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文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經濟的不斷增長,“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使得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尤其是廣州作為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窗口,在快速發展對外貿易的過程中,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既贏得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遇到了新的競爭威脅。所以有必要對廣州市對外貿易現狀進行研究,并且提出新的解決方法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積極擴大廣州市對外貿易的國際市場影響力,增強其對外貿易的持續健康發展能力。本文研究廣州市對外貿易的增長方式,主要從對外貿易的主體結構、投資環境以及品牌發展戰略等方向展開研究,優化廣州市對外貿易服務結構。充分認識當前廣州市對外貿易發展存在的競爭力、加工方式方面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提高廣州市對外貿易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得益于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改革開放發展進程,廣州市一直處于全國發達城市前列,經濟發展勢頭不減。與此同時,其對外貿易也在快速發展。1990年以來,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的不斷實施,廣州的對外貿易質量在不斷提高當中,貿易順差增長速度明顯,目前己經成為全國貿易總順差主要來源。2015年全國共創造貿易順差達到24730億元(折合3869億美元),其中廣東省創造的貿易順差2137.5億美元,占全國貿易順差一半有多,達到54.7%。而廣州的貿易順差為138.49億美元,占全國3.79%,對全國貿易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1990年的時候,廣州市的進出口總額僅為39.92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22.89億美元。到了2015年,經過這25年的發展,這個數字被刷新至1298.5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719.26億美元),增長了近31倍。
表1 2015年-2017年廣州市對外貿易人均貿易規模 單位:美元
由表1可知,2015年-2017年廣州市對外貿易人均貿易規模分別為7166美元、7819美元、8465美元,2016年同比2015年增長9.1%,2017年同比2016年增長8.3%。2015年-2017年上海市對外貿易人均貿易規模分別為8231美元、8652美元、8936美元,2016年同比2015年增長5.1%,2017年同比2016年增長3.3%。中國對外貿易人均貿易規模分別為1088美元、1501美元、1678美元,2016年同比2015年增長38.0%,2017年同比2016年增長11.80%。我們可以看出廣州市2016年、2017年的對外貿易人均貿易規模增幅明顯低于上海市38.0%、11.80%比例,但整體增幅卻高于中國對外貿易人均貿易規模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上海市深入貫徹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發展沿線各國的對外貿易良好關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廣州市對外貿易人均規模水平低于上海市對外貿易人均規模水平,與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貫徹實施水平有著較大的關聯性。
表2 2015年-2017年廣州市對外貿易結構
由表2可知,2015年-2017年廣州市對外貿易結構進出口情況如下。其中加工貿易進口比例分別為34.2%、47.3%、58.9%,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加工貿易出口比例分別為55.4%、58.9%、65.3%,可以看出同期廣州市對外貿易進口比例低于出口比例。2015年-2017年間,廣州市對外貿易加工貿易進口占加工貿易出口比例分別為61.7%、80.3%、90.2%,可以看出進口比重逐年增加,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的人民幣不斷升值,匯率持續上漲,使得我國進口貿易比重持續增加,是導致廣州市對外貿易規模穩定升高的關鍵。
表3 2015年-2017年廣州市與其他城市對外貿易競爭力指數
由表3可知,2015年-2017年廣州市競爭力指數分別為0.006、0.015、0.089,深圳市競爭力指數分別為 0.168、0.198、0.134,浙江競爭力指數分別為 0.089、0.167、0.178。可以看出,廣州市對外貿易競爭力指數明顯低于深圳和浙江,其競爭水平有限。且2015年-2017年3年間均接近于0,說明廣州的對外貿易競爭力仍然不強,出口競爭力較弱。
廣州市的外貿規模在近幾年發展不大,有可能是由于國外國內原因造成的。國外市場競爭激烈,市場復蘇時間長,不確定因素比較多,而國內市場正在進行轉型發展還有改革深化。這些原因都會影響到廣州市的外貿規模是否能夠持續擴大。從2013年廣州市外貿情況來看,廣州市進出口數量為1187.78億美元,同比增長僅僅1.48%。其中進口數量為559.71億美元,同比出現了負增長,-3.73%;出口數量628.07億美元,同比增長6.61。對于傳統市場,廣州與美國、東盟等國家地區的國際貿易活動有所復蘇,這得益于歐美市場國家的進出口有所小同。廠州與中東、俄歲斯、大洋洲區域及非洲貿易合作比較頻繁,與它們的合作規模也比較大,而與拉美區域就不夠積極。
表4 2012年-2017年廣州市進出口總額統計
廣州的外貿競爭力指數從2008-2012年連續5年接近于0,與同處“珠三角”地區的深圳市差距較大,甚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09-2011年甚至連續三年出現負值。說明廣州的對外貿易競爭力仍然不強,出口競爭力較弱。
廣州市的對外貿易優勢主要來源于豐富的勞動力,以勞動力供給為主要的對外貿易優勢。廣州市對外貿易的資金、技術優勢不明顯,國際分工處于低端狀態,對外貿易主要以加工貿易方式為主,能夠提供的產品附加值通常比較低。而且隨著勞動力市場縮緊,勞動力資源越來越少,勞動力成本上漲,且現有的技術、資本短缺是當前廣州市對外貿易面臨的主要問題。廣州市對外貿易方式單一,多以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為主,特殊貿易加工較少,難以達到很好的對外貿易多元化效果。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跨國貿易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廣州市對外貿易的品牌影響力不足,品牌競爭力薄弱。另外,廣州市對外貿易的品牌服務能力有限,經營品牌產品的能力不足,且可以獲得的利潤在逐漸縮緊,不利于廣州市發展對外貿易。廣州市對外貿易品牌化經營水平較低,尤其是快消品等國內認可度較好,國外對廣州市對外貿易快消品的認可度明顯不高,其多以化妝品類品牌服務滯后為主,與香奈爾等國際知名品牌相比,競爭力仍然比較薄弱。所以,廣州市對外貿易有必要采取措施.
廣州市對外貿易結構不合理,出口國家主要以美、日、韓等國家為主,出口市場過于集中,對廣州市對外貿易構成了較大的經營風險,容易受到美日韓等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而出現對外貿易危機。2014-2016年,廣州市私企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一直未超過20%,而外企則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高達60%。
豐富廣州市對外貿易的方式,轉變以往以勞動力資源為主優勢,并重視提升技術優勢。充分提高技術外溢能力,吸收國外先進的技術資源,以提高廣州市對外貿易增長能力。另外,借助于廣州市現有的勞動力資源擴大其國際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國外資金入住廣州市,提高廣州市對外貿易的多元化發展能力。與此同時,加快廣州市對外貿易跨境電商的發展,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商的國際化發展,使得其可以更好的服務于廣州市對外貿易,繼而不斷轉變外帶一路”戰略機遇,努力擴大廣州市對外貿易的經營范疇,豐富貿易增長方式,以更加完善的對外貿易體系和平臺,服務于廣州市對外貿易經營企業,發揮廣州市國家外貿窗口的重要作用。
廣州市對外貿易企業必須要增強品牌服務能力,構建品牌經營產品,以品牌化經營增強廣州市對外貿易競爭力,使得廣州市對外貿易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一方面,積極推動對外貿易企業塑造國際化品牌,以國際化的發展要求,提升廣州市對外貿易的國際化程度,明確廣州市對外貿易的發展趨勢,并增強廣州市對外貿易的持續穩定推動國際化進程。另一方面,廣州市對外貿易必須要以良好的品牌服務贏得國際消費者的認可。且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創新習慣,為國際市場提供持續創新的服務和產品,間接的提高廣州市對外貿易發展能力。因此,廣州市對外貿易必須開發高技術含量、高服務能力的產品,提高對外貿易產品的附加值,繼而將廣州市對外貿易推向國際高端產品行列。
廣州市對外貿易需要合理布局貿易結構,充分發揮對外貿易窗口的作用,帶動廣州市對外貿易的全面進步與發展。在已有的發達國家市場的基礎上,擴大與發展中國家的深入合作,突出廣州市對外貿易的引領地位,為其他省份發展對貿易給出轉型指導思路。并且要利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增強廣州市對外貿易與沿線各國的深入合作,發展多元化的對外貿易產業結構,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求。所以,廣州市對外貿易在積極轉變發展思路之時,合理布局貿易產業結構,豐富了廣州市對外貿易的出口形式,以多元化的廣州市對外貿易發展形式吸引更多的國際消費者,成為廣州市對外貿易的主要購買對象。
廣東省應抓住當前我國正在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積極參與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從經濟發展及對外貿易的優勢積累上,廣州市在“海上絲綢之路”中都處于關鍵地位。因此,廣州市應積極響應和參與我國“一帶一路”建設規劃,以帶動廣東省對外貿易進一步發展。2015年3月,廣東省新增三個自貿區試點,即廣州南沙自貿區、深圳蛇口自貿區和珠海橫琴自貿區。新試點自貿區的設立秉承“依托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原則,為廣東省對外貿易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為居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
目前,我國工業技術水平較發達國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長期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受到資源枯竭、人口老齡化等條件的制約,同時其他國家的環境標準在進一步提升,我國產品出口頻繁遭遇國外的技術貿易壁壘。一方面,長期的粗放型發展不利于國內民生及經濟長久發展,另一方面對產品出口競爭力也會存在一定的影響。在新常態下,廣州市迫切需要改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技術創新,扶持戰略性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貿易,不斷優化貿易結構。
第一,貿易體系的主體包括官方,半官方和民間機構。明確好各個機構的工作性質和權力職責,有利于貿易促進體系升級。二,加大對社會固定資產的投資,提升基礎設施實力,提高外貿效率和獲得更多外貿商機。三,提高金融機構儲蓄存款,完善政策性金融服務體系,提高外貿吸引力,為貿易促進體系提供支持。四,貿易鼓勵方式的多元化。鼓勵企業出口,促進貿易進行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為企業出口提供一系列的優惠政策。而為了貿易促進體系的健康發展,可以嘗試使用其他間接方式讓更多企業享受到外貿支持。五,會展業的發展。會展業作為新興服務行業,具有無限發展潛力。在新時代,有必要考慮利用會展業來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六,完善公共服務信息體系。企業在進行對外貿易活動中,需要專業的咨詢服務作為支撐。專業知識包括當地的WTO規則,進出口信息,產品開發情況,投融資環境和道德倫理標準等等的。
廣州市對外貿易的發展現狀主要以其現有的競爭力薄弱以。及加工方式陳舊等比較突出。廣州市對外貿易當前仍然保持傳統的發展模式為主,需要接受更多新的發展思想和理念,積極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廣州市對外貿易發展能力,使得廣州市對外貿易市場能夠適應電子商務經營需要,并保持著較高的發展水平。另外,廣州市對外貿易需要積極轉變以往以勞動力資源出口為主的格局,發展以技術核心的高附加值產品,擴大廣州市對外貿易市場的經營規模,以增強廣州市對外貿易核心競爭力,豐富廣州市對外貿易的形式。因此,廣州市對外貿易的發展應該與時俱進的創新,為從事對外貿易企業提供更多的創新技術和發展策略保證,尤其是提高廣州市對外貿易的品牌化經營能力,增強對外貿易企業的品牌影響力是外貿轉型增長的重要表現。未來廣州市對外貿易的發展將依托于跨境電商,形成以跨境電商為核心的國際性對外貿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