萬物之母。東垣曰:脾胃虛則百病生,調理中州,其首務也。脾悅甘,故用人參、扁豆、甘草;土喜燥,故用白術、茯苓、薏苡仁;脾喜香,故用砂仁;心生脾,故用蓮肉益心;土惡水,故用山藥治腎;桔梗甘而微苦,甘則性緩,故為諸藥之舟楫,苦則喜降,則能通天氣于地道矣。西藥治療煙酸缺乏癥主要以補充外源性煙酸和煙酰胺、B 族維生素以及富含煙酸和色氨酸的食物為主。本例患者有典型皮損,且伴精神淡漠等癥狀,予合理膳食、足量煙酰胺、復合維生素B及對癥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
[1]康天,趙莉,張旭輝,等.以神經癥狀為首發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煙酸缺乏癥1例[J].臨床合理用藥,2017,10(10):160.
[2]張麗,苗國英.煙酸缺乏癥2例死亡原因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3,6(12A):147.
[3]Lopez M,Olivares JM,Berrios GE.Pellagra encephalopathy in thecontext of alcoholism:review and case report[J].Alcohol Alcohol,2014(49):38.
[4]張蓓,裴文層,李亞軍,等.煙酸缺乏癥1例報告[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7,30(4):255,270.
收稿日期:2018-6-21;修回日期:2018-7-1
編輯/錢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