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4-052-01
摘要 在以往的工會活動中,政府指導國企的發展趨勢,工會基本上屬于象征性的機構,工會職工并不具備真正的權利。伴隨經濟的增長,國企工會成為企業與職工之間的橋梁,必將會出現深入的改革。工會職能的改變重點從政治職能變為經濟職能。國內國企工會職能朝著人性化、充實化、多元化改變,服務實現深入創新,筆者將對國企工會職能改變和服務創新工作展開詳細的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 國企工會 職能轉變 服務創新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且不斷深化改革,進入了新常態。國企工會工作的環境條件、對象和內容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國企工會也迎來了新的挑戰。隨著國有企業進入了國際市場,工會在不斷地發展,根據當下的形勢轉變職能,需斷地進行自我完善、服務創新,才有效的提高工作能力與服務水平,來滿足國有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并維護、實現、并發展職工的合法權益。
一、新形勢下國企工會進行職能改變的重要性
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邁向新常態,國企正處在創新驅動的重要階段,工會服務的對象、內容與環境條件出現明顯改變。國企工會需全面意識到,隨著人才供需關系在總量與結構方面的較大改變,勞動關系矛盾尤其是利益性沖突逐漸明顯。員工不斷提高的維權觀念和維權行為,急需工會進行科學引導。并且勞動關系逐漸市場化、全球化、制度化、契約化,急需工會研究創新和國家通行標準相結合,以及與國情相統一的工會新制度。伴隨信息化尤其是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各類思想文化互相影響,各種問題錯綜復雜,急需工會加強職能改變提高防范,更好維護職工隊伍與社會的和諧安定。針對新形勢、新要求、新機遇,國企工會必須進一步提高責任擔當觀念、進取有為思想以及艱苦奮斗思想,改變職能,一心一意的保護好、落實好、發揮好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牢牢建立一心一意服務職工的宗旨思想,切實站在職工立場,將工會的任務落實到職工的內心深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取得員工的信賴支撐,將廣大員工團結在一起,充分發揮好聯系廣大員工橋梁的功能,以及發揮出員工權利代表者、維護者的功能。
二、國企工會職能新定位分析
從本質上來看,工會的職能是由其宗旨所決定的。對于絕大多數工會而言,其主要職能是協調企業職工與經營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在國企當中,基層職工與經營管理者存在利益聯系。工會在協助職工維權的過程中,要做到公正、中立,不能完全偏向于職工一方,也不能偏向于國企經營管理者。雖然國企基層職工與經營管理者是國企的共同利益者,但雙方還是存在著一定差異的。經營管理者掌握著企業發展信息,其決策關系到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是基層職工的“控制者”。在國企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職工與管理經營者之間出現利益矛盾。此時,國企工會的作用便能夠體現出來,其基本職責便是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使其權益不受到侵害。
三、加強國企工會職能變化和服務創新的有效途徑
(一)視國企工會職能轉變
為了充分地發揮出國企工會實踐過程中的實際作用,滿足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需要重視其職能轉變。具體表現為:(1)結合當前的形勢變化及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要求,重視其政治職能向經濟職能的轉變;(2)根據國企工會的功能特性,提升對其多方面參與的整體認識水平,促使其在處理國企市場經濟中所遇到的困難、決策制定、生產監管等方面發揮出應有的作用;(3)重視國企工會在企業廉政建設、職工合法訴求解決等方面職能作用的充分發揮,切實維護好國企職工的合法權益。在當前經濟環境中,職工應有一定的權利,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參與職工管理。
(二)轉變工會工作方式
在國企工會開展相關工作時,要轉變傳統工作方式,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幫助職工解決工作、生活當中的困難及問題。當職工權益受到侵害時,工會領導干部要敢于、善于為職工說話。同時,要加強工會監督職能,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讓職工能夠獲得歸屬感及安全感,使其從內心肯定工會的作用,為工會工作順利實施奠定基礎。工會應該重視宣傳工作。在宣傳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僅能夠獲得職工群眾的信任,還能逐漸增強其自身維權意識,進而拉近職工群眾與工會之間的距離,以此來提升工會的實際工作效能。
(三)加強創新宣傳。在開展國企工會
內部服務創新的時候,需要強化職工的思想道德發展,這樣就脫離不了對工會的創新展開宣傳。在職工培訓的過程中,就需重視創新服務觀念的引進,使職工從觀念上進行改變,要擯棄以往的服務形式與態度,以全新的服務觀念與形式為大眾提供體驗上的改變,有助于國企的可持續發展。結束語
工會職能轉變及服務創新對國企的穩定發展至關重要:實現了企業與職工之間的有效溝通,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因此,未來國有企業發展中應給予工會職能作用發揮必要的重視,并在有效的措施支持下強化工會成員的服務創新意識,促使企業的社會影響力得以不斷提高,為自身整體生產水平的日益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