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徐天寶/通訊員 郭立眾 牛超 李森
2004年4月,沉睡千年的新疆伊犁河谷迎來了遠方的客人——山東能源新礦集團與伊犁州政府簽訂開發伊犁州直煤炭資源、建設煤化工基地協議,為在疆產業發展奠定了資源基礎。
今年9月6~7日,山東省國資委黨委委員、省紀委駐省國資委紀檢組組長趙明東到新礦集團伊犁能源公司調研。趙明東先后到伊犁能源“天山雪蓮”黨員初心主題教育基地、年產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創業夢想中心和安全文化中心進行了調研,還深入井下了解了礦井建設情況。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趙明東聽取新礦集團和伊犁能源公司黨組織建設情況、改革發展和全面從嚴治黨情況匯報后,對該公司工作給予了肯定。
歷經14年舉全集團之力建設發展,目前新礦集團新疆基地逐步形成煤炭、煤制氣、物流商貿、現代服務業多元發展的新格局,成為山東省屬企業在疆工作的形象和品牌。
據介紹,新疆基地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伊犁河南北兩岸,由伊北、伊南兩個煤田組成,探礦權面積414.66平方公里,資源儲量128.4億噸,是山東省屬煤炭企業在省外獲得的唯一一塊整裝煤田。其中,伊北煤田位于霍城縣東南部,探礦權面積76.66平方公里,儲量16.9億噸;伊南煤田位于察布查爾縣南部,探礦權面積338平方公里,儲量111.5億噸。煤種以長焰煤為主,低灰、特低硫、中高發熱量、揮發分高、化學活性強,是動力、氣化、液化優質原料。
伊犁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伊犁能源”)是新礦集團在疆資源和項目開發建設主體,2005年7月注冊成立,注冊資金10億元,全面負責新礦集團援疆工作、在疆煤炭資源開發和轉化項目建設,現有全資子公司3個、分公司4個、控股公司2個、參股公司2個。截至目前,伊犁能源資產總額142億元,從業人員5233人。
其中,伊新煤業是按照“世界先進、國內一流”標準建設的現代化高產高效礦井,礦井設計生產能力600萬噸/年。目前累計完成投資42.7億元并建成投產。按照“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工作思路,正加快智慧礦山建設,各系統均已實現自動化控制,并裝備了伊犁礦區首個智能化工作面。
新天煤化是伊新煤業配套轉化項目、世界單體最大的煤制天然氣工程、國家“十二五”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承擔著固定床碎煤加壓氣化廢水處理、國產化甲烷催化劑的應用和關鍵設備自主化三項示范任務。設計生產能力20億立方米/年,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71.3億元。項目已經建成并成功投料試車,截至目前累計產氣7.8億立方米。
伊犁一礦是新疆首座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的千萬噸井工礦井,設計生產能力1000萬噸/年。目前累計完成投資29.9億元。預計2019年全部建設完成,2020年具備年產1000萬噸產能。
2007年4月以來,新礦集團作為首批進駐新疆伊犁的山東省屬大型國有煤炭企業,隨著新天煤化、伊犁一礦、伊新煤業、裝備基地、濱河家園等重點項目相繼開工并基本建成,形成了煤炭、煤化工和現代服務業多個業務板塊,新疆基地初具規模。
2013年6月,為更好地促進項目建設,盡快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新礦集團提出“新疆基地突破”戰略,引進戰略投資者浙江能源集團,建立了以“交叉持股、利益聯動”為主導的“新天合作模式”,積極走煤炭資源清潔轉化之路,實現黑色煤炭、清潔利用。
截至目前,公司圍繞保新天煤化用煤,開展了生產接續、設備安裝、系統優化、災害治理“四大攻堅戰”,伊新煤業順利投產,累計安全出煤突破550萬噸,同時塊煤率由43%提高到75%以上。
除與浙江能源集團實施戰略合作外,新礦集團積極穩妥推進與神華國能伊犁煤電公司2×35萬千瓦供煤合作,已與國能集團簽訂伊犁一礦《煤電開發合作框架協議》;推進可克達拉2×35萬千瓦電廠項目合作,正在與新疆榮新電力公司簽訂框架協議,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四師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推進伊泰伊南煤制油供煤合作,與伊泰集團達成了煤制油煤炭供應協議。
“十三五”末,新疆基地煤炭產能將達1800萬噸/年、煤制天然氣產能將達20億~26億立方米/年,與各大企業合作的煤電項目裝機容量達到270萬千瓦。
近日,伊犁能源啟動“我來選雪蓮”活動,這是伊犁能源“天山雪蓮”黨建品牌項目的年度重點工作之一。來自井下單位、工程技術、經營管理、地面后勤、黨務工作等各領域的20名黨員,因在創新、管理等方面攻堅突破、示范引領,成為“天山雪蓮”先鋒黨員候選人?!拔覀冮_展這個活動,目的就是充分發揮身邊榜樣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帶動力,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廣大黨員群眾對照先進找差距,鼓足干勁、練好內功,在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中建功立業、實現價值。”伊犁能源黨群科負責人介紹說。

伊犁四礦職工與少數民族職工莫合旦爾江一家合影
聚力發揮省外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和領導作用,新疆基地打造的 “天山雪蓮”黨員先鋒、“石榴籽”民族團結、“天山雄鷹”礦山衛士、“小白楊”創客中心等企業黨建工作品牌,凝聚了創業職工的精氣神,樹立了厚道魯商的良好形象。
作為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核心區,新疆是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極,是我國首個開展能源綜合改革試點的省區。國家鼓勵和支持新疆煤電一體化建設,對新疆實施“差別化”政策,為在疆產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來自產業的利好消息,未來清潔能源需求猛增,天然氣價格企穩回升,在煤制天然氣產能穩定和原料煤供應充足的前提下,新天煤化生產成本與代輸成本將實現有效控制,成為新礦集團省外項目又一利潤支撐。
“氣化新疆”“電化新疆”戰略的實施、伊犁-庫車750千伏超高壓輸變電工程的竣工運營等,為新疆基地的煤炭資源開發轉化創造了有力條件。同時,伊犁至阿克蘇鐵路正在建設,伊南工業園區伊泰10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已經獲得核準,為伊南煤炭資源開發打開了市場空間。
據介紹,新疆基地是新礦集團未來發展的戰略基地,也是新礦集團泰安老區關閉退出礦井人員轉移的平臺,發展建設好新疆基地,對新礦集團加快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實現做強做優做大,具有重大深遠的意義。“十三五”期間,新礦集團將加快推進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切實把新疆基地打造成為“世界先進、國內一流”的現代新型能源化工基地,更好地反哺老區發展,助力老區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